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彩虹


摘 要:構建科學有效的評價體系有助于提高教師培訓質量,本文對教師培訓質量的內涵、培訓質量的評估目的、評估對象及評估主體的選擇等進行了充分的調研和思考,在此基礎上設計了培訓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并提出了實施建議。
關鍵詞:教師培訓 ? ?質量評估 ? ?評價指標 ? ?實施建議
為了提高教師,特別是鄉村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教育部、財政部于2010年開始實施“國培計劃”。隨著計劃的深入進行、教師培訓規模的急劇擴大和培訓需求的多元化發展,如何提高教師培訓質量,如何增強教師培訓質量評估的有效性,已成為我國教育改革過程中一個亟待解決的重大問題。
一、教師培訓質量的內涵
美國著名的質量管理專家J.M.Juran博士從顧客的角度出發,提出了用戶對產品的基本要求就是適用,產品質量就是產品在使用時能成功地滿足用戶需要的程度,即產品的適用性。
因此在實際工作中,教師培訓質量的目標不是越高越好,能夠最大限度、最優化地利用教育部門撥款,將參訓教師的教育理念、教學方式等提高到適合或略高于其所在地政治經濟和教育發展程度的水平,會更有利于當地教師和學生的良性發展。這也是衡量教師培訓質量的重要標準。
二、教師培訓質量的評估目的
開展教師培訓質量評估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提高培訓效率,掌握培訓效果,及時發現培訓過程中的問題并進行研究和改進,最終保證“國培計劃”的順利推進,保證培訓質量始終處于有效的控制之中。其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包括:檢驗教師培訓目標的制定是否科學準確,教師培訓內容與培訓目標是否吻合,培訓管理是否符合全方位全過程的質量管理原則,培訓教與學的過程是否達到預期培訓目標,培訓結果是否能滿足各利益主體的需要等。
三、教師培訓質量的評估對象及評估主體選擇
(一)評估對象的選擇
在鄉村教師的培訓中,除了教育部和省級行政部門領導以外,教師培訓活動的組織和參與者有縣級教育行政部門、學校、培訓機構和教師。這四個環節中任何一個環節的缺位,將直接影響教師培訓的質量。因此,縣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的組織落實情況、培訓單位的施培質量、參培教師的學習質量和學習效果都應該成為評估對象,接受監督和測評。
(二)評估主體的選擇
培訓質量評估可以采取自我評估、第三方評估和參培教師評估相結合的評估方法,使質量評估的參與主體較為廣泛,培訓承辦單位、外部專家和教育部門、受培訓的教師都可以是質量評估的主體。評估主體的多元化,有利于從不同的角度對教師培訓的質量進行價值判斷和分析培訓中存在的問題,擴大評估資料收集的范圍和客觀性,提高評估的有效性。
四、教師培訓質量評價指標設計思路
(一)指標設計分層次、抓關鍵
根據評估對象(縣區、學校、培訓機構、教師)設計不同的評價指標體系,結合評估對象的特點將質量評估的目的轉化為具體關鍵指標,綜合體現績效考核、過程控制和條件達標的要求,同時擯棄一些不重要的指標,可以提高評估效率。
(二)指標描述簡潔、明了
對于可以量化的指標,給出簡單直接的定量考核要求。對于不可量化的指標,也以分層、簡潔的方式展現,使得定性評價更為精確、明了。
同時,定性定量綜合評估也能夠對“國培計劃”項目的質和量兩個方面的特性作出綜合判斷。
(三)賦予指標權重
一個完整的評估指標體系主要由評估內容、評估標準和指標權重三個基本要素構成。需根據各項評估內容的重要性的不同,分別賦予其不同的權重,權重設計要科學、合理。
五、教師培訓質量評價指標構建(以培訓機構為例)
(一)培訓質量評價指標構建
綜合考慮教師培訓質量內涵及其影響因素,結合培訓實際情況,筆者以培訓機構為評價對象,設計了在線培訓質量評價指標體系。該體系包含3個一級指標,11個二級指標,28個評價觀測點。“一級指標”從不同的層面對教師培訓工作的關鍵要素進行了全面評價。“二級指標”是對一級指標的細化與分解。“評價觀測點”則是用具體的、可測量或可觀察的術語來描述每一個二級指標質與量的要求。
1.保障措施
保障措施是培訓項目能夠順利進行的基本保障,包括方案制度、培訓平臺、培訓經費。培訓機構需要建立健全相關制度、完善培訓方案、搭建培訓平臺、合規使用資金,確保培訓能夠順利開展(見表1)。
2.培訓實施
培訓實施是培訓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涵蓋了教學服務、師資隊伍、技術支持、培訓內容、培訓形式和培訓效果6個關鍵指標,在指標體系中占比最重(見表2),培訓機構需要做好對培訓實施的過程監控,及時跟進了解培訓進展以及培訓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及時掌握學員對項目的評價,優化解決方案,提升培訓滿意度。
3.資源建設
為加強資源建設適應常態化研修需求,培訓機構應該提供資源支持和專業支持,以提升并鞏固培訓成果(見表3)。
(二)實施建議
1.教師(用戶)為本,多方評價
為了體現公平、公正原則,避免單一評價的局限性,建議培訓質量評估實行多方評價機制,但對不同的評價方要引入不同權重,體現教師(用戶)為本原則。
2.評價指標引入權重
為了體現客觀、科學原則,在測評培訓質量時,可根據評價指標的重要性,賦予不同權重。
3.評價結果打分制度
通過打分制將質量標準落地,實現獎優罰劣、優勝劣汰。
六、小結
本文結合教師培訓質量評估目的,充分考慮質量評估對象及評估主體的選擇、影響教師培訓質量的主要因素等,設計了以培訓機構為評估對象、涵蓋培訓流程全過程各環節的培訓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并提出了實施建議,旨在將科學評價理念引入教師培訓活動,提高教師培訓的整體質量和效益。
(作者單位:北京暢想數字音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