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舞蹈治療作為藝術治療其中的一種,是通過舞蹈動作和人體之間的協同性,促進個體的身體、情緒和認知等整合的一種治療方式。在這個經濟化、信息化迅速發展的時代,抑郁癥正影響著全世界的許多人,心理亞健康的趨勢逐漸凸顯。而舞蹈是運動與藝術的結合,可以作為社會工作的新型實務介入方法,本文通過對社會工作將舞蹈治療作用于心理健康問題的剖析,認為舞蹈確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抑郁患者的情緒,對個體的心理健康產生積極影響。
關鍵詞:舞蹈治療;社會工作;心理健康;抑郁癥
中圖分類號:C9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0)23-0-02
1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義
在經濟、信息快速發展的時代,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和信息媒介的高速運轉,我們了解到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情緒失控或者心理健康問題導致的社會問題愈發普遍和嚴重。因此,傳統的言語心理輔導和治療收效甚微,當社會大眾的心理問題普遍化時,需要更具科學性的治療方式。
舞蹈治療,根據英國舞動治療協會對其的定義,即是強調運用舞蹈動作,使人們身體與心理達到整合的治療過程,從而提高個體的身體、認知、情緒等的整合性[1]。作為一種創新性的治療方式,舞蹈治療運用于社會實務中,不僅能解決個體的身體問題,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協調個體的情緒和心理問題。在臨床治療中,舞蹈治療可以運用于治療心理病患,尤其現在心理亞健康、輕度抑郁癥逐漸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不同于通常的言語心理治療,舞蹈治療運用于社會工作,可以更好地幫助人們投入治療過程,有利于推動治療,從而到達更好的治療效果。
2 相關概念
2.1 舞蹈治療
舞蹈治療作為藝術治療的一種,是通過舞蹈動作的練習來調整個體的心理情緒、身體機能和社會認知等方面的一種創造性治療方式[2]。藝術治療強調載體,注重服務過程,服務對象需要沉浸其中,與社工常用的心理治療和情緒舒緩不同,它不需要過多的言語。舞蹈治療不同于體育運動、健身鍛煉等,它以人的身體為載體,通過舞蹈動作發現和探索人內在的隱性心理,并在舞動過程中得到情緒的宣泄與釋放,以及自我頓悟。
2.2 抑郁癥
抑郁癥又稱抑郁障礙,是一種常見的持久性以心境低落為主要特征的心理障礙[3]。抑郁癥分為輕度、中度、重度三個層次,在輕度抑郁時期,應給予患者足夠的重視和及時的治療,否則容易反復發作,并有惡化的可能性,從而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抑郁癥患者的主要表現癥狀可以從情緒和軀體兩個方面來說。情緒上主要表現為情緒低落、興趣減退,且伴隨活動減少、思維遲緩、自責、自卑,出現消極觀念或者通過多種方式自殺,在自殺過程中還會矛盾和糾結;軀體上的表現也就是生物學癥狀,有失眠、食欲減退、腹瀉、體重明顯減輕、頭暈、胸悶、心慌、尿頻、尿急、出汗、潮紅等。抑郁癥患者通常自尊感很低,自信感缺乏,對自身的評價也很差。這一系列病癥都影響著抑郁患者的日常生活和人際交往,以及未來的職業發展等,因此,對抑郁患者進行科學合理的心理介入干預是很有必要的。將舞蹈治療運用于社會工作實務,對抑郁患者進行介入,可以使服務對象更好地實現身體和心靈的和諧統一,幫助其形成健康良好的行為模式。
3 社會工作運用舞蹈治療對抑郁患者的介入
3.1 舞蹈治療的介入對象
從舞蹈治療的作用來說,它可以在實務中幫助大多數人群。舞蹈治療不僅有益于協調個體的身體平衡,而且可以促進心靈和身體的整合,解決心理問題,緩解內在壓力。如今社會經濟發展壓力巨大,青壯年作為當前社會發展的主力軍,面對社會、家庭、人際、個人發展等的復雜矛盾,飽受心理問題的折磨。資料顯示,絕大多數青壯年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心理問題,心理亞健康年輕化,其中患抑郁癥的人占多數。其次,中老年群體也存在家庭關系、婚姻關系、人際關系等引發的情感問題,社工實務中運用舞蹈治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矛盾,幫助個體疏導消極心理,并且強健個人體魄,提高身體素質。
3.2 舞蹈治療的作用范圍
3.2.1 心理方面
抑郁癥患者通常對自我評價較差,思維遲鈍刻板,容易將自己禁錮在思維的牛角尖里。在社工運用舞蹈治療帶動患者肢體運動的過程中,患者能夠逐漸體會不同的肢體動作,感悟內心的真實情感。豐富多彩的舞蹈動作,可以拓展患者的思維模式和提升情感體悟的能力。相關研究顯示,舞蹈這一藝術項目能夠幫助開發人體大腦的潛能,加強人對節奏和韻律的把握,從而最大限度地提升大腦和身體的反應速度,因此經常跳舞的人思維更加敏捷、肢體反應更加迅速[4]。舞蹈治療又稱舞蹈動作治療,主要在于舞動過程中通過個體的身體與心理的交互性來提高個體的參與性。社工在實務運用中,只有充分調動服務對象的積極性,才能促使其表達真實的情感,從而有效地達到個體身體與心靈的和諧。比如,從實踐運用來看,國內的廣場舞正是憑借豐富的舞蹈動作、有趣的音樂以及舞蹈群體的和諧性,成為城市街道和社區內的老年人群體打破溝通障礙、拓寬社會關系,排解負面情緒的一個重要途徑。因此在實務中,當通常的言語心理輔導沒有取得積極的效果時,社會工作者可以靈活地運用舞蹈治療方法對服務對象進行介入,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2.2 生理方面
首先,舞蹈動作的鍛煉可以提升人們的身體素質,增強人體的免疫力,強健體魄,改善如今青壯年亞健康的狀況。不同的舞種可以起到不同的作用,現代受到人們喜愛的街舞、民族舞、現代舞等在一定程度上有著不同的效果。比如現代舞強調通過合乎自然運行法則的舞蹈動作,自由地抒發個人的真情實感,可以使個體在舞動過程中得到肢體和思想的雙重釋放,是舒緩負面情緒的良好途徑。不論舞種,實務介入中運用舞蹈動作治療的方式,可以提高個體身體的肢體協調性和柔韌性,促進人們的新陳代謝,提升身體素質。其次,舞蹈治療也是一個良好實用的塑型健體的方式。從電視節目、影視作品、生活中我們可以看到,舞者們的形體和身體肌肉的線條都很優美,大多數舞者給人的感覺都是優雅端莊,身材高挑纖長的。因為舞蹈不僅可以起到強身健體的作用,而且不同的舞蹈動作還可以有組織地作用于個體的身體肌肉線條,改善人們身體僵硬和固化的情況。最后,從生物學方面來說,跳舞是低強度的有氧運動。舞蹈治療通過一系列的舞蹈動作,加快人體血管壁收縮舒張的速度,從而縮短血液循環的時間,增強心臟收縮,能讓心臟功能更強健。另外,人體肌肉的運動可以消耗身體的氧氣和攝入物并產生代謝產物,從而提高人體新陳代謝的效率。從某個角度來說,跳舞還能幫助改善人體胃部環境。在舞蹈的過程中,體力消耗較大,作為消化與吸收的能量中繼站,胃部的功能將被鍛煉得更加強大。
因此,從生理方面來說,社會工作者運用舞蹈治療對抑郁患者進行介入,可以達到更好的介入效果。作為一項藝術與運動相結合的方式,舞蹈可以更好地提升身體與心理的交互性,從而更好地幫助抑郁患者宣泄負面情緒,緩解生活和學習工作方面的壓力,提高服務對象對生活的積極性和參與性,有利于抑郁患者逐漸形成積極陽光的思維模式和健康的行為方式。
3.3 舞蹈治療的實務運用
據資料記載,舞蹈治療起源于19世紀末的歐洲。從舞蹈的藝術性和治療性來看,康復醫學認為在實務中運用舞蹈治療不僅可以幫助患者減輕一定的痛苦,而且還可以幫助病患宣泄消極的情緒和減輕壓力。實務過程中通過非語言的肢體動作和溝通,幫助服務對象釋放身心壓力,尋找真實的自我,尋求生命的意義。
3.3.1 介入過程中與服務對象建立良好的服務關系,促進其人際關系的構建
舞蹈不僅僅是個體身體與心靈的交互,在團體舞蹈中更需要集體互動的力量。一個優秀的舞蹈作品往往是由具有創造性的主題風格和特點、較好的音樂選材、較高的舞者素質,以及合理的舞蹈動作設計和音樂融合等構成的。因此,在一個和諧團結的團體中,有利于為服務對象營造友好舒適的環境,從而促進個體對外接觸防線的降低,幫助其建立適合自己的思維表達方式,逐漸釋放消極情緒,認識自我。實務中,集體性舞蹈可以為抑郁患者和社會工作者搭建一個良好的溝通橋梁,在這種融洽的氛圍里把握時機對抑郁患者進行更多的了解,并引導幫助其與其他個體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逐步形成個體自己的人際關系網絡。個體與個體相互之間增進了解,在舞蹈動作的互動中相互聯結、彼此回應,共情體會交互的力量,從而營造積極的氛圍,發揮整體建設性的力量,最終幫助抑郁患者達到身體行為和心理的自我和諧。
3.3.2 介入過程中引導服務對象轉變思維
抑郁患者存在的抑郁、悲觀、焦慮等消極情緒,多數來自其自身對事物的認知觀念和價值觀,因此社會工作者在舞蹈治療過程中,要合理科學地為個體構建科學知識的傳播媒介,并及時緩解抑郁患者的消極情緒。其次,介入過程中可以通過冥想、瑜伽鍛煉等,加強個體身體與心理情感的深度互動,逐漸使其身體肌肉得到放松,身體記憶走向積極方向。舞蹈治療富有創造性的舞蹈動作是一種非言語行為層面的溝通方式,大多數時候人們的身體行動相對于口頭上的言語行動更加真實,言語是可以偽裝的,而非言語行為是個體下意識產生的,有些時候個體甚至都沒有意識到自己把內心的真實感受表露了出來。即興舞蹈是通過個體發揮創造性的動作,讓身體在無意識的環境下回歸到最自然的狀態,舞動過程中身體自然的動作反映了個體內心真實的情緒和感受。工作者應引導個體學習對消極情緒的宣泄與表達,認清自我情緒并鍛煉掌控情緒,從而協助個體借助無意識的肢體動作,緩解情緒上的矛盾沖突。抑郁患者通過無意識的即興舞蹈動作,在情緒釋放和壓力管理的過程中嘗試積極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方式。實務中運用舞蹈治療對行為與思維進行整合的鍛煉,可以逐步促進個體認知觀念的調整,實現對積極正向情緒的體悟,重塑積極思維轉變的目標。相較于通常的言語輔導治療,舞蹈治療似乎更容易與抑郁患者建立起良好的服務關系,不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滿足個體的精神需求,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而且在幫助現代心理亞健康群體、抑郁癥患者的過程中也具有重要作用。
3.3.3 介入過程中幫助個體學會表達情感和釋放壓力
藝術治療因為無須以語言為載體,強調非語言溝通的特性,在實務心理治療方法中逐漸嶄露頭角[5]。舞蹈治療創造性的表達與溝通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實務中語言交流的障礙。根據心理學知識,個體情緒上的創傷記憶主要以被壓抑的形式存在,通常的言語輔導治療存在一定的阻礙性,比如抑郁患者存在語言溝通障礙和對陌生環境排斥時,很難與其建立起一個良好的治療關系,治療工作就難以開展。此時,舞蹈治療過程的熱身階段,可以使個體在音樂伴奏下舞動肢體,感受自身的情緒,充分調動積極性和參與性。從某種程度上看,舞蹈是個體抒發情緒和表達感情的載體,個體與個體之間共情的氛圍可以放開自身與環境的溝通渠道,逐漸打開抑郁患者封閉的內心世界,幫助他們建立起與環境相連通的橋梁,有助于他們緩解身心的緊張感,建立起自信心,實現自我認同,釋放消極情緒,減輕壓力。治療過程中不應主張舞蹈動作的專業性,要強調肢體動作和心靈的和諧,讓患者尋找內心最真實的自己,在情緒和身體的表達中,盡力協助患者身心的舒緩與整合。
4 結語
本文分析如何在舞蹈治療中建立起和諧的人際關系,運用舞蹈的藝術性實現個體身心的統一,并將其與社會工作實務相結合,讓我們認識到,舞蹈是通過人體的肢體語言表現內在情感的一項運動,且具有藝術美。這使舞蹈治療更加容易被大眾接受并且服務于大眾,舞蹈成為人們釋放生活壓力和負面能量的重要方式。舞蹈治療對心理壓力大的人群如抑郁患者來說,具有很好的減輕壓力和宣泄負面情緒的作用,患者通過感受舞蹈動作釋放消極情緒,相較于傳統的言語治療手段,更適合不善于溝通的壓力人群。
參考文獻:
[1] 王子蘇.舞蹈治療對抑郁癥患者自我和諧的積極作用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20,10(07):228+230.
[2] 商瑋娜,申旭光.醫學院校開設舞蹈治療課程的可行性分析[J].醫學教育管理,2019,5(04):360-364.
[3] 馬古蘭丹姆,周宇.舞蹈治療原理及其在運動康復治療中的應用研究[J].心理月刊,2019,14(01):42-43.
[4] 秦思源.現代科學背景下舞蹈治療的內涵與作用分析[J].戲劇之家,2020(31):113-114.
[5] 陳泳如.舞蹈治療對抑郁癥患者自我和諧的影響研究[J].心理月刊,2019,14(01):19-21.
作者簡介:劉亦嘉(1997—),女,貴州黔南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社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