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西曲措
摘 要:學思課堂教學改革的指導思想,即為孔子曾言的“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思課堂注重學生思維發展,獨立自主,主動探究能力的提升,以及培養學生科學意識與數學思維,旨在為學生日后的學習提供不竭動力源泉。而小學數學作為基礎核心課程之一,如何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亦是教育工作者們一直關注探討的熱點話題,隨著“學思課堂”理念的廣泛運用,且獲取了不錯的成效。那么,基于“學思課堂”背景,研究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意義顯著,這對學生終生學習與發展起著重要作用。
關鍵詞:學思課堂;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構建
新課改的逐步推進與素質教育的踐行使得當前教育教學理念獲得不斷完善創新。近些年來,“學思課堂”已漸漸盛行,因其效果顯著,遂受到越來越多教育工作者、家長與社會人士的關注與推廣。“學思課堂”實際上就是要求教師要尤為重視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鍛煉,盡可能將課堂時間、空間交還給學生,尊重學生課堂主體地位,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思維創新與探究學習條件。這種“學思結合”“讓學引思”的教學理念對教師教學深度提出更高要求,但這種教學模式顯然有益于強化學生思維品質與綜合素養,特別是小學數學本就是一門邏輯性與思維性很強的學科,將“學思課堂”落實到小學數學教學中,將能打造更為高效的數學課堂。
1創設思維情境,激發學習熱忱
學思課堂順利施行的前提與關鍵在于學生是否具備足夠的學習興趣,這亦是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基礎。小學生若是能對數學產生較大的熱忱,才會發揮主觀能動性,自覺投入到數學學習中,自主思考數學問題,實現學習質量的提升。對多數學生而言,數學學科是枯燥乏味、令人頭疼的學科,特別是小學生年齡較小,活潑好動,懶于思考,再加上本身理解與抽象思維能力尚且不足,對成人而言再簡單不過的數學知識,對小學生來說卻是晦澀難懂,一看到數字就已是頭暈眼花。此種情形下,要想順利開展學思課堂難度大,更不用說構建高效課堂。鑒于此,教師要想方設法創設良好的數學學習氛圍,積極調動學生數學學習興趣,讓小學生不再懼怕數學。例如,教師可立足小學生認知水平與身心發展特質,將抽象數學知識加以直觀具體化,降低學生數學畏難情緒,自主思考。
2精心設置問題,培養思考能力
學思課堂理念下高效課堂的構建核心在于學生思考與探究能力的培養。思考能力包含學生思考方向是否準確、思考方法是否科學,以及思考意識是否主動。小學生受年齡限制,自主思考能力相對薄弱,有時候學習精力時間已耗費了不少時間,學習效率與質量始終不高。究其根源,在于學生思考方向不對,思考方法不夠科學,以至于抓不住學習重點。因此,教師就需要充分發揮引導作用,在立足數學教材的基礎上,巧設問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以減少學生的無效學習,深化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
3加強小組合作,活躍大腦思考
學思課堂旨在引導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獨立思考、探究問題,在課堂充分體現學生主體性,這是核心要求,亦是提升數學教學質量與效率的有效途徑。所以,作為教育者,必須要改變以往教師主導課堂的模式,教師要多為學生提供可思考與創造自我的空間,以激發學生思維創造力。而小組合作教學立足學生個性差異,通過學生數學學習水平、性格特征與特長等,將班上學生劃分為幾個平行小組,就某個問題或某一主題讓各小組展開討論探究,這種合作學習模式既有效鍛煉學生合作與解決問題能力,更能培養學生自主思考能力。
4加強師生互動,營造和諧課堂
教師要重新定義自己的角色與地位,不可再如同以往那般將課堂牢牢把控在自己手中,學生只是被動接受教師講授的知識。教師問學生才答的模式,只會讓學生對數學學科更加畏懼與厭惡,因課堂缺少了良好的師生交流,學生思維發展受限,要提升數學教學效率難度大。一方面,教師要尊重學生個體差異,不應當只將注意力放在學習好的學生身上,而對那些數學成績較差的學生則采取不管不顧或是過于嚴苛的態度,應立足人本理念,關心學生身心發展狀況,不時與學生溝通交流,縮短師生間的心靈距離,使學生更愿聽從教師的教會指導,積極投入學習。另一方面,努力營造一個輕松、和諧的數學課堂,通過游戲情景、生活場景模擬等來活躍數學課堂,讓學生放松情緒。
5引導發問質疑,提升探究能力
學思課堂關注學生自主思考,而思有所得的前提是學生敢于發問質疑,提出問題的過程必然是思考的過程,這對于活躍學生大腦,提升學生學習質量意義重大。因此,教師教學時不可一味地給學生講解數學知識,反而要給足學生一定的思考空間,以便學生能夠自主探究,發現問題,并嘗試去解決問題。當學生有了足夠的質疑權與機會時,師生互動愈發頻繁,課堂氛圍也就調動起來了。
6增設實踐內容,深化知識理解數學
作為一門嚴謹、實用性強,且理論與實踐并重的學科,若想構建高效小學數學課堂,必須要重視數學知識的實踐應用,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價值,才能使其化被動為主動,投入到數學學習中。教師要避免讓學生陷入題海戰術中,過多的習題只會讓學生成為“做題機器人”,思維不僅未能得到發展,更會受限,只會用數學知識答題,卻無法將其用來解決實際問題,與素質教育明顯相悖。同時,教師設計數學作業時,更要關注學生對知識是否理解,是否能運用數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因而,教師不妨在日常作業中增設數學實踐內容,讓學生感受數學的實用性,學會用數學知識去思索問題。
7結束語
據上述的分析可知,要想構建高效小學數學課堂,必須踐行好“學思課堂”,教師首要做的就是更新自身教學理念,發揮指導組織作用,為學生創設多元化教學,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將課堂交還給學生。通過創設思維情境、巧設問題,加強小組合作探究與師生互動,引導學生提出質疑,增強理論知識與實踐的統一,逐步完善數學教學方法,科學指引學生去思索與探究問題,真正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實現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謝紅梅.構建“讓學引思”的小學數學高效課堂[J].科普童話·新課堂(上),2018(009):70-70.
[2]路華.讓學引思的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構建[J].時代教育,2018(8):134-134.
[3]楊麗芳.“讓學引思”背景下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J].甘肅教育,2019.629(09):117.
[4]呂花.構建讓學引思的小學數學高效課堂[J].華夏教師,2017(4):72-73.
[5]徐志蘭.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思考與嘗試[J].課程教育研究,2015(027):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