郭樹軍
摘 要: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推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是擺在教師面前的一大難題。盡管小學體育教學在新課改下受到了廣泛的關注,但是在小學體育教學活動開展中實現德育滲透尚存在諸多的問題,這嚴重限制學生全面發展的實現。對此,立足立德樹人的教育背景,就如何實現小學體育與德育的滲透教育進行具體分析。
關鍵詞:小學體育;德育滲透;滲透對策;教學環節;教學內容
體育教學作為學校教育教學活動開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不僅肩負著提升學生體能的任務,還肩負著育人重任。尤其在新課改下,小學體育教學活動的開展要求教師將育人擺在首要位置。但是,就當前的小學體育教學活動的開展情況來看,一些教師仍在傳統教學理念的引導下,將知識、技能教學作為重點,忽視了挖掘知識、技能中所蘊含的德育因素,以此在德育的缺失下,無法使學生獲得有效發展。針對當前小學體育德育情況,在本文中,我結合自身多年的教學經驗,就如何實現小學體育德育滲透進行具體說明。
一、結合體育教學環節滲透德育
小學體育教學活動的開展包括課堂導入、新知講解和課堂總結這三個基本的環節。在這三個環節的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不僅要激發學生的體育學習積極性,使其在自主參與的過程中獲得有價值的體育知識,還要使其獲得良好思想道德的熏陶,以此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對此,我在小學體育教學活動開展中,會充分把握教學各個環節的作用,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德育。
課堂教學之初是向學生提出課堂活動參與要求、學習任務等的關鍵環節。對此,我在教學之初,尤其在低年級小學體育教學活動開展中,會先將體育課的參與要求明確地告知學生。如在上課鈴敲響前的一分鐘要全體學生達到操場,并在鈴響之后,在30秒內站好隊。不準出現遲到的情況,假如有事情無法按時到達操場,需要提前向老師或體育委員請假,并說明原因。在站隊的時候,要保證身姿挺拔,不隨意地交頭接耳,趁老師和體育委員不注意竊竊私語。體育課最好是身穿運動服和運動鞋……在這樣嚴格的要求指導下,體育課堂教學質量不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學生也可以在積極參與的過程中樹立規則意識,嚴格按照規則辦事。
新知教學活動是向學生講授體育知識,引導其進行技能訓練的關鍵環節。但是,在此活動開展中,教師如果一味地向學生講述晦澀的體育知識,將會使其在傾聽的過程中,對體育學習失去興趣,甚至一些學生在機械的技能訓練過程中,會覺得體育是又累又苦的,進而對體育學習產生排斥心理。基于此,我在體育新知教學活動開展中,會結合教學所需,借助多樣化的方式打破知識灌輸的限制,并使學生在知識、技能掌握的過程中,獲得良好思想道德的熏陶。比如,我在新知教學活動開展中,會立足教學內容,利用多媒體向學生直觀地展示運動員不懈訓練的畫面,以此使其在觀看的過程中既能掌握知識,又能受到心靈的沖擊,為運動員身上堅持不懈的意志品質所折服。在技能訓練的過程中,我采取比賽的方式,引導學生在競爭意識的驅使下,積極訓練,并在親身體驗的過程中樹立起競爭意識、合作意識等。
課堂總結環節不僅是指導學生總結課堂所學的環節,還是指導學生自主整理體育器材的環節。對此,我在小學體育課堂總結活動開展中,往往會鼓勵學生將本節課所使用到的體育器材整理起來,將其整齊地擺放到體育器材室,以此使其在勞動的過程中樹立起責任意識。
二、結合體育教學內容滲透德育
教學內容是教師組織小學體育教學活動的依據。在傳統的小學體育教學活動開展中,大部分教師往往借助教學內容直接講述與體育知識、技能等有關的基礎知識,如此將體育課上成了知識灌輸課。縱觀小學體育教學內容,其中包含著豐富的德育因素。教師在組織小學體育教學活動之前,要對所要講授的內容進行深入分析,挖掘其中所蘊含的德育因素,并嘗試在教學活動開展中利用多樣的方式將其中的德育因素展現在學生面前。具體來說,我在分析教學內容的過程中,嘗試立足不同內容對學生進行這樣的德育。在田徑教學中,我嘗試對學生進行吃苦耐勞、頑強拼搏教育;在跳繩教學中,我嘗試對學生進行勇敢、機智教育;在武術教學活動開展中,我則對學生進行一絲不茍、民族意識教育;在球類教學活動開展中,我則對學生進行合作意識教育、競爭意識教育等。需要注意一點,在確定了各教學內容中所蘊含的德育因素之后,教師要想有效地將其展現在學生面前,則需要利用小游戲、小情境等方式,給予學生自主體驗的機會,使學生在其主觀能動性的發揮下,自主地感知其中的德育因素,借此真正地促進其思想道德的提升。
總之,在立德樹人教育背景下,教師要立足小學體育教學特點,充分發揮該學科的德育功能,挖掘教學內容的德育因素,采取多樣化的方式將德育因素滲透到教學的各個環節,以此使學生在知識、技能掌握的過程中獲得良好道德品質。
參考文獻:
[1]王春明.小學體育教學滲透德育的現狀與對策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6(29):202-203.
[2]何國慶.體育課堂“三結合”:小學體育教學中德育滲透的實踐與探索[J].基礎教育參考,2016(9):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