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雯
(南京市棲霞區第一實驗幼兒園 江蘇南京 210046)
美術教育歸根結底是藝術的教育,幼兒階段正是小朋友美術素養和藝術創意能力培養的關鍵時期,在這一時期,教師更應懂得進行沁潤教育,用通俗的話來講就是讓幼兒的身體里能夠流淌“藝術的血液”,即采取多種合理的教育舉措為幼兒藝術創意能力的培養添磚加瓦。另一方面,幼兒教師除了要思考美術教育對幼兒創意能力培養的意義,還應當更深入地依據美術區域活動現狀,思考教師自身在日常引導過程中,應采取什么樣的方式讓“暢美課程”式的創意美術區域活動的開展同各種藝術元素銜接起來,從而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1]。
在日常美術區域活動過程中,我發現在情境布置過程中存在一定的短板,缺乏生活化氣氛的美術區域活動,讓美術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就具體原因而言,本文的觀點認為,當下許多幼兒對美術創作還沒有形成足夠的思維,其美術創作能力的發展還處在啟蒙階段。在這一現實情況下,若美術區域活動的過程難以結合生活化的情境來推進,幼兒在很大程度上會對美術創作產生心理上的距離感。
隨著我國主體經濟的發展,教育經費比以往更為充足,這在一定程度上為美術區域活動硬件設備的完善提供了良好的基礎,為多樣化的美術區域活動建立了物質前提。但就現實情況而言,因為當今幼兒教師的觀念整體老舊、對新課程理念、《指南》精神乃至“暢美課程”的學習不充分,仍存在許多幼兒教師指導方法單一化和枯燥化的情況。
在平時的創意美術區域活動過程中,我發現部分幼兒缺乏對美術作品的審美興趣,我想這是因為幼兒對美術作品的欣賞能力不足所產生的。美術教育應當伴隨著美術審美來推進,倘若幼兒無法在美術區域活動中獲得審美能力的發展,那么這樣的美術教育無疑是失敗的。更無法談及讓幼兒從美術區域活動中獲得美術創意能力的發展。就現實情況而言,許多教師即便認識到了環境和多樣化游戲方式的重要性,也存在對美術審美環節不夠重視的情況。而審美環節的缺乏,導致對幼兒美術創意能力的培養被束之高閣,幼兒美術創意能力的培養也就缺乏了根基。
“暢美課程”強調調動生活資源來跟進創意美術區域活動的布局,在另一方面,生活化的情境美術游戲活動的開展并非空穴來風的想象,其需要基于幼兒的生活背景和相關幼兒美術游戲的經驗背景,其也經常來自于種類繁多的創意美術區域活動,如“我是中國人”“有趣的動物植物”等,也有的來自于幼兒園周邊環境變化所帶來的靈感,如當地文化博物館或公園的建設等,有的還來自于幼兒們個人的成長經歷,如“我生活之中的美術”之類的創意美術區域活動,在生活化的情境美術區域游戲活動開展過程中,教師要對幼兒的生活有敏銳的洞察力,這樣才能讓情境設計更符合幼兒的階段性年齡心理。
拿大班幼兒的水粉畫美術區域游戲活動來說,起初,幼兒對水粉畫這一美術種類較為陌生。對此,教師在創意美術區域活動導入環節,可以采取生活化情境布局的方式激發幼兒的參與興趣。例如,可以通過多媒體展示一些畫家關于幼兒周邊隨處可見的花草樹木的水粉畫作品。也可以鼓勵幼兒在水粉畫區域活動的主體環節用水粉繪畫材料繪畫生活中的人、事、物。這樣的生活化情境的布局,可在一定程度上拉近幼兒同水粉畫這一美術藝術的心理距離,也為幼兒藝術創意能力的培養營造良好的氛圍。
“暢美課程”的教育理念認為,應當讓幼兒在參與美術活動的過程中,獲得更強烈的藝術探索的欲望,并能在足夠的空間中不斷發散自身思維,形成自身的美術創新思路。同時,探索是幼兒學習知識、發展能力的必要途徑,而游戲是幼兒藝術探索興趣的源泉,這就提醒教師在創意美術區域活動過程中,應注重通過游戲的方式,為幼兒探索美術的奧秘、發現美術之美建立前提。另一方面,幼兒藝術創意能力的發展往往同探索是同步進行的,這在很大程度上啟發學前教師,應抓住美術教育的機遇,通過創意美術區域活動方式,讓幼兒獲得充分的美術探索和創意的興趣。
在“暢美課程”中,教師當充分挖掘審美活動的活動潛能,鼓勵幼兒在創意美術區域活動中結合對美術作品的欣賞來推進,即通過引導幼兒對不同美術作品的欣賞,讓幼兒獲得構圖知識、繪畫用色的方法以及繪畫技能的啟蒙,這樣的意義是通過間接的方法,讓幼兒通過自身能力的提升,提高自身的審美判斷、感知能力,從而形成一定的審美思路。另一方面,大班幼兒的美術審美意識正處在培養的關鍵階段,因此,在創意美術區域活動中,教師應預留一定的時間,讓幼兒獲得美術鑒賞的空間。此外,在大班水粉畫創意美術區域活動中,教師可以在導入環節呈現一些適合幼兒欣賞的水粉畫作品,并在師幼互動的過程中,適當增加對作品背景的講述,讓幼兒在理解美術背景的前提下,增加對美術作品的了解,從而形成對美的認識、欣賞、理解的能力,讓幼兒更好地分清是非美丑[2]。
總而言之,無論是生活化情境的構建,還是區域游戲教學理念在實踐中的不斷升級,實際上都不繞不開一個目的——在“暢美課程”式的創意美術區域活動中,讓幼兒形成最初的審美意識,要真正實現“暢美課程”的教育初衷——讓幼兒的審美意識內化于心,讓幼兒形成美術創意的意識和能力,還需要教師不斷完善引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