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南南
(紹興財經旅游學校 浙江紹興 312000)
中等職業學校的教育特色是讓學生除了掌握好必須學習的文化知識、專業知識,還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職業技能和適應職業變化的能力,從而促使他們在畢業之后更好地從事工作[1]。
會計專業實踐教學,能讓學生按照教學要求自己動手,以經濟業務為依據開始填制原始憑證、編制記賬憑證、登記賬簿、計算成本、繪制報表、對財務報告進行編寫、分析財務情況等,就好像是置身于實際的財務部門。如此,中職會計生就逐漸對會計這份工作形成更加全面、清晰的認識,從而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會計操作流程方面的認識和了解,使學生逐漸對會計基礎理論知識與工作之間的關系有一個清晰、深刻的認識。
很多實習生進入單位實習一般都是進行參觀實習,因為大多數情況下,實習單位為實習生提供動手操作實踐的機會比較少,尤其是對于已經是實行會計電算化的單位來說,就更不可能為他們提供實踐操作的機會了。一方面是為了避免從未動手制作過會計票證、賬表等的學生出現差錯,另一方面是為了節省單位的時間。因此,對于中職會計生而言,通過會計課的實踐教學,能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監督下,親自動手操作學習相關的會計操作流程,從選擇賬頁、開設賬戶到編制各種財務報表等具體操作開始學習并完成。如此,可以保障每個中職會計生對會計循環中的各個環節都有一定的了解和操作,從而極大地提升會計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我們的生存離不開日常的衣食住行,吃的、穿的都是經工廠加工的商品,由此可見,我們的日常生活處處都有會計元素。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引導,幫助學生提取他們大腦中存儲的會計元素,然后再用所學的會計專業知識解決生活中的會計問題。將會計元素和日常生活聯系在一次,能幫助學生加深理解,不僅能使學生感受到知識的實際應用,還能讓學生對知識的認知改觀,認為學習這門知識是有用處的,從而極大地調動學生的積極和主動性,使課堂教學更有效。
例如,學習“原始憑證”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先預習,并根據所布置的任務收集自己生活中的原始憑證,如購物單、發票、公園門票、車票等,此時學生對原始憑證的內容、用途等都會形成一定的認識,從而為課堂教學打下基礎。教師可以讓學生互相展示自己的“收集品”并交流,再由教師選出幾個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讓學生對該憑證的來歷、內容等各種事項進行講解,教師作總結。這樣,教師通過生活實例進行導入,讓學生參與“生活課堂”,能有效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會計專業的專業術語和原理比較多,學生想要掌握會計的實際操作,就必須對相關原理和專業詞語有清楚的了解。然而,大部分學生缺乏經驗,對大量的專業名詞很難理解,這就需要教師將知識點深入淺出地為學生進行講解,用比較生活化、簡單易懂的語言講解專業術語[2]。
例如,學習“借貸記賬法”時,主要是以借和貸為記賬符號,用來反映各個要素的變動情況。教師在講解時需要向學生說明,這里的借貸不能認為是日常生活中向銀行的借貸,在會計專業上,它只是一個代號,就像是一個人的名字一樣;其次,就是向學生講解這里的符號代表什么:借指資產增加,所有者權益、負債、利潤減少;貸指負債、所有者權益、利潤增加,資產減少,隨后再進行舉例說明,有效提高教學效果。
讓學生學習到的知識點得到遷移,是提高教學有效性的重要落腳點。現階段,課堂教學逐漸由“教什么學什么”向“怎樣教怎樣學”轉變,這就需要教師培養學生知識遷移的意識和技能,實現有效學習,教師需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對知識的異同點進行分析,從而實現知識的遷移。例如,學習流動資產的流動性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遷移到流動負債、短期借款等概念的學習上;也可以從其對立性出發,遷移到長期負債、長期借款的概念。通過這樣遷移性的學習活動,有效幫助學生對會計專業的概念有一個系統性的認識和掌握,使他們建立一個相對完善的知識結構體系,進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總而言之,課堂教學的方法是需要教師不斷創新和實踐的,只有教師不斷對課堂教學進行鉆研,采用適宜的方法展開教學活動,才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實現學生的終身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