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旭光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進程的不斷加快,國家及有關部門對技工院校教學質量及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對技工院校鉗工實訓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提出了解決措施,以期更好地發揮鉗工實訓課在技工院校機械專業教學中的作用。
關鍵詞:技工院校 ? ?機械專業 ? ?鉗工實訓課 ? ?實訓教學
現階段我國職業教育教學主要圍繞提升專業服務水平、明確就業方向、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等目標開展,將專業課程與實訓課程有機融合在一起,形成理論與實踐一體化的教學模式。但就目前來看,部分職業院校依然以專業理論教學為主,導致實訓課教學質量及教學水平不高,難以滿足社會及行業發展的需要。
一、技工院校鉗工實訓教學的重要意義
隨著社會發展對應用型人才需求量的不斷提升,機械專業人才的培育工作已成為工業領域關注的重點。因此,技工院校應將當前教學工作重點放在提高機械專業教學質量、確保學生具備扎實的專業基礎及實踐技能等方面。鉗工實訓課是技工院校機械專業的重要教學內容,通過專項實訓課培養學生的實踐水平,可更好地實現理論與實踐一體化的教學目標,這對技工院校教育及技工教育的工業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由于鉗工實訓課開展時間尚短,受各技工院校整體教學實力及教師教學水平影響,教學質量及效果始終有待提升。為充分發揮鉗工實訓課在機械專業中的積極作用,需認清鉗工實訓課存在的問題,并圍繞教學需求及人才培訓目標,探索更加科學、長效的鉗工實訓課教學策略。
二、技工院校鉗工實訓教學存在的問題
1.鉗工實訓課教學體系的規范性不強
技工院校鉗工實訓課是機械專業的重要基礎,而教學體系是引導鉗工實訓課開展方向、落實人才培養目標的關鍵所在。為更好地提升教學水平,技工院校要求鉗工實訓課始終圍繞教學目標有序開展日常教學工作。但由于部分技工院校構建的鉗工實訓課教學體系缺乏規范性,不僅難以適應不斷變更的人才培養目標,而且會導致學生失去學習興趣,使鉗工實訓課教學水平與預期教學效果存在一定差距。
2.忽視鉗工實訓課及校企合作的重要作用
為了提升學生對未來工作的適應力,滿足企業日常經營管理需求,大部分技工院校均開展了鉗工實訓活動,與企業建立長期友好合作關系,給予學生更多實踐機會。但在鉗工實訓教學過程中,部分學校過于強調自身的主體地位,導致企業對鉗工實訓參與度不高。同時,還有部分技工院校忽視鉗工實訓課的重要作用,缺乏校企深入合作的項目,嚴重影響了鉗工實訓的教學質量。
3.缺乏客觀的學生評價機制
傳統鉗工實訓課評價機制主要以學生成績為主,忽視對學生綜合素質的評價。同時,因教學模式依然圍繞專業課理論知識開展,導致鉗工實訓課教學模式與實訓教學要求背道而馳,直接影響鉗工實訓課的質量及效率。
4.教師專業教學水平有待提升
教師教學水平直接影響鉗工實訓課教學質量及效率的提升。由于鉗工實訓課教學難度高、教學模式面臨著重大的改革壓力,具備較高教學水平的教師資源少,導致鉗工實訓課改革可行性不高,難以實現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目標。
三、技工院校鉗工實訓課教學重點
(一)創新鉗工實訓課教學項目
在技工院校鉗工實訓課中,教材是實訓課教學內容設置的重要依據,教材應包含鉗工理論知識體系,明確學生必須掌握的實踐技能,如劃線、數控機床操作等。部分學校忽視教材選擇及教學項目設置的重要性,認為鉗工實訓課就是為學生提供實踐機會,提升學生設備操作能力,致使實訓課開設較為混亂,實際教學水平不高。為切實提升鉗工實訓課教學質量,學校及教師應重視實訓教材的選擇,引導學生圍繞教材內容找出學習興趣點,更好地參與教學實訓項目。舉例來說,通過對學生興趣愛好的調查發現,85.1%的學生對汽車模型制造很感興趣,因此以汽車模型制造為鉗工實訓項目主題,可切實提升學生對實訓項目的參與度。由于汽車模型制造涉及工序眾多,可將學生劃分為不同學習小組,要求學生自行分工,細致研究汽車模型加工方式,在提升學生實踐水平、鞏固專業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
(二)注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結合鉗工實訓課教學的需求,技工院校應采用科學的教學手段,切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教師角度分析,鉗工實訓教師可與其他教師交流分享自己多年總結出的教學方式,相互學習教學經驗,切實提升鉗工實訓教學水平,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例如,在小組合作學習的基礎上,教師可融合多媒體教學技術,以圖、像、文、聲等方式展現鉗工實訓課內容及項目重點,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實訓項目要求,并據此與小組成員一起分析,制定項目方案,切實提升實訓教學效率。
(三)加大基礎訓練教學力度
技工院校在開展鉗工實訓課期間,受學生個體差異化影響,部分學生會在實訓活動中會遇到較多難題,需要教師充分發揮引導作用,使學生能夠自主發現、分析及解決問題,制定出專項實訓方案。一方面,教師要注重鉗工對實訓項目的參與。在布置實訓項目內容后,教師應積極參與學生的研究過程,解答學生研究項目時遇到的難題,糾正學生不規范的操作行為,切實提升學生的綜合實踐水平。如在學生開展銼削構件的過程中,教師應指出學生銼削不規范的環節,加大學生在銼削力度、角度等方面的訓練強度。另一方面,教師要對學生實踐項目的內容進行匯總分析,收集及分析學生易出錯的問題,制訂出專項訓練計劃,使學生在操作時更具規范及專業性。
(四)創新鉗工實訓課教學手段
教師要注重學生學習興趣及實訓項目參與度的提升,不斷完善傳統教學模式,積極在鉗工實訓教學中開展創新教學活動。如,教師可引導學生圍繞構件銼削等環節開展小組間競賽活動,對表現優秀的小組及學生個體進行嘉獎,力爭在鉗工實訓中營造良性競爭氛圍,切實提升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及學習自信心,為鉗工實訓的順利開展奠定堅實基礎。
(五)堅持因材施教的教學方針
在傳統技工院校鉗工實訓教學中,有些教師為能在較短的學習時間內傳授給學生更多知識及技能,不惜加快學習進度,致使部分學習能力及專業基礎水平較差的學生難以跟上教學進度,對鉗工實訓課失去學習信心。為充分發揮鉗工實訓的積極作用,更好地提升學生實踐技能,教師需摒棄大滿貫式教學方式,通過分層教學法的應用,因材施教。教師可依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專業基礎等,將學生劃分為不同類別,細致分析不同類別學生的學習需求,制定專項教學方案。如針對基礎專業知識較為薄弱的學生,可在鉗工實訓課中強調學生基礎知識的鞏固,讓學生在操作設備的過程中更好地理解理論知識;針對動手能力較弱的學生,給予其更多設備操作機會,切實提升學生實踐能力,使學生更好地滿足工作要求。
四、提升技工院校鉗工實訓教學的有效性
(一)構建技工院校鉗工實訓課教學體系
構建技工院校鉗工實訓教學體系的目的,是為了著力培養更多優秀的專業技術人才。制定科學、長效的教學質量監管體系,從學校、企業及學生等角度對技工院校鉗工實訓課的目標、重點內容及開展方式進行綜合評價,確保評價結果的客觀及全面性。同時,學校也可聘請專業技術人員對鉗工實訓進行全程管理,指出課程流程及教學模式中存在的不足,切實提升技工院校鉗工實訓的教學水平。
(二)創新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
結合行業及學生自身發展的要求,技工院校應與企業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充分調查專業市場發展規律,在技工院校鉗工實訓中聯合企業共同制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同時,技工院校還應創新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新模式,編制符合崗位需求的教學內容,確保學生能夠更好地適應未來的工作需要。
(三)構建學生綜合評價機制
技工院校應將鉗工實訓課的評價重點放在學生綜合素質及課堂參與度等方面。創新教學活動,依據學生學習能力及需求,制定更加完善的教學目標及標準,力爭對學生做出最為客觀的評價。值得注意的是,客觀評價學生需結合學生個性化特征,明確學生學習能力等差異性,給予學生最大限度的鼓勵。
(四)注重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
技工院校應做好鉗工實訓教師教學技能及職業素養培養工作,提升實訓課教學質量。學校應針對鉗工實訓教學目標及內容,在教師群體中開展定期的教育培訓活動。同時,基于教師隊伍建設標準,通過激勵機制加強教師教學水平監管,強化教師在實際教學期間的績效考核;促進學校與企業人力資源的共享,編制混合教學團隊,更好地提升校企合作水平,確保企業技術人員能夠以自身豐富的工作經驗及專業技能,給予學校鉗工實訓教學更多理念及模式改革上的幫助。
(五)推行新型學徒制度
新型學徒制度十分符合當前技工院校技能型人才的培養需求。為了提高鉗工實訓教學的有效性,技工院校應聯手企業在校內推行新型學徒制度。在具體實施中,師傅應結合徒弟的實際情況,適當調整實訓教學內容和方法,滿足學生的個性化成才需求。為了進一步完善新型學徒制度,應制定該制度的推行標準、獎懲制度及考核機制。通過推行新型學徒制度,學生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掌握更多的技能,同時,通過新型學徒制度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營造精益求精、標準操作、能力拔高、技能鉆研的實訓教學氛圍,從而在取得良好實訓教學成效的同時,有效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六)圍繞因材施教的原則展開實訓
如今,不少技工院校在開展鉗工實訓時,仍采用過去的理論教學方式,缺少數控精密技術、現代精密量具使用等教學內容。如此一來,就會出現實訓操作內容與理論教學內容不匹配的情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日益發展,社會需求出現新的變化,在這一背景下,要想不斷提升理論與實訓教學的針對性,技工院校就要與時俱進,始終堅持“因材施教”。為了獲得更為理想的實訓教學成效,教師應不斷更新自身教學觀念,摒棄傳統滿堂灌的教學方式,重視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重視理論基礎的教學。鉗工教學內容包含儀器和量具的使用、孔加工、鏨削、劃線、銼削、彎形、矯正等,同時還涉及數控技術、計算機繪圖等內容。技工院校各有其專業特色,并且,學生作為獨立的個體,所掌握的基礎理論也有一定差異。因此,教師在開展實訓教學時一定要注意因材施教,著手精品課程的開設,使之更具特色。例如,針對具有創新精神、動手能力強的學生,教師可展開車床數控實訓教學;針對擅長計算機信息處理與繪圖的學生,教師可開設計算機繪圖方面的實訓課。
(七)重視學生的基礎訓練
鉗工實訓的一項重要內容,是教師對學生進行針對性基礎訓練。要使學生通過實訓掌握扎實的理論基礎與技能,需要教師的專業化指導以及學生自身的勤奮練習。所以,筆者建議教師在開展實訓的過程中,密切遵循“三勤原則”,對學生實施全方位的基礎訓練。第一,勤跑。在開展實訓課教學的時候,教師要做到勤跑,細心觀察指導學生的儀器使用、操作姿勢等,發現錯誤及時予以糾正。第二,勤看。在進行實訓教學時,教師應對學生的完整實訓過程進行觀察,細致分析學生在準備、實踐、總結等各個環節所存在的問題。例如,在進行構件銼削訓練的過程中,學生的力度與角度都要做準確無誤,銼削角度一定要滿足構件構造平面要求。第三,勤想。在實訓的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都應多加動腦思考,學生要思考整個實訓過程,而教師要思考提高實訓教學有效性的策略。與此同時,在指導學生實訓的時候,教師還應注重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品質,注重培養學生遵紀守法的個人素養及職業道德。
五、總結
總而言之,為更好地提升鉗工實訓教學質量,技工院校應制定更加明確的教學目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同時,結合學生自身學習需求,不斷完善實訓教學內容,重點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更好地實現學生全面發展的目標。
參考文獻:
[1]覃全喜.提高中職機械專業鉗工實訓課教學有效性淺析[J].中國設備工程,2017(10).
[2]熊勇.提高中職機械專業鉗工實訓課教學的有效性[J].職業,2014(12).
[3]管學龍.技能大賽與鉗工實訓課融合的有效教學研究[J].職業,2018(5).
[4]覃佳照.微課在《鉗工實訓》課程教學中的研究與實踐[J].現代經濟信息,2018(05).
[5]李焱.中職實施分層優化鉗工實訓教學研究[J].成才之路,2016(3).
[6]耿磊.行動導向教學法在鉗工實訓課中的應用[J].江蘇教育研究,2016(18).
[7]耿磊.“翻轉課堂”在“劃線”教學項目中的應用探究[J].才智,2016(31).
(作者單位:天津市機電工藝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