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薈楠
(上海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 上海 200093)
ASIIN建立于1999 年,是在德國工程師協會的倡導下,由各大學、重要的工商業組織、權威的科技協會以及專業教育和進修聯合會共同參與建立的非營利性機構。[1]
我校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2015 年通過了德國權威 ASIIN國際認證,而燃燒學是能源與動力工程類專業本科學生的必修課程,同時也是很多理工科專業必修的專業課程。ASIIN 國際認證體系著力于培養適應新時代發展要求的“工程型、創新型、國際化”的高素質人才,我國在ASIIN國際認證背景下開展的高等教育不能盲目跟隨,要在推進國際工程教育的同時保持本國良好的教育特色。此背景下的“燃燒學(全英)”作為本專業的基礎課程和核心課程,采用全英文教學,一方面有效提高教師全英文授課能力,有利于建設全英文專業基礎課和專業核心課課程教學體系,形成專業知識層次合理的英文教學平臺和支撐體系,另一方面和國際接軌,不僅拓寬了學生的視野,也提高了國際交流能力,為學生以后從事能源動力類相關工作奠定良好基礎。
原來的課程培養方案不能有效地支撐設定的人才培養目標和學習結果,課程教學中學科前沿類課程設置不健全。采用中文教學盡管有利于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然而,在了解學科前沿時,不可避免的需要閱讀一些英文文獻,中文教學的結果容易導致學生對文獻中的專業術語理解不到位直接影響學習的效果,不利于學生對學科前沿的認識。
在其他課程的全英文教學中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在本門課程應該避免。全英文教學過程中,涉及到專業知識和專業英語的相互結合,由于缺少和老師之間的互動,學生對知識掌握的水平老師不能準確了解,造成學生跟不上課程進度,降低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學習過程中,他們只求通過考試,而不求甚解,缺乏與老師交流互動的思維擴展。此外傳統課堂的教育模式下,學生很難消化所學的知識,在課下也缺少相應的實踐,不能將所學的知識和實際問題相結合,所以學習效果不理想,這種現象容易形成惡性循環,嚴重影響教學計劃的順利進行。
ASIIN 認證前本課程的總評成績一般情況下由平時成績(30%)和期末成績(70%)兩部分組成,主要以筆試為主,而其他如實驗操作等考核形式占的比例比較少,由于這種單一的考察方式,學生學習本課程的積極性并不能很好的帶動起來;平時成績和期末考試結合的考核方式側重于專業技能的考核,雖然有利于教學計劃的順利實施,可是無法對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行認定,不能全面體現出教學的成果。
期末考試的時間一般都在本門課程所有教學計劃都實施以后,最終的教學質量單純的以期末的考試成績來判斷,不能很好的反映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在教學計劃實施的過程中,缺乏相應的教學質量監控,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方面,存在不夠全面的問題,久而久之,對于教師進行教學方法的革新和課程進度的改善很不利,學生的學習效果也不明顯。
在之前的基礎上梳理和完善培養方案和教學大綱,采用全英文教學。注重基礎知識的教學,基礎知識的學習尤為重要,只有牢牢掌握基礎,才能更加系統的掌握整個燃燒學課程的知識,并且能夠熟練應用到實際中。依照預期學習成果,明確學生在本門課程中獲取的知識、應用能力和思想品質,對燃燒學的相關知識有深入了解;努力讓學生形成創造性邏輯思維,與此同時,提升學生綜合素質。依靠ASIIN 認證,促進課程知識、教學理念和授課方式與國際接軌,有效提高教師全英文授課能力。
為了確保良好的教學質量,本門課程的授課老師是能動學院全英文教學體系的骨干成員,具有多年海外留學的經歷;并且定期開展教學研討活動,與其他老師溝通經驗,相互學習,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可以相互討論并有效解決,實現共同進步,同時觀摩國外高水平教師講課,學習先進的經驗不斷提高全英文授課能力,逐漸形成優秀的教學團隊。
老師和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二者的關系直接影響著教和學的成果,所以構建新形勢下的師生關系至關重要。教師應主動承擔人才培養任務,將自身所代的課程與時代結合,轉變一些陳腐的觀念,實行新的教育理念,培養順應時代發展、思想活躍、勇于奮斗的新青年。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上好專業基礎課,教師必須得到學生的尊敬、信任和愛戴,使自己具有強大的教育感召力,[2]積極發現與學生的共同話題,讓學生感受到輕松、舒服的師生相處方式,形成融洽的師生關系有利于教學計劃的順利實施,也有利于引導學生學習更多的知識。
教學思路要改善。關注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表現已成為課堂教學評價的主要內容,除了關注他們的知識技能目標的達成以外,還關注他們在課堂上師生互動、自主學習、同伴合作中的行為表現,參與熱情,情感體驗和探究,思考的過程等等。[3]
全英文的教學方法對學生的英語水平有一定的要求,但是如今大學生的英文水平參差不齊,而燃燒學作為能源與動力工程的專業基礎課擔負著構建學生知識體系之基礎的重任。所以在教學過程中結合多種教學手段,老師精心備課,提煉課程中的重點。每次課前發布預習任務,課上充分討論,課后針對重難點布置任務。授課教師將科研成果以案例的形式展現,在授課過程中通過構建良好的知識框架,將抽象的理論知識更加具體化,有效增強課堂教學對學生的吸引力,增加學生對學科前沿成果和科研動態等知識面的了解,讓學生的創新意識能夠有所提高,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育學生的工程意識。
依據ASIIN認證要求,考核方式應該引導學生尋找正確的學習方向,充分調動積極性,通過實踐來培養動手能力、發現并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所以本門課程通過結合筆試、口試、口頭匯報、書面報告等多元化的考核形式來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和結果,把考核結果作為反饋,以此完善教學方案,提高學生學習成效。
在課程教學中,優化對過程教學的管理和支持。通過適當增加口試、論文報告等其他考核形式課程的比例,全方位檢查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體會和應用,不能將考試作為學習的最終目標,而是把考試作為輔助手段,用考試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將教、學、考結合,使考試同時具有考核知識掌握程度、自主學習能力多方面的作用。
依據ASIIN認證評價系統的要求,建立其完整的質量保證體系。因此本門課程的講授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強了對教學質量的監控,如:學期中期進行前一階段的教學質量評價,通過師生座談會、定期答疑等將學生能力提升等方面存在的問題與建議反饋給學院教學管理部門。構建教學質量約束機制,每年邀請校內外專家對培養計劃從專業定位、培養目標、培養方案等指標進行全面考察并提出意見與建議。強調查找問題的重要性,通過解決所發現的問題,促進培養方案的順利高效實施,保證從教、學到用整個過程的轉化,保證學生通過本門課程的學習,達到學期初要求的結果,按照“計劃、施行、分析(檢查)問題、改進計劃、施行”的過程,確保教學質量有效完善。
修訂教學方案時注重學生學習過程的邏輯性和有效性,一方面是考察評價學生達到專業目標的程度,另一方面是評價教與學過程的質量。把要求的學習結果作為目標,注重培養目標、輸入、學習成果的一致,重點關注講授的過程。及時發現問題,并有效處理問題,確保所有環節的順利實施,保證培養方案成功落實。
本課程的全英文教學實施以來,教學成果得到了大部分學生和領導的充分認可,被上海市教育委員會評為2018 年度上海市全英示范課程;學習該門課程的學生不但良好的掌握了專業課知識,用英文進行交流、外文文獻理解水平和能力也有了很大程度的進步。以此為基礎,學院的國際化辦學水平提升,依托ASIIN認證,促進了教學理念、學科知識和授課方式與國際接軌,教師應用全英文授課的能力實現有效提升,打造了全英文專業基礎課和專業核心課課程教學體系,形成專業知識層次合理的英文教學平臺和支撐體系,拓寬學生視野,使學生的國際交流能力能夠逐步提高,近5 年來,出國留學以及國際交流學生數量逐年呈現遞增趨勢。上海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積極探索ASIIN認證下的專業培養,尋求科學化的人才培養方法,讓我國的高等教育水平不斷改善,面向現代化,面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