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文輝
(甘肅省慶陽市西峰區董志初中 甘肅慶陽 745002)
問題導學法是以問題的方式引導學生學習的教學方法。在初中教學中,教師運用此法能夠有效改變學生被動學習的方式,使其可以對數學知識進行深度分析和探究性理解。同時,在問題導學模式下,學生的數學思維也能進步,并能參與到對數學知識的探究和理解過程中。因此,初中數學教師應重視問題導學法的應用,在問題設計和應用實踐上做好把控,讓學生能夠獨立思考,幫助其建立完整的數學學習結構和知識應用體系。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初中數學教學理念發生了改變,教學方式與方法更加注重學生這個主體的學習探究。在這種情況下,傳統的教學方式不能滿足教學需要[1]。問題導向法的應用可以解決現階段教學理念轉變下的困境,保證初中數學的教學效果。問題導學法可以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其從被動學習變成主動探究和解決。另外,導學法的應用能夠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獲得正確的知識。因為問題的設計是基于對知識的理解,所以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也就能正確地完成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認識。問題導學法還能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能有正確的方法和知識結構。這樣,在初中數學教學的開展中,學生就能獲得全面的發展。
問題導學法中問題的設置主要有趣味、遞進、生活、學習四個方向。在教學中,教師在應用該方法時要注意學生的反應,以提高應用的效果。同時,教師也要讓問題導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能持續地發展。
趣味問題導學能夠讓初中生對數學知識產生主動學習的愿望,激發其探究性的學習思維。這能有效解決學生消極學習的問題,營造共同學習的氛圍。在趣味問題的設計中,教師要考慮中學生的年齡特點,注重問題中知識的聯系,確保問題的提出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培養其探究的意識[2]。例如,在“平面直角坐標系”的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中就可以拋出問題“大海中沒有標志物,怎樣確定自身的位置?”,以具體的問題激發學生去想,建立想要尋找答案的意識。
遞進問題導學可以培養學生的學習方法,也是當前初中數學教學中主要的應用方式[3]。在教學中,教師要以知識邏輯推理為基礎,將數學知識的概念和解題思路做遞進問題的設計,逐步引導學生的探究學習,以保證其自主學習的效果。例如,在“平行線及其判定”的教學中,教師就需要將判定的定理以遞進問題作引導,組織學生做驗證分析,以保證其對概念的全面認知,也鍛煉其分析問題的能力,從而實現高效教學。
生活問題導學是以知識的應用問題為基礎,引導學生做相應的思考。這是激發學生應用知識的有效方式,并能改變傳統反復式的習題練習模式,提升學生應用知識的主動性。例如,在“勾股定理”的教學中,其知識內容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較為普遍,教師就可以將旗桿的測量、墻面的垂直等問題進行設計,然后引導學生應用勾股定理,提升其應用知識的靈活性,也拉近知識與生活的關系。這將有助于學生數據分析能力的形成。
在學習問題導學中,教師要將學生自主學習問題作為教學方法的資源,然后在教學中將其提出來,組織學生對問題進行討論和驗證,從而加強其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提高導學的效果。例如,在“一次函數”教學中,教師就以教學軟件或線上教學平臺的應用來了解學生自主學習的實際情況,以問題多發點做問題設計,并在課堂中組織學生進行思考和探究。這種問題導學下的學習就能解決實際問題,改變接受式學習的現狀,從而提高初中數學的教學效果。
總而言之,初中數學教學中問題導學法的應用極大地提高了新課改下的教學質量,讓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夠有效進行,并為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在應用問題導向法時要注重問題設置,保證中學生能夠產生解決問題的想法,并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優化,以此來提高教學效果,使學生在數學學習中能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