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慧婧
(蘭州新區高級中學 甘肅蘭州 730000)
高中政治課堂在德育的教學中起著主導作用,但在實際的授課過程中,由于教師教法單一、課堂枯燥乏味等問題,導致學生對死記硬背的政治科目喪失了興趣,德育素養也無法提高。
思想政治學科自身本來就是德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高中政治的課本中也有著許多與德育有關的知識點。因此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首先要從自己入手,深入到教材之中,找尋其中德育滲透的切入點,并設計一個完整的教學計劃。與此同時,教師還要結合著現實情況,把每一天的備課工作落實到位,清晰地將德育教學方法和在課堂中各個環節的滲透時間等羅列出來,并按照學生自身的接受情況,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或思維導圖等,開展高質量的課堂教學。
例如,教師在進行“經濟生活”內容的授課時,便可以找尋一件生活中的事情將德育滲透到其中。比方說在今年新冠肺炎爆發后,很多口罩商家都提高了售賣價格,以此獲取更多的利潤。教師還可以對此現象與學生進行探討,分析交流現在社會中的價格欺詐問題,并將這種不良的現象和課本知識中的誠信教學結合在一起,繼而有效地找尋到德育滲透的切入點,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1]。
情境教學模式在近年愈發受到教師們的青睞,該方式的應用頻率也穩步提升。學生在情境教學中不僅可以通過眼睛、耳朵深入其中的進行感受,還能夠幫助他們有效的對知識進行理解和運用。因此高中政治教師在德育的視角下,也可以依據著獨特的政治素材為學生塑造出德育情境,促使學生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中,使其綜合素質得到提升。
例如,教師在進行“政治生活”內容的講解時,便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關于我國在20 世紀抗戰時或改革開放后蓬勃發展的影片。讓學生在學習知識時不只停留在教材表面,而是切身實地的代入到情境之中,體驗當時的氛圍。和建國初期摸索發展的艱難,再感受一下我國人民現在優越的生活條件與和平安全的成長環境,讓學生能夠真正理解為什么要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什么要擁護中國共產黨的執政理念,以此更好地促使他們對重要知識點進行背誦,在無形之中滲透德育的理念。
現如今,我國人才的培養和選拔仍以應試教育為主,利用考試成績去評價學生的學習水平。這樣的方式雖有成效,但無疑是極其單一的。而且有些學生的政治成績名列前茅,可自身的道德水準卻略顯不足,不利于德育教學的有效開展。因此高中政治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可以改變以往的評價方式,對其加以創新,在不影響學生考試分數的前提下加入一些其他的評價標準。素質教育的本質是讓學生進行全面化的健康發展,所以教師要用發展性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學生,除了成績,還要關注到他們的各個方面,挖掘其潛能,實現以人為本,并把握好三個“是否有利”的標準,促進德育教學的效果。
例如,教師在進行“文化生活”內容的教學時,便可以對學生的評價方式進行革新。除了考試成績,還要將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的思想品質、為學校或班級所做的貢獻等結合到評價標準之中。并在試卷中增加有關德育的考題,甚至可以將他們的文化素養也結合進來,用開放性的方式進行試題設計,讓學生針對一系列問題發表看法,或從一件事中能夠明白什么道理等。把德育的理念融入政治科目的評價標準之中,以此有效地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
高中階段的學習任務是非常繁重的,學生全身心投入到知識的海洋中,“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但時事又是政治學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可以為學生展現出政治知識的應用機會,使其用教材中的內容來對社會現象進行深入分析,更加清晰地認識到學習政治的好處,滲透德育理念。因此教師可以展示一些當下的熱點新聞,讓學生在枯燥的學習氛圍中,找尋到些許的樂趣。
例如,教師在對“哲學生活”內容展開教學時,便可以結合著時事政治:幾個月前民族舞劇《孔子》在俄羅斯首都上演,其中講述了孔子周游列國的故事,并用現代的眼光去闡釋了孔子眼中的大同世界。教師要結合著哲學理論為學生進行講解,通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問題則會得到不同的結果。提高他們對哲學知識學習的熱情,使其在背誦的過程中能夠有著深刻的理解,促使思維更加靈活,繼而強化德育教學的效果[2]。
總而言之,高中政治教師在德育的視角下進行方法創新教學時,要堅持做到以上幾大方面,不斷加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自身的道德品質,讓學生的高中政治學習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