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小妍 郭 菲 趙 晉 王文娟
([1]商洛職業技術學院 陜西·商洛 726400;[2]商洛職業技術學院附屬醫院 陜西·商洛 726400)
臨床基礎檢驗包括了血液檢驗、尿液檢驗、各類體液檢驗等,各個崗位之間的協作性要求高且節奏快,現如今信息化時代的到來,給醫學職業院校在教學上有著更多的創新,能夠讓學生模擬職場環境進行教學。網絡資源的給予了提供了更加廣闊教學平臺,為學生收集學習資料帶來便利。[1]對于醫學院高職院校的學生來說,自身的知識體系薄弱且沒有建立完善,對臨床檢驗基礎相關的自學能力還是比較低的,再加上傳統的課堂上,師生之間相互交流的機會少,臨床檢驗基礎教學進展慢,教師的教學難度大,不好帶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開展臨床檢驗基礎教學難度也比較大,所以在這個時候,翻轉課堂式教育教學能夠有效地改善教學環境,結合信息化網絡更好的幫助臨床檢驗基礎在教學上的不足,對教學來說有很大的促進與引導作用。
1.2.1 利用多媒體教學為主
傳統的教學模式都是采用書本為主,但是在臨床檢驗基礎課程里面,有一些是形態學檢驗知識的內容,比如說各類血細胞的形態、體液細胞的興態、管型等等內容,只有平面圖與枯燥的文字描述,讓學生不能夠充分的了解這些細胞的形態特點,醫學本身就是以嚴謹為主,看錯了微小的細節就會判斷錯誤,引起嚴重的失誤。所以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好現有的科技水平,多媒體的教學不僅僅是簡單的投影,還能夠模擬各類細胞、細菌、病毒等形態活動,教師通過圖文并茂的講解,讓學生進行對細胞的模擬操作,這樣更加能夠加深學生對專業知識的認知,在以后遇到這樣的問題也能夠準確的判斷,不會因為分不清楚顯微鏡下相似的細胞形態而誤判引起嚴重的后果。
1.2.2 通過協作學習來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
在醫學職業院校里,教師建立的教學平臺不僅僅是要注重學生的理論知識的汲取,更需要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對于剛開始學習的學生來說,個人的基礎知識往往不夠牢固。教師設定分組合作,同學之間的相互協助來完成臨床檢驗基礎的科學實踐,此外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相互合作的小組成員,需要擬定好各個組員之間的步驟,需要清楚自己對方的實踐操作,科學實踐中才能做到更好的銜接。運用翻轉式課堂教學,提高學生綜合素質,讓學生在實踐操作的時候思維更加敏捷、有針對性,這對于臨床檢驗基礎課程的學生才能夠更加高效的學習。[2]
在醫學職業技術學院里,臨床檢驗基礎專業教育教學中,教師往往都是根據教材、教學提綱作為教學的參考方向,學生學習知識技巧更多都是如何提高考試成績,這就導致了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能力不相符,這兩種不匹配的狀態下,學術理論知識沒掌握好,實際應用能力更差。課本的知識很多,但是學生對知識的內化不足,在這樣“消化不良”的情況下,雖然記住了很多知識點,但并沒有學會如何應用掌握。
對于臨床檢驗基礎學科相關的知識來說,掌握好實踐操作能力才是重要的,往往在職業技術學院中,只是安排學生在課室進行簡單、基礎的臨床檢驗相關操作,沒有深入。忽視了理論教學與實踐操作教學的祥符縣結,使學生知識的學習效率不高、效果不夠好,學生自身的知識體系不完善,動手操作能力更加欠缺,在學習的過程中連基本的臨床檢驗基礎的手術都沒有操作,沒有什么實踐經驗積累,如今這也是一大教學的尷尬之處。[3]
在臨床檢驗基礎課程教學中,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是相輔相成的,因此學校應該在臨床檢驗基礎課程教學改革中,應該注重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操作的銜接,讓學生可以更好地深入理解理論知識,為學生提供臨床檢驗基礎的手術平臺,讓學生將所學的專業理論知識可以運用到實踐中,進而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經驗的積累。在臨床檢驗課程教學中,教師既要重視學生對專業理論知識的掌握,又要實踐教學于理論教學的融合,帶動學生對學習的熱情,發揮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主觀能動性,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根據調查報告顯示,如若前期學習基本的實驗操作技術,那么對于臨床檢驗基礎課程的學習將會有是很大的幫助,在完全進入實驗操作課程的時候,對其會有很好的幫助效果,能夠更快地進入實驗狀態,這樣就可以在開展新實驗學習項目時,不會把時間浪費在了解基本的技術操作上,所以學校應該設立入學課程,讓學生學習簡單的臨床檢驗基礎的實踐技術,比如說血液標本采集、關于靜脈血與末梢采血方法、瑞式染色技術的學習、離心技術的學習、離心機的使用等等,學生通過提前接觸臨床檢驗基礎實踐操作,積累實踐經驗,才能夠更好的在課堂上學習專業理論知識。
通過建立起長效競賽,設定獎勵的物品,可以讓學生對參賽的更有積極性,臨床檢驗基礎實踐操作具有很強的應用型,對學生的考察是全面的。關于技能大賽的排名,參與教師、參與的學生成績的排名,可以更好地反映出學習對臨床檢驗基礎教學的培養,也是對教育質量的檢測,這樣可以促進在臨床檢驗基礎教學上,探索更多靈活、多樣性、多元性的訓練方法,強化學生技能的培養與訓練,提高教育教學的質量,推動課程的發展,帶動醫學檢驗專業的教學新思考。
在臨床檢驗基礎課程的實驗課上,大多數實驗都是在已經知道實驗結果的情況下進行,所以教師在帶領學生進行臨床檢驗基礎實驗的時候,不能夠用命令式的語氣教學,更好的方法是與學生互動,語言的交流更加容易啟發學生對實驗的思考,激發學生對實驗的興趣,從被動地實驗到主動的實驗完全就是興趣在指引著,這樣學生就不會只是為了應付老師的教學而完成實驗,對臨床檢驗基礎課程發自內心的喜愛,才能夠在實驗中更好應用專業理論知識,把實驗做好才會有效的鞏固專業知識,為以后醫學檢驗的比賽、工作奠定基礎。
傳統的臨床檢驗基礎教學多數是教授學生理論的知識,總結前人的經驗,但是很少引導學生為什么要這樣做,教師應該開展以臨床檢驗基礎教學為主,多學科集成的綜合實驗課堂競賽,更好的對學生轉變教學的理念,深化其教學的改革。教師通過科學定制實驗教學向學生開展競賽,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培養出探索性、創新型、應用型人才,學生有思維有硬實力,參加醫學檢驗技術大賽的成功,必將有力的提升我國對臨床檢驗基礎人才的培養水平。
教師引入學生進入臨床檢驗基礎的大門,不僅僅是教授知識那么簡單,臨床檢驗的背后實驗往往都是經典的實驗案例,而背后的實驗規律與實驗現象都是需要學生進一步去思考。教師教授學生的同時,讓學生自發的整合實驗教學內容,鼓勵他們積極查找資料、親自設計實驗、分析實驗、總結實驗,不僅可以擁有嚴謹的思維能力,而且能夠有效的將知識內化,這樣在參加醫學檢驗大賽時,才能有底氣。
職業技能大賽有效地促進“臨床檢驗基礎”課程的發展,用競賽方式作為新的契機,不斷地總結經驗,更新臨床檢驗基礎教學的理念。將教學理論知識臨床實驗結合起來,探索教學的新方式,推動臨床檢驗基礎教學的發展,而且還可以通過學生參加競賽,了解到醫學檢驗技能培訓的不足,借助同專業人士的優秀經驗,改進教學并推動課程的改革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