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國家學科制度視域下編輯出版學學科建設的進階理路與思考

2020-01-08 03:49:43裴旭
出版科學 2020年6期
關鍵詞:學科建設

裴旭

[摘 要] 在我國國家學科制度下,升級在國家學科體系中的層級蘊涵著學科會獲得更豐饒的資源和更好的發展空間,也蘊涵著學科需承載更重要的使命和責任。當前,我國國家學科制度正處在深度轉型與變革之中。論文基于國家學科制度視域,認為在鞏固已有內在知識觀念和外在組織建制建設成果的基礎上,升級在國家學科體系中之地位和層級,完善立身之內在理論體系,形成獨特與多元并存之研究范式,樹立開放與包容之學科視野,構建現代學科之認同,是未來編輯出版學學科建設進階的理路與選擇。

[關鍵詞] 國家學科制度 編輯出版學 學科建設 進階理路

[中圖分類號] G230[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9-5853 (2020) 06-0005-07

Development Path and Thoughts on? th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of Editing & Publishing Scie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ional Discipline Institution

Pei Xu

(Press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Hefei, 230026)

[Abstract] Under Chinas national discipline system, promoting the level in the national discipline system implies that the discipline will obtain more abundant resources and more scope for development, as well as undertaking more important missions and responsibilities. At present,Chinas national discipline system is in the process of deep transformation and reform.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national discipline institution, this paper considers that on the basis of consolidating the existing internal knowledge concept and external organizational construction achievements, promoting the status and level of Editing & Publishing Science in the national discipline system, improving the internal theoretical system, forming a unique and pluralistic research paradigm, establishing an open and inclusive disciplinary vision, and constructing the identity of modern disciplines are the only choices for th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of Editing & Publishing Science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National discipline institution Editing & Publishing Scienc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1 問題的提出

學科具有兩種存在形態,即知識形態與組織形態。學科建設是知識形態的內在觀念體系建設和組織形態的外在社會建制建設的統一[1]。知識形態層面的內在建設主要包括概念范疇、理論體系、方法范式、知識傳統、學科精神和學科認同等,組織形態層面的外在社會建制建設主要包括學科專業目錄、專業研究機構、人才培養組織、學術交流機制、學科成果傳播平臺等。由此在邏輯上一般存在兩種學科建設路徑:一是以傳統經典學科為代表的由內向外的路徑,先形成學科獨特的知識體系、方法范式,再推動外部組織建制的形成,如申請列入學科專業目錄,建立專業研究與人才培養組織,成立專業學會,建立學術成果傳播與交流機制等;二是“大科學時代”以現代新興學科為代表的由外向內的路徑,根據外部需求形成制度化的學科專業組織、人才培養組織、學科知識積累和傳播平臺,再逐步完善內在知識體系。前者過程較為漫長,后者效率較為快捷,兩種路徑交錯存在于各類學科的發展史之中。與學科、學科建設、學科建設路徑密切關聯的是學科制度。現代學界則普遍認為學科制度是一種內在知識生產、專門人才培養、外在組織建制同步進行的融合性制度[2]。在該制度下,學科既要建立完整的理論體系和嚴格規范的方法范式,又要以開放的機制汲取百家之長,以此避免學科知識生產的固步自封[3]。

目前,在世界范圍內主要有兩種典型的學科管理模式,一者為以我國為代表的統一、權威為特質的國家學科管理模式,二者為以歐美國家為代表的以提供統計功能與信息服務為特征的學術共同體學科管理模式。兩種模式孰優孰劣難以定論,存在即合理,都有其存在的歷史性與邏輯性。編輯出版學作為一門以研究編輯出版活動規律為獨特研究對象的學科,在我國經多年發展和學界、業界共同推動,內在知識形態建設和外在組織形態建設均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如形成了有別于新聞學、傳播學等相關學科的邏輯概念、知識范疇、理論體系,取得了在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研究生專業學位目錄中的合法“戶籍”,全國范圍內建立了較為完整的體系化的人才培養組織、專業研究機構,形成了較為順暢的學科交流機制、學科成果傳播機制等。但遺憾的是,在最能彰顯學科社會組織形態建設成效的國家研究生一級學科專業目錄中,編輯出版學仍未取得“席位”,還遮蔽于相關學科之下。在內在知識體系方面,編輯出版學科還未能提供擲地有聲、令學界信服的重大理論成果,未能形成明顯有別于其他相關學科的獨特的研究方法與研究范式,未能完全構建起現代學科的文化自信與認同。當前,我國國家學科制度體系正處在深度轉型與深入變革之中,其中兩個動向值得關注,一是國家不再頒布二級學科目錄,只頒布統一的一級學科專業目錄;二是國家層面的學科評估和雙一流評估進一步強化了一級學科的獨特地位。在此背景下,編輯出版學學科建設之路何去何從,需要我們作深層次的思考和回應。今年,值國家學科目錄調整之際,編輯出版學在國家學科制度體系視域下如何沿著“最優”的學科建設路徑,在鞏固已有內在知識觀念和外在組織建制建設成果的基礎上,升級其在國家學科體系中的地位和層級,完善內在理論體系,形成獨特與多元并存的研究范式,樹立開放與包容的學科視野,構建現代學科認同,是未來編輯出版學加快學科建設進階路徑必須思考的“大文章”。

2 我國國家學科制度的真實意蘊

2.1 進入國家學科目錄體系蘊涵著學科將獲得更豐饒的資源和更好的發展空間

放眼世界,目前主要有兩種典型的學科制度,一是以提供統計功能、信息服務為特征的學術共同體學科制度,一是兼知識分類和權力管理為特征的權威、統一的國家學科制度[4]。我國施行的學科建設管理模式即為后者。在國家學科制度下,一門學科的成立與其內在知識體系的成熟度不完全存在正相關性,學科準入、學科劃分、學科專業設置、學科人才培養更多時候是由政府依據社會需求統一規劃、統一組織、統一主導、統一設定,學科制度的權威性、統一性、合法性等特質集中體現在學科目錄及其功能上。一門學科進入學科目錄,意味著該門學科學術新人培養和科學研究的“合法性”“特許性”,也蘊涵著該門學科會獲得更好的發展空間[5]。學科的“合法性”伴生帶來的是與其相應的組織、機構、職位、項目、經費等資源的“紅利”,資源的“紅利”意味著該門學科會比其他學科更容易吸引到一流學科人才、一流生源,一流的學科人才聚集會產出一流的學科知識成果進而鞏固其在國家學科專業目錄中的地位,螺旋式循環往復,形成學科發展的良性生態鏈。這或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為理解老一代編輯出版學者篤志創建編輯出版學并推動這門學科合法化的緣由之一吧。

2.2升級在國家學科目錄體系中的層級蘊涵著學科需承載更重要的使命和責任

我國實行的是國家學科制度,學科專業目錄是學科制度國家化的顯性標志,其由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和研究生學科專業目錄組成,是國家指導和規范專業人才培養,實行學科準入審核與管理的重要依據。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我國學科目錄按三級口徑設置,依次包括學科門類、一級學科、二級學科,從學科門類到一級學科再到二級學科,是一門知識不斷精細化、具體化,方向不斷拓展的過程。而從二級學科上升到一級學科再到學科門類,不僅僅是其資源占有不斷增加、發展和服務空間不斷拓展的過程,同時也是研究對象范圍不斷擴大、內涵與外延不斷豐富的過程[6]。在這一制度下,學科的升格不僅意味著學科在社會組織建制層面的“升級”與“提拔”,而且蘊含著學科需要在內在理論體系、方法范式、學科視野、學科自信等方面予以升華,需要承載更重要的使命和責任,在科學研究、人才培養方面產出更大的成果以回饋國家和社會。

2.3 國家學科制度體系的改革動向蘊涵著學科需要前瞻性地謀劃轉型升級之路

相較于國外學術共同體學科制度下學科目錄形成過程呈現出的“自下而上”特質,我國國家學科專業目錄是由國家圍繞科技發展最新趨勢,結合社會發展與經濟發展重大戰略需求,在政府教育主管部門主導、學術共同體論證的基礎上,“自上而下”嚴謹有序地形成的。學科專業目錄的異動和調整是傳遞我國國家學科制度體系改革動向的重要風向標,歷史上學科專業目錄的每一次調整一方面是因應“大科學時代”學科知識體系的變化和分野、知識生產模式的轉型和升級的需求,另一方面是服務與學科密切關聯的經濟與社會發展的新需求。因此,學科專業目錄的調整,內在地蘊含著各個學科需要緊瞄科學發展新動向、經濟社會發展新要求,從內在觀念體系建設、外在組織建制、學科人才培養方案創新等方面前瞻性地謀劃轉型升級之策,以保持和國家學科制度改革的“同頻共振”。目前,值得關注的一個動向是,隨著學科目錄的不斷改革演進,隨著賦予高校在一級學科下設置二級學科更大的自主權,國家不再頒布統一的三級學科目錄體系,只公布指導性的學科門類和一級學科目錄,二級學科在2011年學科目錄中被取消。按照一級學科進行學科準入授權審核、高校在學科專業設置中自主權增強,成為近年來我國國家學科制度變革的一個重要方向。從國家頒布的“雙一流”建設政策和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的指標體系設置來看,“強一級學科、弱二級學科”的變革動向非常明顯,二級學科的弱化問題已成為不爭的事實。雖然說取消二級學科建制是順應大科學時代學科發展趨勢的戰略調整,但是二級學科建制的取消,對于“掩映”在新聞傳播學一級學科下的編輯出版學而言,不僅無法體味到政策調整所帶來的益處,反而面臨學科外在組織建制層面的危機。在此背景下編輯出版學何去何從值得慎思。鑒于我國學科制度變革的新趨勢、新走向,以及國家學科制度下學科所承載的獲取社會資源、贏得生存空間、服務社會需求的更深層次的真實意蘊,以及出版業的大發展與轉型升級,需要前瞻性地謀劃編輯出版學的轉型升級之路,當前不僅要鞏固編輯出版學的現有學科地位,還要努力推動這門學科向一級學科升格,進一步完善這門學科的內在知識體系,以適應國家學科制度改革的新變化。

3 編輯出版學學科建設的進階理路與思考

3.1 升級在國家學科體系中的地位和層級

在我國國家學科制度下,學科在學科目錄中從掛靠依附學科升級到獨立學科,從沒有“戶籍”到取得“合法戶籍”,從二級學科升級到一級學科,不僅意味著學科在知識體系成熟度上的提升,意味著學科在社會組織建制上的拓展,更意味著學科發展生態環境的改善和優化。目前,編輯出版學已在知識形態層面的內在建設和組織形態層面的外在社會建制建設方面有了較為堅實的積累。如在內在知識層面,出版了大量的編輯出版研究論著,形成了相對獨立、自成體系的理論和知識,形成了有可歸屬的、具有獨特研究內容的方向領域;在外在組織建制建設層面,進入國家本科專業目錄和研究生專業學位目錄,形成了從本科到博士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建立了編輯學會、出版研究院、編輯出版學重點研究基地等學術組織和學術平臺,舉辦了10余種專業期刊。這些學科建設成果為編輯出版學從掛靠學科、依附學科向自立門戶的獨立的一級學科的升級打下了較為成熟的內外基礎。

考察學科的衍生路徑與生成邏輯發現,大科學時代學科的合法性不再單一地建立在知識體系成熟的基礎上,更多的新興學科是建諸于社會的需求之上。出版與科技的融合發展,出版業的新技術、新業態、新鏈條,出版業的轉型升級與提質增效等都對編輯出版學的學科建設提出了更新更高要求。而現行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頒發的研究生學科專業目錄并沒有“編輯出版學”一級學科的“席位”,大多數高校通過掛靠依附“新聞傳播學”“圖書館、情報與檔案管理”等相關一級學科的方式開展編輯出版學專業或方向的人才培養工作。由于所依附的一級學科不同,人才培養的規格、口徑、標準、理念和模式千差萬別,人才培養的質量參差不齊,在一定程度上會制約我國出版業的創新發展[7]??梢?,解決不了在國家學科目錄體系中獨立的一級學科“席位”的問題,就滿足不了出版業大發展對高層次出版人才的需求,滿足不了建設出版強國、文化強國的需求。2020年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新一輪研究生學科專業目錄的調整期,我們應該通過強化編輯出版學科的內涵建設,抓住國家學科目錄調整的機遇,實現編輯出版學由依附學科向一級學科的跨越和升級,爭取在國家學科體系的“庇護”下聚集強大的社會資源,培養專業的學科人才,產出一流的學科成果,加快學科內在知識體系的發展成熟,進而鞏固其在國家一級學科體系中外在組織建制的地位,以迅速發展起來的學科專業知識來進一步服務出版業的實踐需求。

3.2 完善立身之內在理論體系

成熟、完整的知識體系是一門學問得以成為學科、得以立足學科之林的根本??疾煳覈?0多年來的歷次學科目錄調整及具體實踐,不難發現不少學科在建立之初,其內在的知識體系和精神規范尚未完全成熟。編輯出版學這一學科也不例外。30多年來,盡管編輯出版學已經形成內容較為豐富的學術成果,但仔細考證和反思我國編輯出版學的學理和學科建制史,我們發現編輯出版學的學科建設更多強調的是外在組織建制以及外在社會需求、行業發展需求,其學科理論體系根基的夯實還不夠牢固,理智層面的深度思考還稍顯不足,編輯出版學在基本理論體系的構建上是有歷史欠賬的,一些基本的學理問題還未完全解決[8]。如:編輯出版學作為獨立的學科,其學科邊界及其內涵是什么?研究對象是什么?研究方法與研究范式是什么?編輯學與出版學的關系問題,編輯出版學與新聞傳播學的關系問題等。如果不能在編輯出版基本理論研究上有較大突破,完善編輯出版學立身之內在理論體系,即使升格為一級學科之后,因其自身理論之基的薄弱也存在在將來學科目錄調整中被“下崗”的可能性。

所以,當前建設和發展編輯出版學一級學科,不僅意味著學科在學科目錄中所處層次上的變化,更重要的是需要開展編輯出版學的元研究,廓清編輯出版學理論的內涵和外延,建構編輯出版學理論體系的框架與范式,發展學理性的編輯出版學,需要產出一批原創性理論學術成果,以贏得社會認可、贏得學科自信。由于一級學科是一門學問中研究領域相對一致的知識體系的集合,一般有若干方向領域構成。所以在學理層面上,建設編輯出版學一級學科,需要我們不斷拓展學科的對象范圍,不斷深挖學科的內涵。既要重視完善編輯出版學科的概念、規律、方法、范式等方面的基礎理論研究,又要重視選題策劃、編校、印刷、裝幀、設計、發行、傳播、經營、版權、新技術等方面的應用研究[9]。要通過學科對象范圍的拓展、學科特色方向的凝練、學科內涵的豐富,從史學研究、思想研究、哲學研究、文化研究、范式研究等層面構筑起編輯出版學作為一個獨立的一級學科的理論框架體系[10]。

3.3 形成獨特與多元并存之研究范式

范式猶如學科的“標簽”,是學術同行間共同的語言表達體系、學術研究規范和知識基礎規范的融合體,規范的范式是學科成熟的標準。一門學科如果沒有范式,不僅學者間的交流變得困難,知識的傳遞和積累無從實現,而且學科的精神歸屬、文化認同更是無從談起[11]。就編輯出版學科來看,因其一直“庇護”在其他學科的“羽翼”下,受出版業社會需要的驅動,大多數研究僅著眼于解決出版業實踐問題,導致學科的研究主題較散,多為就事論事,“東一榔頭西一棒槌”,研究方法特色性不足,相當一部分學術成果多為泛泛的文獻分析、比較借鑒、問題探討等定性的描述,精確的實證數據支撐不足,沒有建立起獨特的研究范式。因此,開展有范式的編輯出版研究是當前編輯出版學學科建設的重要任務之一。這就既需要進行以問題為導向的應用性研究,更需要加強以內在理論問題為核心的學理性研究;既需要概念邏輯層面的思辨分析,更需要精準數據層面的實證支撐,據此發展出規范的研究方法體系;需要建立有聚合力、吸引力的研究團隊,形成有影響力的學術流派,構建有原創力的理論成果;需要學界研究者與行業實踐者的精誠合作,也需要學會、期刊等外在組織的有力支撐,通過設立重大科研項目、征集期刊用稿選題、開展學術交流研討會議、出版重磅學術成果等方式集聚研究力量,推動學者之間的對話交流、碰撞批判,推動知識的傳播和交流,推動構建共同的話語體系和研究范式。

隨著科學的高度分化與融合,學科的邊界越來越模糊,學科交叉融合與學科范式的相互借鑒越來越成為科學的常態,“一家獨大”的單一的學科研究范式已成為不可能,多元研究范式的并存已成為今日學科建設常態,這在人文社會科學里表現得更為突出。編輯出版是一個橫跨人文學科、社會學科和自然學科,多元交叉融合的社會活動,只有借鑒不同學科的研究范式,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來認識,才有可能掌握其全貌。因此,對于編輯出版學來說,在努力構建知識體系、形成獨特研究范式的同時,應該以“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姿態,認真學習、借鑒、融合其他學科的理論、方法、范式,要在推動構建共同的話語體系和獨特的研究規范的基礎上,形成相互補充、多元并存的研究范式體系。

3.4 樹立開放與包容之學科視野

傳統學科制度一般由學科準入、學科劃分、專業人才培養等制度組成,有將知識分門別類并按一定的層次進行外在組織形態的建制化的偏好,其合理性、價值性在于順應社會分工日趨細化發展的需要,易于形成學術共同體和學術研究規范,推進學科知識向縱深方向拓展;利于建立學科間的激勵競爭機制,使學科發展有更強的內在自覺力。其弊端同樣明顯,學科之間因外在組織建制的顯性標識而“門派”分明、恪守“城墻”,形成學科之間的壁壘,不利于學科間的交流與對話[12]。在國家學科制度下,進入學科目錄是學科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礎。但必須看到,進入學科目錄雖然能獲得一定的社會資源,有了組織庇護之所,但因為學科目錄功能的“溢出效應”,如果編輯出版學與新聞傳播學、圖書情報學、管理學等相關學科之間相互獨立、分割,容易導致高校中編輯出版學科組織獨立分設,人才培養口徑狹窄,研究視野局限和學科隊伍結構單一。編輯出版學如果局限在一個特定的范圍內,關在學科制度的“藩籬”里“自彈自唱”“自娛自樂”,就會失去創新發展的活力。

因此,我們在維護強化編輯出版學的學科地位,爭取把編輯出版學升格為一級學科的同時,要清醒地認識到成為一級學科之后盡管學科的內涵會進一步地豐富、外延會進一步地拓展,但學科目錄中一級學科與一級學科之間的“圍墻”阻隔會依然存在,特別是在國家強化基于一級學科的學科建設和學科評估之后,一級學科的邊界似乎得到進一步固化,學科壁壘較過去可能更加堅硬牢固。所以,為了推動編輯出版學的健康發展,在努力推動建設編輯出版學一級學科的同時,須從一開始就要未雨綢繆,要樹立開放與包容的學科視野,認真汲取部分一級學科建設的經驗,弱化學科的邊界,在學科組織設計、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學術交流、學術成果傳播等方面推動編輯出版學的開放和交流,特別注意利用相關學科的營養和成果來綜合提煉形成編輯出版學的學科理論體系和學術研究范式。

3.5 構建現代學科之認同

學科認同是學科從業人員對自己所從事之學科的知識體系的獨立性、完整性,組織形態的合法性、合規性,以及對學科地位、學科使命、學科立場的價值判斷[13]。編輯出版學的學科認同主要是指編輯出版學人對自身“編輯出版學學者”社會身份的自我感知和自我評價,同時也包括對他者針對編輯出版學的評價展開自覺性反思的主動意識。編輯出版學在外在組織與社會建制上雖不斷完善,但學科文化自信、學科認同的問題卻一直存在,甚至有人拋出編輯出版學沒有學術,不是一門學科的論調,認為當下的編輯出版學更多停留在一種編輯出版實踐實務的探討、現實問題的解決。探究此種解讀的原因,應該說與編輯出版學理論體系尚未成熟、研究范式尚未成型、研究議題問題化傾向嚴重、學科標識模糊有很大的關聯[14]。編輯出版學如何在學科內在知識體系構建和外在組織建制建設中,樹立學科精神和學科自信,形成學科文化和心理認同,這是關系到編輯出版學一級學科建設走向和成敗的關鍵之所在。

樹立學科精神和學科自信,構建學科認同,可以考慮從以下幾個方面予以強化:首先,重視學科知識體系的構建與完善。盡管外在社會建制是學科生存的重要條件,但內在的觀念知識體系才是一門學問立足學科之林的“定海神針”,一門學科只有通過完善知識體系,廓清學科內涵,厘定學科邊界,形成學科范式,才能真正樹立起學科自信。其次,要重視學術共同體建設。編輯出版學緣于實踐,又高于實踐,它是由學術同行在學術研究、學術交流的過程中形成的話語體系、理論體系和實踐體系的集合體。作為新興交叉學科的編輯出版學,精準而專業地表達其真正的學科價值,不僅要有知識體系支撐和多學科基礎理論統攝,還要建立專業委員會、專業服務機構、專職研究隊伍、專業出版物、人才培養實體機構等學術共同體組織建制,這是增強學科自信、構建學科認同的根本。當前尤其要重視發揮中國編輯學會、中國出版協會、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等專業組織的作用,通過提供專門的研究職位、經費和社會資源,定期組織一批學者開展學科基本理論研究,對于學科建設至關重要。同時要重視發揮專業理論研究期刊的平臺作用,通過專辟理論研究、學術爭鳴、學者互動等欄目可以將不同時空的研究者聯系起來,推動學術交流與學術批判,推動知識積累與學術傳播。 最后,增強學術認同還要重視研究議題的設置。研究議題不僅反映該學科的知識向縱深方向拓展的動向,反映該學科的學科視野和學科邊界,還反映從業者的學科立場和價值追求,是學科認同形成的標志。隨著出版和科技的深度融合,傳統出版向新興出版的轉型升級,出版業新業態、新技術、新流程的不斷涌現,需要編輯出版學界及時關注出版業出現的這些新變化,設置重大議題,總結紛繁復雜的出版活動中蘊含的內在規律,產出最新研究成果,指導出版產業的新實踐,通過提升服務社會需求的能力,進而提升學術共同體的學科自信。

4 結 語

在我國國家學科制度視域下,進入學科目錄體系,進而從學科體系的低一層級上升到高一層級,會是大多數學科遵循的建設路徑,因為進入并升級在國家學科體系中的地位和層級,蘊涵著學科會獲得社會學意義上的“資源紅利”,會擁有更好的生存發展空間,但也蘊涵著學科需承載更重要的使命和責任。進入一級學科目錄體系不意味著學科建設理路的“終點”,而是學科內在觀念知識體系建設和外在組織建制建設的“新起點”,需要編輯出版學學科共同體圍繞學科建設目標,進一步完善立身之內在理論體系,創建獨特與多元并存之研究范式,秉持開放與包容之學科視野,樹立現代學科之文化自信與認同,爭取產出一流學術成果和人才培養成果,以實現學科內在理智和外在組織的有機融合,進而贏得其在學科體系大家庭中“不可撼動”的穩固地位。

注 釋

[1]劉小強.學科建設:元視角的考察[M].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9-22

[2 ]鮑嶸.學科制度的源起及走向初探[J].高等教育研究,2002(4):102-106

[3][美]華勒斯坦.學科·知識·權力[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9:12-42

[4]沈文欽,劉子瑜.層級管理與橫向交叉:知識發展對學科目錄管理的挑戰[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11(2):25-37

[5][6]劉小強.關于建設高等教育學一級學科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7,38(1):20-24

[7]方卿.加強出版學科建設應提上議事日程[J].出版科學,2020,28(1):1

[8][10][14]趙樹旺.反思編輯出版學:歷史、學理與現實[J].現代出版,2012(6):76-80

[9]萬安倫,龐明慧.比較視域下的中國特色出版學科體系建設[J].科技與出版,2020(6):5-14

[11]劉小強.方法與路徑:研究生教育學學科建設的方法論思考[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8(2):1-5

[12]王偉廉.高等學校學科、專業劃分與授權問題探討[J].高等教育研究,2000(3):39-43

[13]劉宇,凌一鳴.論圖書館學學科認同的構建:從學科史視角到學科制度視角的演變[J].圖書情報工作,2011,55(19):30-33+38

(收稿日期:2020-08-02)

猜你喜歡
學科建設
新合并高校學科建設要素分析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學科專業同步建設策略
亞太教育(2016年31期)2016-12-12 07:20:51
學術資本主義視域下我國高校學科建設的風險及其規避
青年時代(2016年20期)2016-12-08 16:31:02
探究高校學生工作專業化的發展
精品課程共享資源建設探索與實踐
職業·下旬(2016年10期)2016-12-02 22:04:52
論中專學校學科建設專業結構優化與素質教育
依托學科信息管理平臺,促進高校學科建設管理
文教資料(2016年22期)2016-11-28 14:09:20
計算機應用技術學科建設實踐與發展探討
商情(2016年40期)2016-11-28 12:07:13
加強黨建教學改革和學科建設
武警院校應急救援學科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人間(2016年24期)2016-11-23 16:46:30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网址在线播放| 亚洲激情99| 国产情侣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在线自在拍91精品黑人| 久久久久夜色精品波多野结衣| 网友自拍视频精品区| 国产麻豆永久视频| 美女无遮挡免费网站| 99久久精品视香蕉蕉| 国产精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 а∨天堂一区中文字幕| 欧美精品伊人久久| 91成人试看福利体验区|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综合网天天| 国产91色| 亚洲精品无码在线播放网站| 国产成人福利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 亚洲天堂高清| 91av成人日本不卡三区| 日本一区高清| 午夜激情福利视频| 日韩高清一区 |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成人免费网站| 久久99热这里只有精品免费看| 亚洲不卡网| 台湾AV国片精品女同性| 国产精品13页| 在线观看国产黄色| 欧美日韩中文国产| 日韩小视频在线播放| AV在线麻免费观看网站| 中文字幕无码电影| 国产成人凹凸视频在线| 不卡午夜视频|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免费软件 | 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 成年A级毛片| 亚洲成人精品久久| 亚洲精品无码AV电影在线播放| 亚洲二区视频| 内射人妻无码色AV天堂| 国产视频入口| 激情五月婷婷综合网| 国产精品自拍合集| 无码免费的亚洲视频| 亚洲大尺度在线| 精品无码日韩国产不卡av | 色哟哟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伊人网址在线| 国产99精品久久| 国产日韩精品一区在线不卡 | 中文字幕无码中文字幕有码在线 | 亚洲日韩日本中文在线| 日韩久草视频| 97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不卡| 2021无码专区人妻系列日韩| 伊人久久久久久久|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 | 亚洲精品第五页| 欧美另类一区| 精品无码日韩国产不卡av| 精品1区2区3区| 在线精品欧美日韩| 久久性视频| 免费毛片在线| 久久99蜜桃精品久久久久小说| 国产无遮挡猛进猛出免费软件| 97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国产精品乱偷免费视频| 亚洲第一区欧美国产综合| 欧美一区福利| 青草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视频猛进猛出| 久久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97视色| 亚洲人成人无码www| 毛片网站观看| 激情综合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