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潔容
(福建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 福建福州 350007)
本節內容選自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二第一章第三節“人口容量”。教材主要內容有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的概念及影響因素、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及其與資源環境承載力的聯系與區別、人口壓力過大的負面影響、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教材內容完整,邏輯清晰;教材倡導的“敬畏人口合理容量”和“國際合作”是地理學中培養學生的“人地協調觀”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內容,是對“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落實的重要體現。
初中一年級的學生已經學習了與人口有關的基本知識,生活中也已觸過與人口相關的問題,對人口問題已有一定的感性認識。通過高中地理學習方法的訓練,學生已具備一定的讀圖能力、材料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邏輯思維能力。“人口”這部分知識與學生的生活聯系緊密,學生對這部分的內容有濃厚的學習興趣。但是在對新概念、新理論進行歸納上,學生的能力還比較弱,邏輯思維能力不強,仍局限于感性認識。
理解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并學會區分兩者的區別;掌握資源環境承載力的制約因素,通過調查某國家或地區的情況,根據人口合理容量的影響因素,初步判斷和估計一個國家和地區的人口容量是否合理;理解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并樹立可持續發展的觀念;緊緊圍繞合理人口容量這一核心內容,從目前存在的嚴重的人口、資源、環境問題入手,引導學生認識建立合理人口容量的緊迫性和解決措施
教學重點:理解環境承載力與環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的聯系和區別,掌握影響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的因素。
教學難點:理解環境承載力與環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的聯系和區別。
教師提問“同學們知道目前我國及世界人口總量分別多少嗎?世界上的人口是不是越多越好?”學生思考,帶著問題學習。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興趣,吸引注意力
教師給出相關材料,提出問題1:我國龐大的人口數量對自然資源和環境的影響是什么?地球能不能承受無限的人口增長之重?學生小組討論分析材料,并各派代表解答問題。
設計意圖:讓學生提取信息、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的能力;使學生認識到不合理的人口問題帶來的諸多困擾,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地協調觀念,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教師給出三段材料(①西北地區水資源短缺;②以色列發達的滴灌技術對水資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日本通過緊扣國外資源,換屆本國資源壓力;③美國、中國和印度所消耗的資源數量對資源環境承載力的影響)提出問題2:結合材料總結出有哪些因素影響資源環境承載力,根據相關資料,就“如何提高我國資源環境承載力”提出相應的措施。學生分為三個小組,分別就三個材料,分析影響什么因素會影響資源環境承載力,結合我國實際情況,就如何提高我國資源環境承載力的問題提出相應的措施。學生回答完問題后,教師再進行補充、修改和總結。
設計意圖:提高學生分析材料,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樹立人地協調觀念。
教師給出了課文思考題,讓學生結合三個制約因素對地球資源環境承載力的不同估計觀點進行評價。學生說出自己的觀點,并結合三個因素,分析三種估計的合理性。
設計意圖: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鍛煉學生思維能力。
教師可以給出一個描述7 億左右我國人口(中國最適宜人口數量)和16 億左右進行人口(極限人口問題數量)的材料,提出問題3:7 億是什么,它的提出有何意義?7 億與16 億的區別是什么?學生回答問題,深入理解環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的區別及他們之間的聯系。
設計意圖:使產生學生敬畏人口合理容量的意識,培養學生的人地協調觀念。
教師提出問題4:中國目前的人口總量已經突破14 億,請結合身邊所見所聞,分析我國過大的人口壓力會帶來怎樣的資源、環境和社會問題?學生分小組討論,結合實際,分別從資源、環境和社會三個方面回答人口數量過多所帶來的影響。教師對學生的回答進行改正、補充和總結。
設計意圖:讓學生可以結合實際生活實際進行思考,,提高學習興趣,加深對本國國情的認識,增強學生的區域認知能力。
教師提出問題5:目前中國人口已達14 億,中國人口基數如此龐大,要保持人口合理容量十分的任務十分艱巨,請同學們提出合理的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相應的措施?學生分組回答問題,提出相應措施。教師對學生的回答進行改正、補充和總結。
設計意圖:幫助學生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使學生尊重自然,樹立人地協調觀。
教師提出問題6:從鼓勵生育到后來的實行計劃生育,再到全面放開“二孩”,中國社會人口政策在不斷發生變化,請結合我們中國國情,從資源、環境和社會三個方面談一談你對我國人口政策的理解。學生以小組形式小組合作討論問題,就問題談談自己的理解。
設計意圖:學習生活中的地理,學會用地理學知識看待生活中的問題,加深對我國國情和相關人口政策的理解,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
教師給出沒有書寫完整的知識結構,讓學生補充完整。學生把板書當中留白的部分填寫完整。
設計意圖:通過留白板書的形式,指導學生自主建構知識體系,及時做好課堂反饋。
教師讓學生通過調查所在地區情況,估算本地區人口合理容量,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調查、撰寫報告。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調查、撰寫報告。
設計意圖:學以致用,培養學生的地理實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