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倩 賈文婷



摘要:《打,打個大西瓜》(See Through),總片長僅16分鐘,被稱為“國產動畫最優秀的作品”“華人最牛原創動畫短片”。本文對此動畫短片的畫面進行色彩分析、元素分析,并且分析格式塔心理學因素在片中的運用。從這些分析中淺析動畫短片的制作方式和制作特點。此片為中國優秀動畫,在國內外獲得了眾多好評,通過對此短片導演故事情節和畫面制作的特色手法的分析,可以為今后中國動畫短片的制作提供啟示和參考。
關鍵詞:《打,打個大西瓜》;動畫短片;色彩運用;審美特征
中圖分類號:J95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0)23-00-02
0 引言
近年來動畫短片越來越受到關注,它既可以用來消遣、觀賞,也是短片作者用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的作品,同時可以反映社會現狀和影響。在經典的傳統國產短片里,早期《大鬧天宮》大膽使用了中國傳統形式,隨著時代的變化,《三個和尚》《小蝌蚪找媽媽》《回聲》雖具有濃厚的中國傳統特色,但是針對的受眾卻有很大的局限性,內容逐漸低幼化,間接忽視了故事勾連性和IP資源的豐富性,影響了類別、題材和主題的多樣性。直到由餃克力獨立制作的短片吸引了觀眾,其巧妙地運用色彩心理,展現人物的扁平、虛實,使觀眾對中國動畫有了新的期待,同時也賦予了動畫新意。
1 利用色彩把控節奏和空間
片頭一張張撲克牌被“困”在蜘蛛網上,讓人覺得神秘,畫面色彩單一(圖1)。這樣暗喻的手法在各種電影和短片中屢見不鮮,側面利用色彩畫面告訴觀眾這是“紅桃”和“黑桃”兩個角色的故事。通過色彩可以表現人物內心的情感動態,心理學家公認色彩能夠與人的情緒產生共鳴,因此動畫片利用了色彩這一元素來烘托氛圍。例如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小哪吒叛逆期偷逃出家門去街坊“造反”的時候回憶起過去,這時畫面風格轉成了深灰色,這樣的處理方式沒有顯得方枘圓鑿,反而能夠讓觀眾感受到小哪吒的天真無辜和民眾的無知。《打,打個大西瓜》中有一個畫面是由蜘蛛網變成了一個地球,由平面變成了一個立體的地球然后又變成了一個桌子。當蜘蛛網變成地球的時候,畫面從黑紅白又變成了黑白灰,灰白色的兩個狗的頭分別處在地球的左右側,它們面面相覷、張牙舞爪地盯著桌面中間的一塊骨頭。兩個人的手突然出現在畫面上,兩個穿著西服的中年男子面部只有嘴角微笑并且互相禮貌問候對方(圖2),這些畫面都以黑白顏色呈現,讓觀眾感受到這是爭奪戰。色彩本身并無冷暖的溫度差別,但是它們與人類的色彩生理、心理體驗相聯系,從而有了復雜的性格。
色彩在電影中起到表達情感、傳遞情感信息的作用[1]。卓越的色彩運用可以使觀眾更好地接受和理解電影及導演拍攝的短片作品。從心理學角度來看,黑與白具有喚醒視覺神經感知的優點,可以讓人產生先入為主的視覺感。例如在《打,打個大西瓜》中,導演利用黑白畫面來映射“戰爭的主宰者”的無情、戰爭的支離破碎。這使觀眾能通過最直接的畫面語言感同身受:殘破的撲克牌反諷因為兩方的利益卻讓那么多人戰死沙場的悲劇,黑白的畫面更是控訴“主宰者”的霸權、戰后沉痛的歷史。這不禁讓人想到“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只有利益永遠是第一的,無情的爭奪賽是生存必須經歷的通道[2]。格式塔心理學中的心理物理場的原理類似于人類的大腦思維里有一個邏輯思維和直覺思維,人的心理活動也是一種心理場。心理場是格式塔心理學派中常用的概念之一,主要是由個體需要和他的心理環境相互促成的關系。這個學派引用物理學中的“場”的概念來論證觀點。短片利用了這個心理學原理中不同的色彩語言,增加了短片的神秘感,牽動觀眾的情感。
在戰爭世界這一幕的畫面中運用了大量的色彩元素。如房間里一雙“主宰者”的手正在洗牌,鏡頭特地展示了手中鮮紅的紅桃牌,告訴觀眾這些是一個個生命,戰士們把自己奉獻出來,只為更好的未來。在講述深海里的航母這一場景時,運用了大量深藍色。導彈從水里發射,在天空中爆炸,淺藍色的天空被黃色的槍火染成了墨綠色。在展示被迫在孤島上生活的兩個敵國飛行員褪去自己原來的身份友好相處這一場景中,天空萬里無云,海很清澈,一切似乎都回歸到了戰爭前的美好顏色。但是好景不長,戰爭重新開始,藍天又變成了墨藍色,開火的同時天空似乎也燃燒了起來。
2 利用平面和立體畫面來創新引起共鳴
撲克牌是這個短片中很有特點的一個元素[3]。短片中飛行員被紅桃國擊落的時候(圖3),脫離了撲克牌的枷鎖,在空中變成了一個立體的人,兩個駕駛員一起掉在無人島的時候,全都是立體的畫面,不再以扁平的撲克牌來展現(圖4)。這是在暗喻人們向往的平靜生活,也是美好、真實、無拘無束的象征。開啟海上大戰的一幕里,天空突然出現一只“主宰者”的大手[4],撈起撲克牌,在陸地上兩個國家的陸兵從扁平變成了立體,他們顫抖著手,臉頰上不知是汗水還是淚水,聽“主宰者”的指揮直往前沖,隨后的一個畫面里士兵們全都變成了撲克牌。一張張撲克牌掉落在大陸上,一望無際的海上、田野里、森林瀑布里。撲克牌顯得格外的脆弱,仿佛以卵擊石,激發觀眾的同情感[5]。無論是電影還是短片,影視藝術是一門視覺感知及思維不斷變化的藝術活動[6],短片中兩個不同風格的畫面元素交替融合,使短片與觀眾的心靈交融,產生情感的碰撞。故事達到高潮的時候,又再次利用了平面和立體多次轉變的手法,隨著“主宰者”的指揮,一張張撲克牌堆成了山海,波瀾起伏,變成了一片紅海。
故事中的士兵從撲克牌變成活生生的人,再從人變成撲克牌,平面與立體的不停轉換,表現出人在統治者的心里只不過是手中的撲克牌,可以隨意擺布、舍棄。
3 利用格式塔敘事手法創造故事情節
格式塔效應是指人類的思維方式具有結構完整性的特點,會將解構得不完整的事物依據其相應的特征補充完整。這就是為什么多數優秀導演不會用直白的語言來敘述故事情節[7]。只有使觀眾產生多種情感共鳴,以情節帶動觀眾去思考,才能將故事表達清楚,讓觀眾對故事產生興趣,把導演想要傳達的情感傳達到位。在電影制作中,導演往往會利用特殊的鏡頭語言手法和夸張的搞笑話題[8],把故事情節變得層次豐富。《打,打個大西瓜》中,在黑桃國飛行員給紅桃國飛行員做心臟復蘇的時候,并沒有把紅桃國飛行員蘇醒的畫面展示出來,而是直接銜接到他在水里捕魚[9]。根據人類思考方式的聯想性,觀眾明白紅桃國的飛行員已經成功獲救。一旦觀眾在觀影時產生代入感,情節、故事背景的敘述就會有聲有色,斷斷續續的劇情也會連貫起來[10],從而給人留下飽滿、深刻的情感印象[11]。格式塔就是利用自主思維方式的想象和故事情節的引導,使觀眾更貼近地感受故事內容包含的情感和導演要說的故事。
《打,打個大西瓜》的導演在電影敘事的手法與風格中,無論是平鋪、倒敘、直敘、插敘或者夸張的表達手法[12],都運用得游刃有余[13]。在短片的開頭,兩個“主宰者”面帶微笑看著對方交談,手卻紛紛伸到了唯一一塊還沒有占領的領土上,畫面中手被夸張地拉長了兩倍,和整個短片的畫面并沒有唐突感,觀眾潛意識里就能認識到這是兩個貪婪的“主宰者”在競爭,并能猜想和接受接下來的情節。導演別出心裁地運用這樣的手法來吸引觀眾的眼球。影片中還有飛機上“救命的稻草”、被鯊魚窮追猛打的飛行員、鼻血下的“彩虹”等夸張畫面。餃克力導演把這些抽象的敘述手法的作用發揮得淋漓盡致,獲得了中外眾多觀眾的認可。
4 結語
動畫短片《打,打個大西瓜》在技術和藝術上都是中國優秀動畫的代表作品。片中運用了不同的技術手段,其中格式塔心理手法不僅適用于影視文化,在醫學、美學、音樂、建筑等不同領域也都有所涉及。格式塔心理手法在影視上有特殊的魅力,有許多值得深入探索的地方。當我們掌握了電影技術和藝術,中國動漫產業就會出現越來越多優秀的作品。
參考文獻:
[1] 徐恩玉.電影色彩語言的表意功能與藝術特征[J].華中師范大學,2008(10):38-40.
[2] 王宙川,李達聞.格式塔心理學在視覺傳達設計中的使用[J].藝海,2019(03):80-83.
[3] 張寧,陳佳惠.淺析Vlog作為新興短視頻的現狀及治理[J].大眾文藝,2019(23):180-181.
[4] 吳歆悅,李雪艷.藝術中的雅俗文化之辨析[J].美術教育研究,2020(20):52-53+57.
[5] 張景淼,湛磊.感受單色攝影的無“顏”力量[J].美術教育研究,2020(20):40-41.
[6] 周先琪,楊杰.淺析線裝書中的美學思想[J].美術教育研究(下),2018(13):30-31.
[7] 白麗君,田曉冬.基于生態美學的生態公共藝術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上),2018(11):60-61.
[8] 杲恬恬,葉潔楠.西方繪畫的轉折[J].美術教育研究(上),2018(11):10-11.
[9] 魏平,熊瑤,竇逗.淺析城市廣場的起源及未來設計趨勢[J].大眾文藝,2018(19):47-48.
[10] 石靖敏,徐雷. Art Deco藝術裝飾風格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J].家具與室內裝飾,2018(10):92-93.
[11] 石曼,孫琦.成人繪本的設計手法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下),2019(4):43-45.
[12] 花窗在現代室內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設計,2019(13):47-49.
[13] 劉欣,徐宏圖,周超.現代主題屏風中的人物設計與漆藝工藝研究[J].大眾文藝,2019(13):150-151.
作者簡介:陳倩(1999—),女,廣西欽州人,本科在讀,研究方向:數字媒體藝術。
賈文婷(1989—),女,江蘇南京人,碩士,講師,系本文通訊作者,研究方向:數字媒體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