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火根 付春香
摘要:食品安全課程是一門將實踐與學科知識相結合的應用課程,具有較強的操作性和應用性。很多學校為了提高這一學科的教學質量,培養這方面專業學生的學科應用水平,同時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將思政理念和課程方法融入食品質量與安全質量課程。本文主要討論食品課程的教學目標設計,主要是為了提高食品質量以及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
關鍵詞:食品質量和安全專業;思政教育;課程改革
食品質量與安全課程作為學生要學習的知識,主要是為社會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專業知識豐富、實際能力強的人才。這些在校生學習了相關食品安全專業課程之后,能夠在相關的食品生產企業和食品工程設計公司從事這方面的職業,比如,各種各樣的食品加工生產、食品的研究、食品的監控等領域。除此之外,還可以從事相關的質量安全檢測、食品安全監督、食品安全質量控制等方面的職業。由此可見,當今食品質量安全與思政教育相結合對緩解就業壓力非常有效。各大院校都開設了相關食品安全專業的課程,這有利于為我國的食品安全建設事業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也有利于提高我國國民的健康水平。
一、將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相關課程納入思政教育的重要性
生活中各種各樣的食品對我們的身體健康有著很大的影響。健康的食品能夠有效地保障我國國民的身體健康。這對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生應該擁有更高的職業道德素質和專業素養。所以,對于當代學生而言,相關的思政教育顯得非常必要,而食品安全課程作為一門應用性與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要將思政教育與食品安全課程相結合,并且結合相關的食品安全問題案例,引導學生一起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一起為解決食品安全問題獻言建策,提高學生處理相關食品安全問題的能力,幫助學習這個課程的學生有效地掌握食品安全方面的專業知識,培養學生良好的品行,為相關食品質量與安全企業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
通過引領學生掌握并且運用食品安全專業課程的理論知識,幫助學生解決相關的食品質量與安全問題,改變思政課程的教學方式,倡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老師在教育教學中應該重點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思政課程改革的最終目標是以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為重點,以提高學生的職業道德素養。
二、食品安全專業課程思政教育改革方法
(一)將有關食品安全的學習內容與思政課程相結合
食品安全對我國公共衛生、醫療事業有著重要的影響,學好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課程尤為重要。以食品質量與安全為基礎,教師可以將食品質量與安全問題作為課程的切入點,聯系相關的食品質量與安全知識,根據思政課程改革的特點,將相關思政元素與專業課程教學有機結合。采用多種教學方式,比如,案例分析法、師生互動法、學生自主探究法、教師啟發法,充分調動學生在學習思政課中學習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課程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拓寬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課程思政教育改革的途徑
學校應開展形式多樣的學生實踐主題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相關的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課程。同時,學生也能在各種各樣的活動中自主進行思政教育,比如,開展形式多樣的演講比賽、加強校園宣傳、引導學生觀看相關的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課程的報刊、組織學生觀看相關的電視電影,不斷拓寬學生學習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問題的思政教育改革的途徑。通過實施相關的實踐主題活動,增強學生遵紀守法的意識和綜合素質能力。
結語
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課程思政教育改革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教師不斷地引領學生將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課程與思政教育改革有機結合,培養學生良好的品行,引導學生努力學習,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開展各種各樣的實踐活動,激發學生學習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課程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作者簡介:
謝火根(1980.02.08-),男,江西新余人,漢族,大學本科學歷,講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付春香(1981.05.11-),女,江西新余人,漢族,中學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