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韓
(遼寧省遼陽市燈塔市柳條寨鎮中心小學 遼寧遼陽 111300)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越來越多的信息產品被運用到教學中,這些信息產品運用合理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對教師教學活動的進行和德育工作的開展也有所幫助。小學生處于人生發展的起步期,良好的德育不僅有益于學生以后的學習,對學生思想道德方面的提高也有積極影響。教師在進行小學生的德育工作時要充分利用微信的特點,改變傳統的教育方式。最重要的是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征和個性差異對學生進行個別教育,從而提高對學生的德育水平。
由于利用微信的方式對小學生進行德育教育還處在探索期,所以,在運用中會出現許多問題,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教師通過微信群給家長“留作業”,教師把課后大部分的教育都交給家長來做,微信群只是一個用于布置作業和批評或表揚家長的地方。這就使得利用微信進行德育教育變了味道,小學生在某些方面還未擁有相應獨立行動的能力,所以教師布置的一些作業就成了家長的作業。家長也怕由于自己不盡力幫助教師進行教學活動會導致教師對自己孩子的不重視。
其次的問題是學生打著利用微信進行學習的旗號來玩手機。小學生在這個年齡段還不具備相應的自制能力,面對手機這種具有多種娛樂性的工具,學生容易出現沉迷于網絡設備的現象,從而影響學習,也不利于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進行[1]。
在傳統教育模式中,教師對學生的教育活動局限于校園,無法在學生課余時間進行相關德育方面的教育。每個學生都是獨特的,但教師在分析學生的個性和優缺點時也應充分考慮學生在家中的表現,可能有的學生在學校很調皮搗蛋,但到了家中可能不僅會安靜地做作業,還會幫助媽媽做家務。所以,教師可以利用微信這個平臺充分了解學生在課余時間的活動和表現,從而更好地對學生的個性和優缺點進行綜合分析,從而開展有針對性的德育教育工作。并且,微信具有保密性高的特點,學生和教師的微信交流內容不會被其他學生知道,也不會讓家人知道。這能極大地幫助一些想和教師坦露心事,但怕被別人知曉的學生,教師可以通過微信這個平臺成為學生良好的傾訴者。并且,教師可以通過在微信上和學生聊天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思想上的疏導和批評學生相應的缺點,這樣既有利于拉近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讓教師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也有利于學生缺點的改善,可促進學生更好的發展[2]。
例如,教師發現有的學生在上課時經常走神,且在考試中成績有所下降,教師就可以在周末通過微信和學生進行一對一的網上交流,了解學生最近有什么煩心事或遇到了什么困擾。
微信除了具備正常的聊天功能,還有一個重要的功能——微信公眾號。微信公眾號是為用戶提供的一個“一對多”的信息傳播平臺,教師可以在平時的生活中搜集一些著名的文人名句、教育性文章及如何學習等可以幫助學生增強文化常識或幫助學生自主學習的資料,將其放到微信公眾號上,讓學生在課余時間自由學習,促進德育教育工作的開展[1]。
例如,很多學生在考試前一晚會有很大的心理壓力,從而導致晚上睡不著覺。對此,教師可以在考試前幾天搜集一些關于緩解這種考前焦慮的措施,將相關內容放到微信公眾號上,并引導學生積極在評論區評論,讓學生分享自己在考試前緩解焦慮的辦法,教師可對一些有益的評論給予適當的表揚。
綜上所述,在信息化時代下,微信在小學德育工作中的應用是大勢所趨,教師應該秉持著正確的教學觀,正確使用微信對學生進行德育方面的培養,從而使學生通過校內校外多種途徑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促進學生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