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電視導演是各類電視節目藝術創作的指揮者和總負責人。電視導演不但要具備較高的專業技能,還須具備較高的政治素養與邏輯思維,以及豐富的實踐操作經驗,與時代發展相適應的創新精神、執行能力等,才能創造出大量高質量的電視節目。
關鍵詞:電視 導演 職業素養
導演一詞來自拉丁文Regre,意為指揮。導演這個概念專指戲劇、電影、電視劇的指揮者。在電視的拍攝現場,導演的一般形象都是手提話筒,這也正是指揮者的典型標志。所以,導演也叫執導者。也就是說,一出戲、電影或電視劇往往涉及不止一個人、一個部門的通力合作,需要有人負責統一指揮,這就是導演的職責。電視藝術作品創作、制作的指揮者,是電視劇、電視藝術片、電視專題、電視文藝節目創作的總負責人。電視導演不僅要具有專業水準,更需要具備領導能力,以調動全體創作人員的創作積極性。
一、政治水平與文化修養
電視導演的藝術創作面對社會大眾,這要求導演應具有敏銳的洞察力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文化是指人類在社會實踐和意識活動的過程中形成的價值觀念、審美情趣、思維方式以及所受的教育程度。導演對題材的選擇、對作品內容所做的構思,都與自身的文化修養密切相關。因此,導演需要有長期的文化準備和廣泛的知識儲備,適時補充文化知識以增長生活閱歷。導演應具有新聞工作者的新聞敏感性,能及時把握時代脈搏、抓住社會熱點,創作出與時代同步的作品。
導演的政治水平必須與文化修養、藝術洞察力相結合,使作品具有社會和經濟效益,為廣大觀眾所認同和喜愛。
二、組織協調能力與社交能力
導演應具有較強的組織協調能力。導演在創作時,需要與一批專業創作人員共同進行作品的拍攝、制作,這些專業人員往往具有獨特的個性。而個性的差異易導致矛盾,這些矛盾必須通過導演來化解。因此,導演必須協調好藝術和技術部門之間的關系,統一創作思路,防止因某一部門的失誤導致不良后果。導演要善于調動創作人員、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的積極性,充分發揮他們的創造力,使他們在導演的統一指揮下,成為一個積極的有機整體,使各部門全身心地投入到創作氛圍中,以良好的狀態共同完成作品的創作工作。
導演還要具有一定的社會活動能力,善于和各種各樣的人交流溝通,爭取社會各個方面的支持與幫助。能夠與上級領導、創作團隊成員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為創作的順利進行奠定基礎。要了解和掌握觀眾的審美需求與觀看愿望,使作品雅俗共賞,受到各層次觀眾的歡迎與肯定。
三、藝術見解與抉擇能力
導演對電視藝術的獨到見解、個人藝術觀點、運用的手段等直接影響著作品的表現,使其作品形成一定的藝術風格。因此,導演需要不斷開拓自身的藝術視野,提高藝術審美與鑒賞力;在生活、藝術等方面應有強于他人的辨識力、理解力,在藝術構思方面有自己的獨到之處,在創作中才能對創作人員、拍攝的各環節以及作品形式與風格等具有掌控能力和決策能力。同時,導演還應具備解決困難的能力,在復雜的條件下能及時解決一些突發事件。
四、美學傾向與個人風格
在電視劇、欄目劇、綜藝晚會等電視藝術作品的創作中,將文學劇本所提供的信息內容轉換成視聽語言,通過電視屏幕展現給觀眾。導演的創作工作主要體現在其對作品的整體構思上,反映出導演在藝術上的美學傾向和個人風格。雖然導演的美學傾向與個人風格因人而異,但基本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劇本的立意和主題思想,即導演拍攝作品的基本目的和構想,以及導演在作品中所要表達的思想、觀念等。(2)作品結構,即作品內在的連接和組成形式。(3)對主要人物及人物關系的理解,即對主要人物的分析與設計。(4)作品風格與節奏,即對畫面語言、聲音語言的構思說明,對整體節奏與局部節奏的安排。(5)對攝影、燈光的要求,即對攝影風格、構圖、鏡頭、光影造型設計的要求。(6)對美術在場景、色調上的設計要求。(7)對演員表演的要求,即對表演風格的整體把握。(8)對音樂在節奏、旋律、風格及音畫關系的總體設想和要求。(9)對音響效果的設想,即音響效果對擴展空間的要求。(10)對特技處理的構思與設想,即對特技處理提出技術性要求。導演闡述既要簡潔明了,也要具體明確,能啟發創作人員的想象。
五、結語
電視文藝導演是整個電視文藝節目的責任人,在電視文藝節目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文藝作品的質量與電視文藝導演的能力素養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作為集體創作的核心人物,想要創作出高質量的電視藝術作品,導演不僅要有較高的專業技能,還要有較高的領導水平、組織能力。導演要統領各個創作部門的專業創作人員與技術人員共同完成電視藝術作品的創作。
參考文獻:
[1]胡導.導演技巧學[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5.
[2]余秋雨.藝術創造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3]李金波,李赫.探討電視導演與觀眾的審美標準[J].戲劇之家,2017(17).
(作者簡介:趙大地,男,本科,黑龍江省廣播電視臺,研究方向:導演)(責任編輯 劉冬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