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霞
(甘肅玉門石油機械中等專業學校 甘肅玉門 735200)
今年,絕大多數中職院校選擇在線上教學。可以說,開展在線教學是特殊時期的一項有力舉措,雖然對很多中職教師來說是一個挑戰,但也是推進中職院校課堂教學改革的一個契機。受諸多因素影響,中職教師在線上教學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亟待解決,具體如下。
首先,中職學校在線教學的課程資源不足,網絡教學的基礎還不牢固。從當前的教學效果看,盡管學生認為最好的方式是“PPT+語音直播”,但這是他們在教學初期的感受,只解決了課堂教學在線化問題。沒有充足的在線資源做基礎,再好的網絡直播教學也會失去吸引力。學生對慕課資源與直播教學的配合、多平臺資源綜合運用的評價不高,對線上預習、學習和輔導仍存在較大需求和不解。這恰恰說明,課程資源建設與在線教學不能有效銜接,中職線上教學方式方法仍存在障礙,學生線上學習與線下學習難以有效互補。這是一個潛在的嚴峻問題。
其次,課程教學質量依然是根本。教學質量的提升靠的還是教學內容體系的優化與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從目前來看,無論是學生的網絡學習條件,還是教師的在線教學基本技能,實現課程的在線教學都不是問題。學生最終的滿意度與獲得感仍然是課程教學質量的重要標準。從當前學生對課堂教學效果的評價來看,學生仍期待線下課堂教學,對網絡在線教學的課前預習、課后輔導與互動交流仍存在迷茫和需求。效果不好的課程仍多為公共課、基礎課,問題與網絡并不呈正相關。這與線下教學的評價是一致的。因此,中職教師網絡環境下教學能力的提升需要持續、系統、深入地采取措施。
最后,網絡教學平臺和技術保障體系不完善。要保證網絡在線課程教學質量,除了靠教學秩序、教師的責任心與教學能力外,最根本的是良好的網絡技術條件。網絡技術要保證線上教學不掉線、不卡頓,更重要的是,要給中職教師和學生創造一個在線自主學習的優質資源平臺和空間,讓師生能夠自由獲取知識,鍛煉自主學習能力。從目前學生的反饋來看,在影響教學的因素中,他們對教學平臺和教學互動的不滿意度最高。而且,中職教師依賴的網絡多是公共平臺,資源分散,常常需要交替使用多個平臺。基于中職院校自身特點的網絡平臺數量少,一旦出現問題,教師就難以有效應對。因此,建立一個具有中職院校學科專業特色的課程教學資源平臺、一個有效溝通國家開放資源平臺的機制,整合、協同平臺資源,實時跟蹤、監控教學運行,制定平臺的保障預案,非常迫切。
中職教師應充分利用線上教學的優勢,整合網絡平臺上的優質教學資源,將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促進教與學的改革創新,推進學習方式變革,使學校在線課程建設及課堂教學質量邁上一個新臺階。針對當前中職教師開展線下教學時存在的諸多問題,課題組教師經過深入探究,提出了以下解決方法。
第一,加快推進網絡在線課程建設,將中職學校網絡教學綜合平臺建設成為學校人才培養的核心資源平臺。在特殊時期,各個課程平臺運行壓力較大,容易因網絡擁堵導致教學平臺的嚴重卡頓、無法正常使用。因此,中職教師應提前做好教學預案,如可提前上傳PPT、教學視頻、音頻、電子版教材、作業等教學資料,安排學生預習;最好為每門課程建一個微信群或QQ群,當網絡教學平臺無法正常使用時,教師可臨時在課程群內發放教學資料,指導學生學習,進行輔導答疑等。
第二,更加高效地開展針對性教學培訓,推進中職學校互聯網+教學模式與體系的建設。首先,平臺上有其他中職學校已建好的在線課程資源可利用的,教師可以直接導入相關課程資源,并根據實際需要,對課程內容進行編輯、修改;其次,沒有在線課程資源可借鑒的,教師應盡量利用能找到的現有慕課資源,鏈接國內優質MOOC平臺(重點推薦超星爾雅、學堂在線、中國大學MOOC、智慧樹等)的優質視頻資源,讓學生注冊、學習,并做好輔導答疑工作。教師也可以整理好課程教學PPT、練習題、作業、電子教材、參考資料,或自行錄制一些微視頻或“PPT+語音”材料,提前上傳到平臺。
第三,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教育指導和服務,系統建立中職學生學習支持體系。中職學校要進一步完善線上線下互動的教師考評與學生學業評價體系,既調動中職教師網絡教學的積極性,又健全和完善學業評價體系,使課程教學真正走向線上線下互動教學的新時代。
第四,加強在線教學評價體系建設,督促教師提高在線教學質量。中職教師在正式開展在線教學時,學校和院系領導要加入教學班聽課;教學質量監控與評估中心則要組織學校教學督導、各院系組織二級督導看課、聽課并進行評價;使用微信群輔助授課的,授課教師要保存微信群中的授課記錄。線上教學結束后,學校要組織學生對在線課程教學質量進行評價。
總之,在線教學是當今中職院校教育教學發展的必然選擇。它不只是一種新的課堂教學方式,而且是一個以優質課程資源為前提,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體,以教師指導交流為主導,以互聯網技術為支撐,線上線下混合教學的新模式和新形態,涉及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與學的行為方式、教學模式及基于結果導向的教學評價等。因此,教師要加強對在線教學的重視,采用多種措施保障在線教學的正常運行,提升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