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文以南寧市天桃實驗學校為例,論述小學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現狀及策略,從學生的體育價值觀和體育意識兩個方面,分析校內外資源推動下的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現狀,對存在的問題提出可行性建議。
【關鍵詞】體育文化 體育價值觀 體育意識 小學校園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0)41-0012-02
體育精神文化包括價值觀、思維方式和認知心理等因素,而這些因素又體現在人們的體育鍛煉意識和對體育活動的理解中,反映了人們參加體育活動的社會心理和意識,包括體育價值觀和體育意識等方面。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體育鍛煉意識和運動習慣的關鍵期,學校要依靠校內、校外資源推動校園體育精神文化建設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南寧市天桃實驗學校每年有計劃地開展一系列形式多樣的特色體育社團活動,包括組織學生參與校外體育競賽活動、邀請體育明星到校進行公益講座、引進校外俱樂部教練對體育社團學生進行指導等,以此幫助學生培養體育價值觀,形成積極鍛煉的意識和習慣。本文主要從體育價值觀和體育意識兩個方面,分析學校體育文化建設現狀,探尋加強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對策。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以南寧市天桃實驗學校天桃校區、銀杉校區、嘉和城校區3個校區的學生為調查對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依據中國期刊網(CNKI)等數據庫,查閱相關校園文化、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等文獻資料,在閱讀和比較中找出研究的不足,確定本研究的出發點。
2.問卷調查法。設計“整合校內外資源推進小學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現狀”的學生調查問卷,采用隨機分層抽樣的方法,當場發放問卷720份,回收720份,回收率100%,去除無效問卷11份,最終有效問卷為709份,有效回收率為98.5%。
3.數理統計法。將收集的調查數據進行整理后,運用SPSS18統計軟件建立數據庫的方法、描述統計方法,對相關數據進行統計處理和分析。
二、小學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現狀分析
小學校園體育文化指學生參與校內外各項體育活動,具有啟發和影響作用,包括體育價值觀、體育意識等。
(一)學生體育價值觀現狀分析
體育價值觀是人們對體育價值的反應或基本看法,是指引人們對體育問題進行價值判斷和價值取向的基本原則。它包含了體育教育價值和健身價值兩個方面。學生參與校內體育教學、競賽活動和體育社團,參加校外體育競賽活動、參觀體育公園、到俱樂部進行訓練等,不僅培養合作精神,增強競爭意識,還可以感覺到快樂,手腳變得靈巧,學習精力更加充沛,增強了體魄。以下,將從體育教育價值和體育健身價值兩個方面,分析學生的體育價值觀現狀。
1.學生體育教育價值觀現狀分析
由表1可知,大多數學生認為,參加校內外體育活動“完全可以”使人高興和快樂、手腳靈巧動作敏捷、增強競爭意識、鍛煉自身的意志力,分別占68.1%、63.2%、60.2%和57.7%。在學校體育教學中,有60.4%的學生認為“完全可以”培養同學之間的合作精神;同時通過參加校內外體育活動,有61.8%的學生認為“完全可以”有助于結交新朋友、新同學。例如,在校內外體育競賽活動和體育社團活動中,學生在校與校之間、班與班之間的比賽中收獲了友誼等。由此可見,通過校內外體育資源的有效利用,學生對參與體育活動的認識有所增強,逐步加深對體育的了解,不僅增加對健康層面的認識,而且增強競爭意識、培養合作精神、鍛煉意志力,結交了新朋友。不少學生對體育的教育價值理解并不透徹,但這不表明學生對體育學習不認真,關鍵是讓校園體育文化建設融入校園,滲透學生的心里。
2.學生體育健身價值觀現狀分析
由表2可知,有62.1%的學生表示,參加校內外體育活動“完全可以”感覺感冒少了,有25.5%的學生“比較可以”感覺感冒少了;其次,有86.9%的學生認為,參加校內外體育活動后“完全可以”或“比較可以”感覺到身體強壯了;參與校內外體育活動,有52.2%的學生“完全可以”感覺到學習精力充沛。由此可見,校內外舉辦的各類體育活動,如校內體育教學、學生在校外參與體育俱樂部訓練等,對提高學生的健身價值觀有很大的幫助,大部分學生感覺到參加體育鍛煉可以強身健體,同時學習精力更充沛,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二)學生體育意識現狀分析
由表3可知,參加了學校體育活動,有63.9%的學生認為“完全可以”感覺自己經常需要鍛煉,有27.6%的學生認為“比較可以”,然而僅有8.5%的學生認為“不可以”。但沒有家長或者教師督促時,只有34.7%的學生“完全可以”自覺參加鍛煉,有50.8%的學生“比較可以”自覺參加體育鍛煉,僅有14.5%學生“不可以”自覺參加體育鍛煉。由此可見,小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意識相對薄弱,且家長報名課外輔導班相對多,沒有多余的時間參與體育鍛煉。學校應充分利用校內外資源,通過家校合作等方式,培養學生主動參與體育鍛煉的意識;教師應主動與家長進行溝通和交流,告知家長體育鍛煉對孩子身心健康的益處,鼓勵家長督促孩子進行鍛煉,讓孩子形成積極鍛煉的意識和習慣。
三、結論與建議
從整合校內外資源推動體育文化建設的現狀上看,學生通過參加校內外體育活動,有效利用校內體育教學、體育競賽活動和體育社團活動等資源,同時利用好校外體育競賽活動、俱樂部訓練等資源,對體育教育價值和體育鍛煉意識有了較深刻的理解,他們普遍認為參與體育活動不僅可以強身健體,還能增強競爭意識、培養合作精神、鍛煉意志力。但也有少數學生對體育教育價值和健身價值理解不深刻,加上家長或教師沒有充分發揮督促作用,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意識較淡薄。
學校應充分利用校內外資源組織開展各種體育活動,培養學生的體育教育價值觀和體育鍛煉意識,如校內的體育活動,可以把競技為主的田徑運動會改成適合全校學生人人參與的全員趣味運動會,弱化競技觀念,強化健康、娛樂觀念,這對激發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積極性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充分利用校園廣播資源,宣傳體育精神,如以校隊中為校增光的優秀運動員為榜樣,宣傳他們在訓練過程中的勵志故事、參加校外比賽取得的榮譽等,讓學生感受榜樣刻苦訓練及賽場上頑強拼搏、團結合作的精神。學校還可以充分利用校外資源,帶領學生到體育公園參觀,或是組織學生參加校外體育公益活動、邀請體育名人進校園進行公益講座等,提升學生的體育教育價值和健身價值觀,促進校園體育文化建設。
總之,在培養學生的體育意識方面,依據小學生天性愛玩、好動的特點,教師要結合游戲法和分組教學法等進行教學,提高教學的趣味性和競技性。在利用校外資源方面,教師應鼓勵父母與孩子共同參與體育鍛煉,家長要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響著孩子,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體育意識,營造良好的體育文化氛圍,更好地推動校園體育文化建設。
【參考文獻】
[1]董旭暉,李煒杰.體育文化建設中“四層文化”結構關系研究[J].河南農業,2013(22)
[2]于善安.校園體育文化內涵發展芻議[J].教學與管理,2010(3)
[3]張寧.“一校一品”建設背景下校園體育特色文化發展研究[J].體育科技,2017(6)
作者簡介:龍春濤(1982— ),廣西南寧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為體育教學。
(責編 楊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