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永燕
摘要:目前,最新的課堂教學中強調,教師需要有更高的教學素質和教學能力,并積極去打破固有教學的節奏與思維。教師們需要通過運用現代化的教育手段優勢,構建有活力的、開放式的新課堂。與此同時,一切教學都要從實際出發,讓同學們感受到真實的生活世界,讓學生在奏響的生命華章中感受到語文的獨特魅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奏響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20)01-0291-01
生命的華章,指的是生命的長河中,奏響的華美樂章或抒寫的壯麗篇章。小學階段是每一個孩子提升綜合素養的重要階段。此階段中,語文教師對于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將奏響生命華章的教學意識,自然的滲透到日常的語文教學活動中。當然,其他學科的教學活動也同樣建議滲透該教學意識[1]。只有牢牢的抓好小學這個關鍵階段,遵循同學們的心理發展特點,才能找到合適的方法奏響的華美樂章或抒寫的壯麗篇章。
1.充分利用文本生命教育內容,彈奏生命的樂章
語文是門基礎性學科,所有的學科都與它相互依存,其擁有濃郁的人文特性。語文教材的選編是經過了很多專家們、老師們共同探討,共同研究,選出的佳作,很多課文都含有對生命意識的體驗與思考,處處蘊含著“生命情感的信息”[2]。以語文教材中指引學生珍惜生命為例,有的文本表達出了強烈的生命意識和積極的人生態度,如《生命生命》;有的文本著重關注了對于生命的尊重、敬畏和欣賞,如《花的勇氣》;有的文本展現了生命的長河中,人人都需要的價值和意義,如《燈光》;還有的文本從側面去提醒學生,關注宇宙、生物與自然的和諧相處,突出了世界上的每一個生命都彌足珍貴,如《只有一個地球》。其實,小學語文教材的很多課文,都有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去感受生命意識的情感,和思考生命的意義。從不同角度折射出生命的光輝,以及對生命價值的思考,可以說在語文知識的信息中,無處不包含“生命情感的信息”。教師們在教學這些課文時,需要引導學生聯系生活中,生命意識淡薄、漠視生命、無視生命價值的消極事例進行對比,解讀文本、解讀生命,讓學生在語文教學中感受到生命價值的彌足珍貴,深入的探索生命的意義,感悟生命的真諦,以語文教學提升學生的生命意識,彈奏生命的樂章。
2.從和諧自主開放課堂入手,發現生命涌動的篇章
在實施“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課堂中,想要學生作為一個獨特的生命個體,積極的參與到學習中去,教師們需要構建一個自主的空間,讓學生的思維得以自由舒展,讓創造性思維的火花在思想交流時迸發。“水本無華,相蕩乃成漣漪。”教師要用自己激情的語言和情感,去喚起學生心中的情感,讓學生直接進入到課文所描述的情景中去,以此作為新的教育契機,在此過程中,教師不僅需要合理運用新生成的資源,適當改變一些教學流程,增刪調補既定的教學目標,而且,也需要引領學生去體驗新的、真切的生命歷程,發現生命涌動的篇章。
例如,因為每個學生都對父母蘊藏著真摯而深刻的感情,對父母有著與生俱來的依賴和留念。所以,當學習與父愛、母愛相關的文章時,學生會順其自然的想到自己的父母。想到自己對父母的思念、感激或者其他復雜的情感。
3.教學回歸生活,將生命的華章真正延續下去
在當前的課程標準要求中,教師們被要求有強烈的資源使用意識。目前,多媒體的使用已經變得稀疏平常,多媒體不僅提高了教育的有效性,還使教育的環境更加便捷。通過對最新的多媒體技術進行使用,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變得順利,在這一的過程中,增加了教師教育創新的可能性,也讓教師了解學生的思考方式。通過應用電子黑板和應答機系統,在一定程度上,確保了教育對話的有效性。而電子白板的應用,將抽象的知識和學過的內容,更清晰地展示在了所有學生的面前,讓學生們在無意間鞏固了所學知識點,更培養了學生思維的立體性和邏輯性[3]。此外,教室中響應系統的運用,給予了每個學生相同的互動機會,教師也可以明確的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通過使用現代化的教育資源,教師帶領學生跨越時空,回歸過去,重現生活場景。
但是,由于中國日益國際化,使得現在我們正在面臨一個很嚴峻的問題,就是學生們正在逐漸失去學習語文的興趣,這一問題的出現會嚴重降低中國小學語文的教學效率。但是,如果在教學時適當的加入現代教學資源,在一定程度上,會增加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例如,教師在課堂上教授“初冬”這一詞語時,教師選擇一個霧氣蒸騰的早晨,拍攝制作成一個簡短的小視頻,加入到教學課件中去,最終呈現出,帶領學生“走出”教室的新奇效果。與此同時,引導學生去觀察霧的美感,趁機教授學生“像一層紗線”就是“模糊”,屆時學生通過眼睛所看到的,生活中的真實景象對“模糊”一詞進行理解。此時,在教學時適當的加入現代教學資源,就很好的激起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幫助學生去理解生活中的語文,使生活實際和語文教學緊密的聯系在一起,并結合學生在這個世界生活的真實經歷,去獲知更多的語文知識。
教師不僅是課程實施的組織者,也是課程的締造者。目前,整個教育環境都在鼓勵語文教師依靠課文的特色,聯系生活,打破傳統,開發出有想法、有意義的課程資源。例如,通過定期在學校舉行讀書活動,提高大家的語文素養。通過組織觀看中央電視臺主播的“詩詞大會”、“漢字聽寫大會”等進行語文學習,同時在班內開展相關的活動,讓學生在“大的語文環境”中學習語文,從而完成了課外的語文素養積累,拓寬了學生的視野。同時,教師通過充分利用文本生命教育內容、引入和諧自主開放課堂和教學回歸生活等方式,奏響了生命的華章。
參考文獻:
[1]?王亞男.談如何開展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美育[J].中國校外教育,2019(27):117.
[2]?李文萍.試析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奏響生命的華章[J].中國校外教育,2019(27):112.
[3]?卜艷秋.談如何推進小學語文教學整體改革促進學生素質全面提高[J].才智,2019(27):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