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菊
(長春醫學高等??茖W校 吉林·長春 130000)
2019 年,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改革完善高職院校考試招生辦法……大規模擴招100 萬人?!边@一工作使高職教育迎來了新的起點,同時也帶來了新的挑戰。
擴招以后,我們必須合理的安排教育教學資源,保證人才培養的質量和學生就業的質量,這樣才符合國家對高職高專擴招的初衷。因此,我們需要加強高職院校教育教學改革的腳步,來解決擴招后出現的人才培養質量問題。由于生源不同,學情特點也會有所區別,這就會導致部分學生適合,而部分學生不適合,最終將會有學生學習知識比較困難。在這樣的背景之下,高職院校應逐步改變人才培養模式,使人才培養變得更加適合各種層次的學生,本文以“護理基礎技術”課程為例,探討如何實施分層教學的人才培養模式,這樣的人才培養模式可以適應不同層次的學生。[1]
所謂分層教學,即為承認學生的個體差異,并根據這種差異進行連續的教學活動,這些教學活動具有不同的教學目標,以這樣的培養滿足社會不同崗位需求的人才而制定。這種教學模式,注重因材施教,對每一個學生都有所關注,全面的加深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在教學實踐中分層教學具有良好的實踐效果,在分層教學法的指導下,大部分學生能逐漸擺脫在學習中的自卑心理,可以做到主動參與學習;此外,具有針對性的教學可以激勵學生實現質量更高的學習。[2]
(1)學生未形成良好的大學學習習慣。高職高專院校開設護理基礎技術是在大學一年級,學生一直習慣了高中階段的“填鴨”模式,而且在高中階段的學習,相同知識點會重復的講解。而大學的學習卻需要學生提高學習自主性,做到課上緊跟,課下鞏固。這樣的學習就要求學生必須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而學生長久以來的學習習慣并不容易改變,而這一點是大學教學中非常難攻克的困難。
(2)擴招后學生數量增多,教師很難關注到每一個學生的需求。隨著高職高專的擴招,高職高專的學生數量突然大幅度增加,在教學授課過程中,大部分情況是同時授課于多個平行班,學生的層次會有所不同,其中有的學生學習課內知識較為輕松,這部分學生就會對拓展知識的需求比較強烈。而有的學生,學習基礎尚有不足,同時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這部分學生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對于鞏固基礎知識的需求比較強烈。由此,教師在授課過程增加了難度,在整體的教學中做到監測到每一個學生的學習需求是很難達到的,所以,在教學方面也急切的需要因材施教來良好的適應擴招。
(3)“護理基礎技術”是一門理實結合的課程?!白o理基礎技術”是護理專業核心課程,使學生進一步了解護理學科,掌握基本護理操作的一門基礎課程。“護理基礎技術”對于護理專業學生崗位勝任力的培養有重要作用。授課是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學科,使學生達到理論實踐結合的能力,幫助護理學生順利向臨床過渡。部分學生理論基礎知識薄弱,向實踐提升時,并不能很好的融會貫通,這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能同等看待學生,照顧多數學生的教學進度,所以對于學習能力強和學習能力特別弱的學生的需求就很難滿足。
在生源的數量的迅速增加、生源結構改變大的情況之下,高等職業教育勢必會進入一個適應調整期。[3]在此期間,高職院校應夯實各種評價機制,結合學校和用人單位的各種相關數據進行分析,從而對培養不同的學生做出具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
(1)因材施教的原則。在整個分層教學的實驗過程中,應該根據每個同學的個人素質、學習能力等多方面的因素考慮而進行層次劃分,針對每個人的特點,因材施教,進行不同的教學指導。讓每一位同學都能成為最好的自己。
(2)最基本性原則。不同的學生生源,在各個方面是存在差異性的。在教學開始前做好分層,分層以后針對每個層次的學生,在教學目標、教學方法及要求等方面是有所不同的,這是完全與教育理念相一致的。為了提升低層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適當降低教學目標,但課程標準的最基本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是不能夠縮減的。所謂最基本性,是指通過實施差異性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最終卻可以保證全部學生都可以達到課程標準的最基本要求。
(3)變化性原則。為了滿足不同學生的教學需要同時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的發展,所以在分層教學的實施過程中必須是時時變化的。每一個人都期待自己可以不斷進步并能取得成功,所以,教師在教學實驗時,需要充分了解和尊重每個學生的差異性特點,以不斷變化的態度對待每一個學生,同時注意綜合學生的成績、性格特點、智力發展、心理素質等多個方面進行全方位思考,這樣可以敦促學生全面并健康的發展。
(4)主體性原則。學生是教學過程的主體。在分層教學過程中,需要從各層次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激勵他們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教導學生在發現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主動思考問題,形成自主學習和自主思考的習慣。
(1)結合護理基礎技術的課程特點。結合護理基礎技術的課程特點設計具有分層化的課程資源和評價標準教學伊始的課程設計,需要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根據基本目標不低于教學大綱的原則,明確每個層次學生基本水平,制定每個層次自己的教學目標,同時在每個層次不同的教學目標指導下,編制不同層次的教學資源,提供給相對應有需求的學生。可以將學習資源分為A、B、C 三類學習模塊,上一級的學習模塊可以兼容下一級的學習模塊,同時學習模塊可以是進階式的,每一位學生完成自己模塊學習的同時可以進升到上一級模塊的學習,這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增加學生學習興趣及加強他們的自我成就感。
在作業評價體系中,也可以把作業分為基礎題和提高題,C 級學生主要以基礎題拿分,鼓勵A 級和B 級學生努力完成提高題。在此過程中,可以鼓勵C 級學生學習護理基礎技術在線開放課程中的基礎課部分,這部分課短小精悍,學生可以通過在線互動、提問、做題等方式,來獲得額外的加分。
(2)教學過程中的課堂分層。教學的核心內容是課堂,課堂教學是完成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及學生身心素質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護理基礎技術實操課堂演示的分層具有一定難度,護理基礎技術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在實訓課堂,通常都是教師演示操作,學生普遍在模仿教師的操作,在分層教學中,課題組計劃結合線上教學,因材施教,分類指導,充分調動每一位學生的積極性,為他們提供表現自我的機會。把課上的操作按難易程度,分開層次,在線上,指出操作的重要知識點,操作要點,讓學生先思考,然后在課堂上讓相應層次的學生進行演示,比如導尿術,操作流程復雜,注意事項較多,可以讓甲級學生進行演示,而灌腸術,相對操作用物少,流程簡單就可以讓丙級同學進行演示,教師在旁輔助,總結。以此來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增強學習的自信心。
(3)作業及輔導的分層。在分層教學過程中,根據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對于不同層次學生的作業布置、批改與講評必然也應該有所區別。同時課后輔導能有效的補充課堂教學,因此也是教學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然而對于高職高專的學生,占用他們的業余時間是比較容易引起反感的,學習積極性不一定理想,在這種情況下能夠合理的設計課后輔導是非常重要的。在分層教學中,可以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狀況給予不同層次的課后輔導。比如對于C 級學生來說,他們最大的問題可能在于基礎不牢,不想學習,這樣層次的學生課后輔導可以以溝通交流的方式為主,在溝通交流的過程中增強學生的職業信念和職業自豪感,以此來增加他們學習的動力。并且在這種交流和溝通的過程中,學生會更加信任和認可老師,從而使課堂教學效果更加理想,在一定程度上他們能達到了提升。
(4)加強管理及時表彰。在分層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定期測試,根據測試結果重新分層,對進階成功的學生要及時表彰,以此來鼓勵每位學生向上一級進階的積極性,發揮每一位學生的潛力,達到教學和學習的最佳效果。
在高職高專大量擴招的背景下,“護理基礎技術”的分層教學是十分具有可行性的,教師在分層教學過程中可以因材施教,可以發掘不同學生內在的潛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通過這種方式教學,可以提高每個學生的綜合素質,可以滿足不同就業單位的需求,為學生就業打下良好的基礎。在整個分層教學的過程中,要在承認學生間個體差異的前提下,應保證尊重每一位學生,促使每一位學生能享受適合自己的最佳教育,使得學生更大的發展需求得以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