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瑋婷 方中明
([1]貴州大學林學院 貴州·貴陽 550025;[2]貴州大學農學院 貴州·貴陽 550025)
“插花藝術”與“壓花藝術”“盆景學”同屬于花卉藝術類課程,是面向高等院校園林、園藝專業高年級學生開設的特色課程。該課程是講述插花的基本造型理論、造型技藝以及插花作品藝術鑒賞的基本原理與方法的一門應用科學。通過課程學習,要求學生掌握插花基本知識,以及常見插花類型的制作,可以在各類花店及婚慶公司從事插花相關的工作,或自己創業開花店、花藝工作室。高等院校開設“插花藝術”課程,教學目標應不僅定位于滿足部分學生就業崗位、創業能力需求,更多地趨向于讓學生學會欣賞美、創造美,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如今,互聯網時代已悄然到來,知識更迭的速度越來越快,這就要求高校教師不斷創新教學方式與內容,突破傳統教學課堂的局限性。而“插花藝術”是眾多花卉應用課程中知識更新最為迅速的學科。隨著花卉種類的更新、“世界杯”“中國杯”等專業花藝賽事及世界園藝博覽會等活動的帶動、網紅款花藝的受追捧,一些新的插花形式在社會上迅速普及。然而,相關的本科教材內容存在嚴重的時滯性,目前絕大多數本科院校沿用2002年中國農業出版社出版的第二版《插花藝術基礎》(黎佩霞編)教程,并無其他權威教材可選。受此限制,許多高校“插花藝術”課程教師未能及時更新教學文件及授課內容,加之受制于學校實驗條件和經費,因此無法及時補充新技術,學生接受的是陳舊的知識內容,不能緊跟時下流行趨勢。
為適應知識的迅速更迭,本課程改革大膽整合最新的互聯網資源,運用情景教學、翻轉課堂等教學方法,與創新人才培養有機結合,激發學生的專業熱情,引導學生開展創新性學習活動,使學生具備良好的專業基礎與新穎的設計理念。具體舉措如下:
由于本課程具有前沿性的特點,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及時展示國內外新優作品成果,以便學生了解本學科的最新發展動向,有助于幫助學生開闊視野、拓寬知識面,激發學習興趣。
(1)根據需求大膽調整教學大綱。在編制教學大綱時,以《插花藝術》教材框架體系為主,增加反映本學科前沿的最新內容,如教材未涉及的花藝手繪、婚禮花藝、花盒制作、東方式六大器具花、月季品種等知識點,并增加最近一屆“世界杯”“亞洲杯”“中國杯”及本地花藝賽事專題。在理論課時32學時的條件下,將現代插花藝術的課時由4學時增至12學時,重點介紹現代插花藝術的14種設計技巧,以及花束、花籃、人體花飾、花車、婚禮花藝等內容。配備的相應實踐課時也由6學時增至16學時,占實踐課32個總學時的二分之一,包括5款絲帶花的制作及應用,4款單枝花的創意包裝,螺旋花束制作,胸花和手腕花、頭花等人體花飾制作,現代插花的設計技巧應用等。
(2)緊跟潮流,更新教學內容,介紹最新切花種類及花藝樣式。切花種類方面,由于學生通過先修課程“花卉學”的學習對常見切花已有了解,故“插花藝術”實踐課應盡量采購新興切花花材,以便學生識別和了解其商品名、學名、花語、贈送對象、形態特征、保鮮要點、使用方法、批發價,如金槌花、茴香、袋鼠爪、澳洲蠟梅、木百合、白雪果、姜荷花、針墊花、雪柳、火焰蘭、風車果、伯利恒之星、高山刺芹、魯丹鳥、新西蘭葉等。由于售價高或季節所限無法采購的花材,應在理論課課件上以高清圖片進行展示。花藝樣式方面,一些新的插花形式在社會上已迅速普及,在一二線城市表現尤為突出。如開業花籃領域,港式花籃、氣球花籃、大麥花籃等已取代了傳統扇形竹編開業花籃。近年來,形式新穎的花束更是層出不窮,如實用性強的零食花束、水果花束、糖果花束、巧克力花束,大博眼球的龍蝦花束、鈔票花束,夢幻的波波球花束等,這些均可引導學生作為創業項目來開發。
(3)采用大量學生喜聞樂見的最新教學素材授課,吸引學生學習興趣。如以中國第一部花藝電視劇《一千零一夜》宣傳照引出對花藝師所持花藝刀與枝剪兩種工具不同效果的思考;以Roseonly、野獸派、Flowerplus等知名花藝品牌故事來激發學生的創業熱情,并介紹其成功背后各自的營銷策略;以熱播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官宦小姐插花的場景劇照點明中式插花的形意結合、配色等插花知識;以多年國慶天安門廣場“祝福祖國”大型花籃照片對比提問哪年作品更符合東方式插花風格特點,以及所用花材的寓意;以迄今中國最為盛大的婚禮花藝——楊穎與黃曉明的婚禮介紹婚禮花藝發展趨勢及團隊合作模式。
傳統的教育方式為直接傳授知識點的硬式教學,教師應采取合理的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激勵學生打破常規,發揮主觀能動性。為實現這一點,需要教師注重課堂設計,設置合理的教學情景,引導學生進入特征教學情景之中,有利于學生獨立思考,為思維創新打下堅實的基礎。運用情景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建立社會臨場感,了解今后從事這項工作時所遇到的實際環境,從而堅定職業發展信心。
下面以《螺旋花束的制作》項目實踐教學為例介紹情景教學方法。該項目為綜合性實踐,安排連續4學時,涉及知識點包括:花材識別、花語、色彩搭配、花材保鮮、螺旋法制作花束(難點)、花藝作品命名、營銷技巧。在本項目之前,學生已學過單支花束包裝、絲帶花結的制作,具備一定的專業基礎。本項目課堂設計如下:(1)通過展示兩張花束照片創設情景導入課程,引導學生觀察,提問制作方法的區別,討論螺旋花束的優勢,講授什么是螺旋花束,為何近年來逐漸取代傳統插花泥花束,又為何在三、四線城市花店仍舊銷售插花泥花束。(2)介紹Roseonly等花藝品牌的花束風格,強調花束作品的命名、風格一致性與易識別性、定價策略。(3)介紹互聯網+鮮花網絡銷售模式。用戶通過官網、移動客戶端、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淘寶、京東、微信等)完成在線鮮花預訂,便可收到基地直送、同城轉單等方式送出的鮮花。(4)請兩位學生介紹本次實踐課采購的花材,教師進行查漏補缺。(5)教師講解示范螺旋法制作花束要點,以及兩種花束保水方法,包裝紙折疊、裁剪、固定技法等。(6)場景構建,客戶選購花束的贈送對象為初戀、熱戀女友、母親、閨蜜、舞臺獻花、探訪病人等,每組同學以花藝師身份根據不同場景選擇花材、包裝紙,制作螺旋花束。(7)個別輔導,修改作品,清理現場。(8)課堂模擬銷售,學生以花藝師身份對自己創作的花束進行銷售介紹,包括名稱、花材、寓意、配色、售價等。(9)學生互評,對花束的藝術價值和商業價值進行評分。(10)教師點評每組作品優缺點并評分,綜合學生互評分數確定本次項目成績。(11)課后銷售,組織學生將花束作品在校內設點售賣,資金用于后期課程所需花材等耗材的采購。本課程設計亮點在于:(1)創設不同情景,給予每組學生充足的自由發揮空間,顛覆學生模仿教師“依葫蘆畫瓢”式的傳統實踐教學,有利于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2)學生通過品鑒他人的作品提高了其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掌握,有利于學生獨立思考和藝術鑒賞能力的發展。(3)增設課堂模擬銷售和課后真實銷售環節,通過模擬銷售訓練,學生在校內真實銷售時表現出色,游刃有余。實踐表明,此方法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效果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并能以售出的花束資金補充采購花材經費,降低學校低值易耗品采購預算。
在“互聯網+”背景下,本課程從多角度入手充分利用微視頻、慕課、手機APP、微信公眾號等互聯網資源,多措并舉,及時更新和吸收了國內外最新的相關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術,線上、線下教學相結合,進一步提升了課程教學效果。
(1)采用“微助教”課堂互動平臺,進行學生上課簽到、答題計分、課件下載、討論投票、信息發布等活動。課堂上,學生通過手機微信的“微助教”簽到、答題,教師通過聯網電腦在投影上分析講解錯題,展示學生過程成績排名。通過課堂測評能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而監管學生的階段性和整體性學習效果,開放的題庫便于學生期末考前復習;通過即時電腦判卷、成績排名能激發學生的勝負心和學習熱情。課后,在每章測評后共享教學資源如PPT、文獻資料等,方便學生自主學習。
(2)理論課堂上充分利用微視頻增強教學內容的直觀性。針對某些較難理解的知識點,利用微視頻等輔助資源,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鞏固相關知識,并在播放前布置問題引導思考。例如,播放微視頻《萬仟花相盆花直立型》,提問:視頻中的三大主枝和填充枝分別是什么花材?在小原流派中的稱呼是什么?播放微視頻《與全世界做生意第四集》紀錄片剪輯版,提問:我國最大的鮮切花交易市場位于哪里,其拍賣模式是什么?播放微視頻《AH婚禮中的野獸派》,提問:視頻中新娘楊穎的手捧花的主要花材是什么?是如何制作的?有什么優缺點?
(3)翻轉課堂,將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在課下根據興趣了解該學科的熱點問題,然后在課堂中與教師、同學一起學習和探討,幫助學生開拓視野,培養創新思維。例如,在學習最后一章《花店的經營與管理》時,采用翻轉課堂教學,啟發學生深入思考。具體方法是,提前分組布置任務,要求以2-3人為小組為單位參觀一家富有特色的花店,如Roseonly、襲人花店、野獸派花店等,完成花店調查心得。在此基礎上,以小組為單位完成一份創意花店策劃書及路演PPT,在課堂上展示。引入翻轉課堂有利于打破傳統教學存在的問題,使學生從被動學習知識的“臺下觀眾”變為主動學習的“臺上演員”,發揮了學生的主人翁作用,有利于各層次學生的學習,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
(4)引導學生獲取便捷的互聯網學習資源,較之于傳統書籍和期刊更易被學生接受。將“愛課程”在線網絡慕課平臺與傳統的課程教學模式相結合,安排學生提前在線學習重點章節的相關內容,再通過課堂教學中展開深入討論。另外,推介植物分類APP“形色”用于切花花材識別;推介微信公眾號“花藝師愛學習”用于了解不同級別、不同品種鮮切花售價;推介花藝學習APP“花田小憩”,微信公眾號“花藝志”“環球花藝”“鹿石花藝教育”用于現代花藝圖文學習;推介網站“中華花藝文教基金會”用于中國傳統插花藝術作品的鑒賞;推介網站“花藝在線”、抖音“花棲花藝”用于花藝大師花藝作品視頻學習等等。
在知識更迭時代下,插花藝術的發展日新月異。不斷整合最新的互聯網資源進行“插花藝術”課程教學改革,利用多種方法開展教學如情景教學、翻轉課堂等,加強了課程的趣味性、藝術性、知識性和實用性。從多個學期的實踐效果來看,教學改革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深入掌握花藝創作要點,提高藝術修養和綜合素質,為學生步入社會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