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宏紅
(江蘇省揚州市高郵市界首鎮初級中學 江蘇揚州 225611)
隨著互聯網的來臨,我國教育也做出了新的變革,將信息技術融入教學教育之,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用科技的“智能”技術,塑造教育的形態,互聯網能使教學變得多樣化,通過“智能”技術的力量將教學模式從傳統走向“智慧”,是一次偉大的變革,將課堂構建成智慧課堂,增加了師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這種教學智能技術,從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學水平,帶給學生新鮮的教育體驗,也為美術教師提供了新的教育發展開端[1]。
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教師示范環節是重要的教學環節,在以往的初中美術教學中,教師注重對學生進行知識灌輸,因受教學時間限制,導致有些環節不能完整地呈現給學生,教師會提前將制作好的美術作品讓學生進行欣賞與觀摩,但學生看不到作品制作的過程,這無法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及實踐能力。而微課能解決傳統教學中的弊端。
教師可以將制作美術作品的過程錄制成視頻,再將其進行剪輯,制作成微視頻,將重要的制作步驟呈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觀看視頻就能了解作品的制作過程,微課視頻一般十五分鐘之內就能播放完畢,大大地縮短了教學時間,節省了學生學習的時間。這種學習方式能提高教學效率,讓學生更具象化地理解制作步驟及操作要點。利用微課向學生展示完整的美術作品的處理與加工過程,短短十幾分鐘就能讓學生看完演示過程,不但能使學生掌握相關美術知識與技巧,還能減輕教師的教學工作,讓教師有更加充裕的時間對學生的美術作品進行指導。將微課融入實際教學,能使教學更加具象化,能節省學習時間,還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來臨,多媒體設備、互動式電子白板、學習平板等教學設備被初中學校廣泛應用,這些都是信息化發展的產物,并能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初中美術教師要跟隨時代潮流發展的趨勢,將信息技術設備與現代化教學進行有機結合,使課堂變得更有韻味[2]。
傳統的美術課堂都是按照教師制定的教學方案開展教學,學生在課堂中處于被動學習狀態。新課改明確指出,要注重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這就需要教師借助信息化教學設備,利用繪畫軟件或教學軟件輔助教學,提高教學效率。比如,美術教師可以利用繪圖軟件創作美術作品或修改美術作品。有創新性的教學模式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參與性,從而提升教學效率。
比如,學習蘇少版初中美術第2課《身邊的物品》這一課時,教師可利用繪圖軟件,讓學生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繪制,認識與理解線條、形狀、色彩、空間、明暗、質感等基本造型要素,利用繪圖軟件描繪物體的立體感,提高學生對身邊物體的關注,運用多種繪圖工具描繪身邊第物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動能性與創造性,引導使其用所學美術知識表達自己對物體的情感,提高學生的美術學習能力。
互聯網具有豐富的學習資源,教師要充分挖掘其中有價值的教學資源,為教學提供寬廣的空間,使教學更高效。遇到理解不了的問題時,學生可以借助互聯網搜集相關知識,在眾多信息中提取出最關鍵性信息,解決自己的問題,互聯網的應用能推動教學進度,提高教學效率。學生不但能在課堂中詢問教師問題,還能在課外隨時隨地向教師請教問題,互聯網能夠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性,為學生學習提供巨大的便利[3]。
綜上所述,要想構建高效的、智慧化的初中美術課堂,教師要就為學生構建有創意與創新性的教學活動,增加課堂趣味性,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以往傳統的初中美術課堂形式已經和現代化時代不契合,隨著教育的不斷創新,教師也要創新教學模式,積極應用信息技術,使初中美術課堂韻味長存,將信息技術與教學實踐相結合,使初中美術教學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