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育不斷地在改革,而情感教育在教育中日漸重要。尤其在初中美術學習階段,學生處于性格培養年齡段,情感和美術教育的相互滲透作用明顯,可以通過各種情感素材的運用,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美術課堂要充分保證學生的主體地位,避免以往教學中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要使學生情感與美術教育相互影響來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這樣就比較容易達到教學的目的,同時初中的教學水平也會得到整體的發展。
關鍵詞:情感教育 初中 美術教學 滲透
一、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的意義及作用
美術教育在初中階段重要的一項內容便是情感教育。在美術學習中,美術教師會把藝術品作為一個載體,通過這個載體向學生滲透比較傳統的文化、思想品德等。美術是學生學習與情感的載體,在這個載體之上,學生也可以學習如構造、光影等其他知識,更重要的是可以有良好的藝術認知,善于發現美的藝術元素,從而擁有一個樂觀、積極的心態。因此,初中美術教育能夠指引學生在德、智、體、美上得到全面的發展。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是美術教學發展的必經之路。
二、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的途徑
(一)轉變教學方式,讓學生占主體地位
摒棄傳統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主體地位,為學生做好引導工作。如果教師一味地灌輸教學內容,沒有考慮學生的自主學習以及思考的能力,教學只是為了完成大綱要求,這樣的模式很不利于學生的個人發展。
在美術課堂上滲透情感教育,既發揮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學習美術的時候能夠發揮自己的思維,主動探索生活中美好的藝術元素,提升美術專業素養,也可以全面提升整體素質和道德品質。在美術教學中,教師應嚴格要求學生,讓他們養成一個很好的習慣,幫助他們提升自主學習能力及創新能力。例如在學習《諾勒姆城堡日出》這幅作品的時候,教師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鼓勵學生,給學生發言的機會。通過分組討論、探討創作背景、挖掘作者的情感,不但能提高學生的課堂主導地位,同時也能加強學生的創作以及實踐的能力。
(二)在初中美術課中教師應挖掘關于情感的素材
這樣可以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啟發學生的創作思維。初中美術教材中有非常豐富的情感素材,教師要積極地去挖掘這些素材,幫助學生培養積極向上的情感。通過不斷地挖掘情感素材,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幫助學生養成優良的品質。在初中美術課堂上,教師在進行講解時一定要注意情感教育的滲透,將藝術和情感相結合,把情感寄托在藝術之上,這就是情感教育的體現。在初中美術教學中只有滲透情感教育,才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提高學生的道德水平。例如在欣賞《中國釣魚島》這幅作品時,美術教師可以通過不同的手段向學生展示,讓學生感受其中所蘊含的情感,同時也激發了學生的愛國情懷。
(三)提升美術教師的專業素養,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審美觀
從事美術教育教學的教師要不斷地提升自身的美術修養,這樣才能做到真正地去指引學生。初中美術教師要愛崗敬業,給學生樹立一個好榜樣,這樣既有利于教師在學生中樹立威信,也有利于情感教育的滲透。
在美術教學中,只有將情感教育滲透在美術教學中,才能激起學生的學習欲望,同時樹立正確的審美觀。例如在學習作品《羅納河上的星夜》時,只有教師自身有較高的藝術修養,才能分析出作品所表達的情感。
(四)教師在課堂上要多給學生鼓勵和肯定,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
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教師的肯定就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所以在美術教學中教師要多給學生鼓勵,對學生的作品給一些正面的反饋意見,這樣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對美術學習的熱情,同時也能增進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交流,讓學生更加積極地去學習美術,加強學生的美術創作能力,讓他們在美術中感受到美術情感的震撼。例如教師可以根據《向日葵》這幅作品,引導學生創作一些正能量的美術作品,讓學生在創作中把握正確的情感,加強他們對美術的審美。
三、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美術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樂趣,讓學生在學習中陶冶情操。教師一定要改變以往的教學方式,要有創新,讓情感教育與美術相融合,幫助學生提高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沙擁軍. 探究情感教育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滲透[J]. 美術教育研究, 2016(24).
[2]周舟. 情感教育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滲透[J]. 科教導刊:電子版, 2016(17).
[3]金登挺. 情感教育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滲透探討[J]. 考試周刊, 2019(28).
(作者簡介:張建林,男,烏蘭察布市興和縣第四中學,研究方向:美術教學)(責任編輯 劉月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