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龐
在新時代背景下的班集體建設中,班主任的角色是什么?班主任的工作目標是什么?班主任的工作重點是什么?班主任的工作方式應該做些什么樣的改變?班主任專業成長的方向是什么?班主任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應該呈現什么樣的特點?班主任只有弄清楚這些問題,才能成為一名好班主任。那么新時代,如何做一名“好”班主任呢?我以為,這個“好”應該符合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四有”好教師的要求,即“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知識、有仁愛之心”;應該符合《中小學班主任工作規定》的角色要求,即“班主任是中小學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學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實施者,是中小學生健康成長的引領者,班主任要努力成為中小學生的人生導師”;應該是一名有價值追求的班主任,是一名有帶班故事、有帶班理念、有教育理想的班主任。
班主任的帶班故事從哪里來?正如馬俊老師在文章中所說,做“一名麥田里的守望者,遇到學生種種,從和他們斗智斗勇到逐漸理解他們,從對他們知冷知熱到走進他們內心,解決他們的青春迷惘、成長困惑……在守望中不斷引領學生向著陽光拔節生長,實現‘彼此的抵達’”。
馬俊老師的帶班故事就是發生在班級日常生活中,發生在與學生的交往中,了解并理解每一個學生,走進他們的生活,走進他們的精神世界,實現“彼此的抵達”。對于“孤獨無助的小磊”,她以“整體思維”全面關注學生的情感、行為和夢想;她以“關鍵思維”找到學生問題的關鍵點;她以“人本思維”,尋找學生成長中的閃光點,引領其成長方向。所以說,班主任就是從“事”走向“人”,走向有故事的人,用思想點燃學生;就是在班級日常生活中發現班級中積極的、有意義的故事,用故事中的精神凝結班級的主流價值。
什么是帶班理念?帶班理念是班主任遵循所帶班級的實際情況及學生的特點,遵循教育規律,立足育人目標,著眼學生未來發展,體現班主任帶班目標和策略的思想。馬老師的帶班理念具體落實為“踐行五育并舉”“推進生涯教育”“塑造陽光心態”,這是對“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培養目標的精準解讀。
做一名有帶班理念的班主任,要認真落實班主任工作的三個重點:落實育人目標,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即把學生的全面發展、個性發展和健全人格作為工作的目標;轉變教育方式,關注學生的精神發展,這種轉變是由外而內的,是由面到點的,是由管到導的,側重學生內在的需求,側重喚醒和激發;形成帶班理念,關注學生的自主發展,實現學生的自主發展,“重目標”“重習慣”“重方法”“重協調”,重視學生的自我發現和自我激勵,重視學生的自我調整和自我融入。
理想一定是高于現實的,一定是在現實基礎上的提升,一定是對現實自我的超越。理想是班主任自我精神的點燃,是班主任以自我的價值追求引領自我的專業成長,以明亮的精神世界照亮學生的發展之路。
班主任工作是有專業方向的,班主任工作的專業方向應該以學生發展為中心、以研究學生為重心,教師與學生共同成長。成就專業理想,班主任需要有不竭的發展動力,以目標規劃力達成自己的專業理想,而不是在事務中迷失自我;需要以專業習慣為保證,不斷總結過往,提升專業素養,不為經驗所累;需要有扎實的專業能力,以務實、持續的行動力踐行自己的帶班理想,不為分數左右,不為自己的情緒左右;需要以專業的智慧引領、促進并維持學生主動發展的動力,不為一時的辛苦低效而牢騷,不為個別學生暫時的教育無效而懈怠;需要有專業情懷,以寬廣的胸懷包容學生成長中的不足,以期待的目光放大學生的優點、點燃學生的熱情、啟迪學生的智慧、引領學生的成長……
馬俊老師在“守望”中成就學生、成就自我,這是“一棵樹搖動一棵樹,一片云推動一片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的教育境界;是“在守望中不斷引領學生向著陽光拔節生長,實現‘彼岸的抵達’”的教育情懷;是班主任在日常的工作中“用心”、在與學生的交往中“貼心”、在班級生活中“走心”的教育實踐;是班主任從平凡而瑣碎的日常事務中走出,走進學生思想、精神、心理世界,以自我精神世界的豐滿照亮學生發展之路的教育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