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濤
(相城經濟開發區澄陽小學 江蘇蘇州 215131)
伴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我國對于小學體育教學的重視也越來越高,但很多學校在對小學體育教學中,雖然有很多教學方法存在不科學不合理的現象,體育課在教學的過程中缺乏興趣,教學效果比較差。這些都需要進行合理的設計體育教學課程,才可以得到優化。提高小學體育教學的質量,小學體育教師就必須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學習科學的教學方式來保證學生在每個階段提升體育水平,同時增加學生上體育課的熱情,在進行教學的時候還需要設計合理的體育課游戲環節,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緩解學生平時學習的壓力。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已經不適應時代的發展。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的時候,一般會演示某個體育項目的動作,然后讓學生自主學習練習,這樣的教學方式會讓學生對于體育的學習失去興趣。在教學的過程中合理的游戲環節,放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可以有效地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提高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提高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活躍課堂學習氛圍同時可以保證學生在體育課上保持注意力集中,提高體育學習成績。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運用游戲教學,教師需要對游戲進行選擇,要挑選適合小學生這個年齡階段適合玩的游戲。游戲所具有的挑戰性也要與體育項目相結合,合理的運用用心教學法,不能只注重游戲的樂趣,或者是只注重培養體育技巧的訓練,應當將游戲教學與體育技巧的訓練相結合。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在學習體育的同時體會到游戲的樂趣,在體會到游戲樂趣的同時學習到體育技巧。比如對于學生的跑步技巧的培訓教學,是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賽跑比賽,讓學生分為小組進行接力,折返跑,讓學生提高觀察能力,并且做出相應的記錄,最后按照快慢的速度來分得比賽的成績。
在運用游戲教學法的過程中,教師也要學習很多的教學方案來對學生進行教學。在進行游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實際的體育學習情況來進行上課流程的設計,要符合學生的學習特點,控制學生在運動上的強度,一般來說小學生體質都比較弱,骨骼發育不完全,硬度不夠。所以在對學生進行課程設計的時候,設計的體育游戲活動不能消耗體力太大,以此來避免因為運動過量而帶來的安全隱患。在進行游戲教學之前,也應當對游戲進行相應的評估,根據學生的年齡與身體狀況來進行評分,避免在游戲的過程中學生會因此受傷。
在對學生進行游戲體育教學的時候,教師也要注重體育活動,能夠促進學生個性化的發展。在體育活動中增加游戲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也要尊重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性,不能以同一個標準來評判所有的學生,這就需要教師尋找合適的游戲教學素材來進行體育活動教學。在組織游戲的過程中,可以使用群體性游戲來彌補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以此來避免對學生心理上所產生的不良影響。比如,在體育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讓小學生在課上進行拔河比賽或者是踢足球、打籃球等等,這樣的項目都需要學生團結協作才可以完成的項目,這樣就有效的避免了對于學生個人評判所帶來的心理不利的影響,也可以有效的提高體育教學的質量。同時學生也能夠體會到團隊團結的力量,讓學生在游戲中受到公平的待遇,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同時也讓學生在體育活動中進行游戲的時候明白一些道理,讓學生明白團隊的重要性[1-3]。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適當的加入游戲環節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讓學生“快樂體育”,可以更好的做到以學生為主體,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程度,活躍課堂學習氛圍。另外,教師也要積極學習國外先進的教學經驗,積極在教學中不斷探索更合適的教學方式,發揮體育在小學學習中的最大作用,為學生今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