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文奎
(甘肅省甘南州合作市加茂貢中心小學 甘肅甘南 747000)
隨著社會的發展,素質教育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真正的素質教育不僅僅局限在課堂教學中,還要讓學生通過自己真槍實彈的活動參與,在活動中建構起對學習、對生活、對困難、對幸福等積極的情感和能力。各種社團活動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興趣愛好,豐富學生的知識,培養學生的技能,引領學生成長。農牧村小學開展社團活動,有助于結合豐富的鄉土資源和學生的興趣,豐富學生的業余生活,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等有著積極的意義和作用。本文就農牧村社團活動對學生綜合素質提升的作用和意義展開具體的論述。
傳統的教學方式受教學空間的局限,讓學生在教師的牽引下,被動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被動地接受知識。社團活動改變了傳統的學習方式,形成形式活潑、寬松的學習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生的心理和思維能夠得到充分放松,沒有了課堂教學中教師帶來的壓力。在社團活動中,輔導員是學生的引導者、支持者和幫助者,要給學生提供及時的活動引導和幫助。輔導員絕不能采用情感道德綁架的方式開展教學,而要在給予學生充分自主權和空間的基礎上開展活動。沒有了枯燥的課堂學習、以及教師帶給學生心理上的緊張和束縛感,學生的內心被一種全新的感受和理念所影響,自己在社團活動的參與中,能夠憑借自己的個人興趣愛好來對學習對象進行探究。在興趣的激勵下,學生對社團活動的參與和體驗都是在個人的主觀情感、愿望等的支配下進行的。因而,社團活動能夠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1]
在社團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學生的行動并不是各自為政、孤立和封閉的,而是通過小組活動,在小組合作實踐的基礎上展開的。在社團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忠、孝、仁、禮、義、智、信、廉”等道德教育的內容與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體育活動、藝術活動、勞動教育活動,以及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等充分地結合起來,讓學生在豐富的主題活動中獲得健全的人格。在活動過程中,輔導員通過設置與主題相適應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在情境中體驗和感受個人力量的渺小,讓學生形成團隊意識、合作意識。這樣有助于增強班級的凝聚力。有了班級凝聚力,學生就有了共同的奮斗目標,在學習和行動中就有了具體的目標和方向。因而,學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在具體而生動的社團活動中就得到了有效的培養和發展。他們在面對困難的時候,通過相互間的分工與合作、協調與組織,實現活動任務的有效完成。這樣,班級凝聚力就是在學生點點滴滴的任務完成過程中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2]
在社團活動開展的過程中,輔導員通過將豐富的主題活動設計融入社團活動的過程中,讓學生在社團活動中積極地參與實踐。豐富的社團活動能夠讓學生形成深刻的認識,在活動體驗中,獲得綜合素養的有效培養。例如,教師可以利用社團活動開展豐富的藝術、科學、文娛等活動。藝術手工、藝術繪畫等活動的開展,可以讓學生在對美的觀察、美的表現過程中,產生豐富的審美情感;科學主題活動,可以讓學生通過對生活中的各種現象和問題進行觀察、描述和試驗,從而用科學的方法來解釋生活中的自然現象。輔導員通過科學主題活動,還可以讓學生在科學知識和原理的引導下,對生活中的問題和現象等形成科學的認知,不僅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從而引導學生樹立起科學的生活觀、學習觀和發展觀。這樣,學生就能夠摒除愚昧的思想,用科學的眼光去看待事物,用科學的方法研究事物,從而提高自己的辨析能力。
總之,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是通過他們在社團活動中的人際交往、具體活動的參與,在活動的體驗和完成過程中實現的。學生的潛能、個人品質、道德素質、領導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方面的綜合素質都是在社團活動的參與過程中有效地培養和發展起來的。輔導員要讓社團活動成為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手段,讓學生在積極的活動參與中,實現綜合素質和能力的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