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璐 賴歡(江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
課堂上教師一般采用傳統的演示法與講授法,但效果并不明顯。班級學生計算機應用水平參差不齊,教師僅僅在課堂上演示講解,容易造成學生盲目模仿,不了解電算化軟件子系統之間的相互勾稽關系。會計電算化課堂由于課時限制,授課內容一般局限于總賬、應收賬款、應付賬款、固定資產、工資、報表等財務模塊,對于采購、銷售等供應鏈模塊講解較少,售后回購、債務重組等特殊業務更是顯少提及。現今,“業財融合”已成為業界的潮流,業財融合是財務、業務(生產—銷售—服務)、信息技術的三位一體。傳統的會計電算化教學模式使得財務系統變為一個“孤島”,無法將學生培養成符合當今社會發展需要的復合型人才。
在初次接觸會計電算化課程時,大多數學生頗有興趣,但隨著重復性工作增多與軟件操作難度的增加,學生開始產生厭煩心理與畏難情緒。學生在習慣初、高中灌輸式教學方式后,有困難依賴于尋求老師幫助,缺乏獨立自主的思考能力。由于會計電算化課程學習具有較強的邏輯性,特別是在后期操作軟件時,受到前期基礎參數設置的影響,遇到問題需要修改前期參數設置,具有連貫性。會計電算化課程操作性強,軟件容量較大且只存儲于學校電腦內,學生電腦安裝困難,導致在課后缺乏有效的練習條件,學習時間局限于課堂的幾小時。
翻轉課堂最早由美國開始推行,近些年來我國教育者們也開始結合課程特色,進行本土化的翻轉課堂實踐。通過構建簡短的視頻,拆分課堂內容,達到教學模式的改變。翻轉課堂是從傳統課堂的以教師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的授課模式,以課前在線學習、課堂教學和課后鞏固三部分構成,使教學活動具體化和情境化。翻轉式課堂是教育領域里的“互聯網+”,廣泛有效的利用了現代科技和互聯網技術;同時,翻轉課堂真正有利于實現學生自主學習、把課堂還給學生;再次提高了課堂效率,促進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內化知識。因此,引入翻轉課堂應用于會計電算化課堂,可以使所有的學生都參與到學習中,達到“樂學”的目的。因此,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運用到會計電算化課堂對比傳統教學模式是一種重大創新,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筆者主要依托超星泛雅學習通平臺進行翻轉課堂。借助學習通軟件,將會計電算化課程分為課前、課中、課后三階段。
課前,教師創建班級,制作并發布視頻。在上課前,教師通過平臺創建班級,學生通過掃描二維碼加入班級。教師可以利用平臺功能2分鐘完成簽到,節約上課時間。依托網絡資源平臺,教師錄制課程視頻或選取相應網絡課程上傳。視頻分為課程基礎部分,課程重點部分及課程難點部分,每個視頻中穿插任務節點,正確完成相應任務點才能進行下一階段的學習,任務點的完成情況與學生期末平時成績相結合,以此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及課堂有效性。
課中,進行小組討論,重難點講解,課堂練習,教師答疑。分組討論是現在教師在課堂上常用的促進學生之間相互溝通的一種方法,但有時并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能夠暢所欲言,利用學習通平臺,學生可以不受時間的限制發表個人的看法,教師也可以實時了解學生的思維定向,不僅可以關注小組活動的結果,更能關注小組活動的過程,為更好的過程性評價奠定基礎。此外,在課堂上學生可以實際操作會計電算化軟件,將書本理論變為實踐,遇到問題教師可以實時答疑。在課堂上,教師可以著重對課程重難點進行講解,課程基礎部分通過課前視頻學生可完成自我學習。
課后,進行復習鞏固、作業布置與課程評價。為鞏固課前及課中學習,教師可在平臺上布置選擇、判斷、簡答等題型,避免了會計電算化課程只注重操作,而缺乏系統知識學習,以此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此外,在章節結束后,教師可以利用投票方式,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及對本節課堂的評價,幫助教師實時改進授課模式,推進課程改革的建設。

圖1

圖2

圖3
通過一學期的實踐證明,高校會計電算化課程引入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后,課程的預期效果及學生的學習態度相較于以往有所改變,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根據我系173會計和174會計兩個不同班級的期末考試成績,明顯可以看出運用了翻轉課堂的173會計班級教學效果更好,平均分高出近10分。從上課氛圍來看,173會計班級課堂氛圍也更加融洽,學生更愿意積極主動思考問題,配合教師完成教學任務。
翻轉課堂雖然將學習的掌控權給了學生,但目前國內學生普遍存在不擅于提問和主動性不強的問題,這兩點直接影響了翻轉課堂的效果。由于職業院校生源問題,學生學習自覺性和自我管控能力不夠,甚至衍生出代人刷視頻完成任務點的現象。雖然學習通平臺能夠有效監測部分刷課軟件,但無法杜絕此種行為。
翻轉課堂的第一步就是要求教師創建教學視頻,這對教師運用科技手段進行教學的能力是一大考驗。高校教師課時任務及科研任務較重,添加動畫、視頻錄制剪輯需要花費大量精力,很多教師難以騰出時間對課程資源進行更新。部分年輕教師會制作視頻,但缺乏相應的培訓和學習,制作視頻的效果不佳,容易出現畫質不清晰,雜音大等一系列問題,難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會計電算化課程較為特殊,是一門操作性很強的課程。教師在錄制會計電算化課程視頻時需要ppt演示,同步軟件操作以及講解配合,要求具有一定的設備硬件支持。
實施翻轉課堂教學需要統一的課程標準,教學設計,課前自主學習任務單。如果教師未對課堂進行全面把握,會導致課前缺乏評價監督體系,課中教學程序僵化、缺乏創新,課后教學反思部分缺失。教學資料在很多院校中秉承誰上課誰負責的模式,相關課程的教學資料一般由初次擔任此門課程的教師獨立完成,形成一套固定的模式由教研室進行存檔,后期缺乏修改和完善。
學生的自覺性的提高,持續激發學生學習動力是翻轉課堂實施的保障。為提高學生的自覺性,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制定學習計劃,定時打卡。在課堂上,利用學習通平臺對班級成員進行隨機分組,六人為一小組,采用分組競賽的教學模式,小組總成績排名占比期末考核的20%,通過引導小組成員之間相互溝通、相互促進,增加課堂的活躍性。有證據表明,學生從同伴方獲取的幫助感比從教師方獲取的幫助感更加自在。
針對同時教授會計電算化課程的教師可以組建課堂教學團隊,分工進行視頻的制作與錄制,在提升教師專業素養的同時減輕教師壓力。學校可組織教師成立翻轉課堂團隊,對有意愿進行翻轉課堂教學的教師提供培訓機會,舉行翻轉課堂公開課,翻轉課堂教師競賽,以此激發其他教師的興趣,從而帶動更多教師參與到翻轉課堂的教學當中。
教務處應牽頭制定翻轉課堂教學資料模板,院系嚴格規范教學資料的編制程序與流程。在進行教學資料撰寫前,系部應開展相應課程教學研討會,結合專業課程特點,明確教學重難點及人才培養目標。在翻轉課堂中,課前階段是翻轉課堂實施的前提條件,課中階段是翻轉課堂實施的核心環節,課后階段是翻轉課堂實施的有力保障。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建立適用于翻轉課堂的有效評價機制。
隨著會計電算化的普及,企業對財務軟件功能的應用也更加深入,對財務人員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對高校培養復合型財務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引入翻轉課堂的會計電算化課程在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改善課堂學習氛圍、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方面效果較為明顯,在課程深度及廣度上也更加符合當代企業的需求。翻轉課堂有助于實現“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但在實施過程中仍有一些前文所述的問題亟需解決,這也是我們將在今后的課程教學實施中需要進一步探討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