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瑜 黃振躍
摘要:醫院財務信息化建設中預算管理、財務數據分析是重點和難點。本文提出了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將預算管理、HIS數據、“醫院管理信息平臺”數據與醫院會計核算系統整合起來,建立一套系統、科學的信息傳輸渠道,解決了預算管理追蹤不及時、財務賬目時效性差等實際問題,極大提高了醫院的財務管理水平。
關鍵詞:醫院財務控制系統;預算管理;財務記賬
隨著醫療市場的不斷發展,醫院面臨的財務風險也復雜多樣,因此必須形成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并建立科學的管理方法,其中強化預算管理是醫院防范財務風險必不可少的重要措施[2] [3]。
一、醫院財務控制系統建設背景
目前醫院使用的“醫院會計核算管理軟件”能夠滿足會計日常核算、對上報表等需求。但由于軟件靈活性、開放性不夠[1],一方面導致有些醫院缺乏全面實時的預算監管;另一方面軟件無法實現在采購、報銷、各項收入等主營收支項目上的自動記賬和支付,絕大多數賬務都需要財務人員通過手工完成,造成財務工作處理環節多、流程重復、周期長等問題[4]。
二、醫院財務控制系統的設計框架與流程
醫院使用的財務管理信息化系統主要有兩大系統,分別為“醫院會計核算管理軟件”和“醫院管理信息平臺”。財務控制系統整合了現有財務信息系統數據,并在此基礎上,將財務管理、預算管理、成本核算、內部控制融入到系統的相關流程當中。由于醫院數據保密性、安全性要求較高,整個系統采用了C/S結構,確保了各系統運行的獨立性和數據安全性[1],滿足了客戶端PC響應速度快,操作方便快捷的要求??刂葡到y將科室數據作為源頭采集,年度經費預算數據作為依據,實現了對每筆支出的實時預算監控。同時由會計審核后轉入醫院會計核算管理系統進行核算(如圖1)。
三、醫院財務控制系統的主要功能
結合醫院財務工作日常需求,控制系統設計了預算管理、報銷管理、借(還)款管理、欠費管理、采購付款、財務記賬等10項功能(如圖2),下面介紹預算管理、報銷管理和財務記賬三個主要功能。
(一)預算管理
為了解決執行考核滯后,及時反映預算執行情況,一方面在預算授權上,財務控制系統將醫院的年度預算數據導入系統中,并根據預算數據給各用戶授權會計科目,確保了每筆開支都有預算,并能夠在系統中清晰的反映出預算執行情況。另一方面在預算總額控制上,系統設計了禁止報銷總額超過預算總額的功能,一旦有超預算開支,系統將自動拒絕該報銷單據。
(二)報銷管理
根據醫院經費科目種類繁多,報銷人員變動大的實際,系統中將報銷憑證分為經費結算報銷、經費轉賬報銷和差旅費報銷三種類型,并按照預算將相應的預算科目分配給每個用戶,使用戶能夠快速掌握報銷流程。報銷憑證的付款方式有現金、公務卡和銀行三種,經會計和出納審核后可自動打印支票和匯票,大大的提高了出納的付款效率。在控制系統中用戶可以清晰明了的查詢自己所報賬目,及時掌握本科室的經費開支情況,規范了科室的財務管理。
(三)財務記賬
控制系統充分實現了數據共享,將科室提交的報銷憑證作為數據源頭,將會計審核已結算過的報銷憑證,按結算時間分類進行整理后,轉記賬至“ 存款現金管理系統”和“會計核算系統”兩大系統中,減少了重復勞動,由原來的紙質手工傳遞,變成了網絡數據傳遞,大大提高了會計人員記賬的工作效率。
四、醫院財務控制系統的實施效果
(一)實現了全年預算跟蹤管理
控制系統以年度經費預算為依據,通過醫院會計核算管理系統的會計科目,按項目任務設立經費預算項目進行經費指標限額控制,實時地將經費預算項目控制融合到日常財務管理當中。
(二)實現了院級財務數據共享
通過財務數據共享為會計人員進行深入的財務管理與分析提供了更為有利的條件。各級領導可按分管權限,通過實時查詢相應經費年度開支情況,以及各項預算經費的執行進度與詳細情況,為黨委管財提供了可行性手段。
(三)實現了預借款跟蹤管理
及時對預借款通過經費系統實行掛賬管理,能有效解決借款清理不及時的問題??刂葡到y在審核、報銷結算等環節,系統自動提示經辦人是否欠款,及時提醒借款人完成借款的清理,同時能夠按借款管理期限產生催款通知,適時進行借款的催繳。
五、結束語
通過財務控制系統的實施,提升了財務數據內在價值,及時、準確地為領導提供醫院運營分析和決策起到了參謀助手作用[3]。進一步規范了醫院的財務管理,解決了預算管理實時性不高、財務賬目時效性差、借款管理難等許多現實問題,但在實施的過程中有一些不可預見的問題,需要進一步的思考與完善。財
參考文獻:
[1]樊俊芝,劉輝,張紅.構建醫院財務管理信息化平臺的實踐[J].中國衛生經濟,2010,29(9):90.
[2]倪軍文,李敏強.財務一體化模式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醫院,2016,20(6):56-58.
[3]李淑源.軍隊醫院財務管理信息化的建設[J].中國數字醫院,2009,4(9):32-33.
[4]于源.醫院財務管理信息化探討[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5,18(8):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