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芝彤
“核心素養(yǎng)”是指學生應當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一項重要舉措,也是適應世界教育改革發(fā)展趨勢、提升我國教育國際競爭力的迫切需要。現(xiàn)代心理學之父皮亞杰說過:“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賴于興趣。”小學生年齡小,注意力不易集中,如果對英語不感興趣,僅靠傳統(tǒng)的課堂小測和考試無法讓他們積極主動地學習英語,只會使學生的英語水平出現(xiàn)兩極分化——原本有一定英語基礎的學生與原本就抗拒學習英語的學生之間的英語能力差距會越拉越大。要想提高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使課堂更加高效,讓學生在短時間內接受更多知識,就需要借助現(xiàn)代信息技術構建新式英語高效課堂,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小學生年齡尚小,并不能清楚地理解學習英語的目的是什么,只是把英語看作一項考試科目。學習英語需要背單詞,要牢記語法還有與中文截然不同的發(fā)音,如果一味地按照陳舊的教學模式,僅利用英語教材或只包含教學內容的幻燈片教學,很難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例如,講六年級上冊第一課“The king’s new cloths”時,以往的傳統(tǒng)教學只能按照課本與課本上的圖片給學生講課,而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就可以在課上用多媒體,配合音頻、動畫與多個圖片做一個課上小練習,加深學生的記憶。
小學英語課堂信息化,還可以節(jié)省教學時間,節(jié)約教學資源,使教師在教學時獲得更多便利。講完一本教材后,對之前學習內容進行回顧與復習,利用多媒體教學就可以節(jié)約課上復習、老師板書的時間。
信息化教學的特點是動態(tài)教學,使用圖畫、動畫、音頻使課堂更加生動、直觀,小學生的記憶力、模仿能力都很強,只要找到合適的方法,生動形象的教學就可以大大改善許多學生不愛學習英語的現(xiàn)狀。例如,學習“Chinese New Year”時就可以運用多媒體,將中國新年或者拓展一些其他特殊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的獨有習俗,用音頻和圖片展示出來,還可以播放節(jié)日的紀錄片,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生動、直觀地看到這些節(jié)日,并且這些圖像與視頻還更能使學生將課堂與生活建立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微課具有教學時間短、內容少、容量少、結構情景化、主題突出、針對性強、傳播途徑廣等特點。微課既有別于傳統(tǒng)單一資源類型的教學課例、教學課件、教學設計、教學反思等教學資源,又是在其基礎上繼承和發(fā)展起來的一種新型教學資源。利用微課這種短小的視頻來體現(xiàn)課堂內容的教學模式,只講授一兩個知識點,沒有過多教學目標與教學對象,也沒有復雜的課程體系,其“碎片化”的特點看似沒有系統(tǒng)性和全面性,但卻集合了多種表現(xiàn)形式,如文字、聲音、圖像、動畫等,針對特定的目標人群、傳遞特定的內容。教師可以運用微課突破教學難點,利用微課督促學生課后自主學習。總之,微課教學內容精煉、豐富,是信息化時代的一種新興教學方式,能夠打破教學地點、時間的約束,使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學習。
信息技術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除了可以將教學內容生動形象地展示出來,還可以利用信息技術資源豐富的特點,通過多種形式進行拓展教學,以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例如,教學“The king’s new cloths”這節(jié)課時,教師還可以結合一些圖畫、例句,講解這些英文單詞,例如foolish就可以放上國王的圖片,讓學生猜想它的意思,還可以在學習這一單詞時利用書上其他人物的性格特點拓展其他形容人的單詞,如狡猾的“sly”,誠實的“honest”等。在信息技術下,教學形式靈活,師生之間、學生之間進行雙向交流十分便捷,還激勵學生主動思考,有利于學生形成獨立思考的能力,也有利于對學生個性與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
綜上所述,教師利用與學科相匹配的情境進行信息化教學,能使學生快速集中注意力,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學習中,這也有利于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更加熱愛學習,提高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