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婷婷
(甘肅省平涼市第一中學 甘肅平涼 744000)
新課程改革對高中教學模式、教學理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不僅可以順應新課程改革的基本要求,而且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小組合作學習方法的應用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利于課堂教學水平的提升。組內的相互交流和討論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可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將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充分發揮出來。
新課程改革對高中英語教學提出的要求普遍比較高。同時,高中生由于高考的壓力,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經常會感覺力不從心,學習興趣普遍比較低,久而久之,還會越來越低。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產生,并得到了廣泛應用,主要目的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將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充分發揮出來。但是,在分析高中英語小組合作學習現狀時,筆者發現,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很多教師利用該模式進行教學都趨于形式化,對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相對比較看重,卻無法將合作學習模式的作用和價值充分發揮出來。
高中英語整體教學水平無法得到有效提升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學生自身的英語學習興趣并不是很高,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參與積極性和主動性普遍比較低。在這種情況下,小組合作學習反而間接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可以“閑聊”的機會[1],組內的討論存在嚴重的偏差,部分學生很難真正將自己的想法充分表達出來。久而久之,學生參與小組合作學習的積極性就會越來越低。
要想保證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的有效推進和落實,教師就必須有效提升學生的合作學習意識,讓學生對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有正確的認識和了解。在傳統的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基本上都是以“灌輸式”“填鴨式”的教學方式為主,學生的主體性很難發揮出來,在課堂上很難有效交流和溝通,學生的英語學習成績自然也無法得到有效提升。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應用過程中,教師可以從轉變學生的思想觀念出發,強化學生的合作意識,以開展有針對性的互動、交流和溝通[2],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為他們提供良好的互動、交流環境,逐漸提升學生的英語素養。比如,在必修二Unit 1“Cultural relics”這一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提前引導學生對本節課要學習的內容進行自由的閱讀和了解。在學生對文章內容有了初步了解后,教師就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給學生展示相應的文化遺址圖片,并提出問題:“If you publish a book about cultural relics, which one would you like to put in?Why should we protect cultural relics?Which one can best represent China?”提出問題后,教師要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討論和分析,將自己的觀點充分表達出來,最后安排組內代表進行總結性的發言。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可以讓學生在討論過程中從其他同學身上學到更多經驗,對其思維養成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和作用。由此可以看出,小組學習模式在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的合理利用,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擴大知識面,而且可以實現合作學習的基本目標,為高中生的全面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涉及的所有問題、需要通過小組合作來探究的問題等,都需要師生的共同努力才能解決。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涉及的問題主要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一是英語課程中的重點知識內容,二是部分具有開放性特征的問題。探究開放性的問題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拓展學生的思考方式。比如,在必修三Unit 2“Healthy Eating”這一節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介紹自己心目中的“Healthy eating”。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理順自己的學習思路,而且可以實現教學方式與教學內容的合理搭配。
要想在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合理利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并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就要將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作用充分發揮出來,還要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展現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