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百源?朱軍彪?潘興云


摘 要:紹興市柯橋區職業教育中心圍繞“道德有底線、文化有底蘊、技能有底功、創業有底氣”的“四有”育人目標,對應產業鏈,建設專業鏈,形成人才鏈,融合染整技術、紡織技術及營銷、服裝設計、紡織品花樣設計打造紡織專業鏈,通過對應產業的“專業融合”,形成“鏈條”型專業生態結構。對原有專業課程進一步創新、優化,增設專業融合課程和專業互選課程,形成職業素養、文化素養、專業技能和創新能力四類選修課程,構建“二合四有”課程體系,培育復合型技術人才。
關鍵詞:“二合四有” 人才培養 復合型人才
一、“二合四有”課程建設內涵
2014年,紹興市柯橋區職業教育中心(以下簡稱學校)成為浙江省中職課改首批試點單位,通過整理、總結辦學目標,提出了“道德有底線、文化有底蘊、技能有底功、創業有底氣”的“四有”育人目標。結合浙江省中職課程試點改革,學校積極開展課程建設,提出以“專業融合、技能復合,有職業素養、文化素養、專業技能和創新能力”為內容的“二合四有”課程體系建設目標。
育人目標的實現必須建立與之相配套的專業和課程體系。專業是實現育人目標的載體,課程是實現育人目標的介質。專業能喚醒學生的潛在價值,課程是學校文化變革與特色發展的核心元素。學校立足“四有”育人目標,提出并實踐“二合四有”課程體系,“二合”指“專業融合、技能復合”,“四有”指“有職業素養、文化素養、專業技能和創新能力”。在“二合四有”課程體系中,技能復合是目標,專業融合是基礎,“四有”課程是介質。學校以“核心課程模塊+自選課程模塊”的課程結構,構建“四有”的選修課課程體系,實施專業核心課程改革,開發專業融合課程,編寫專業融合課程校本教材,開發專業融合精品課程,建立專業融合課程互選機制。
二、“二合四有”課程建設的作用
(一)“二合四有”課程體系是實現育人目標的硬核要素
針對“道德、文化、技能、創業”四個維度,學校在職業素養、文化素養、專業技能和創新能力四個方面進行課程配套建設,通過“二合四有”課程建設,帶動“專業鏈”的課程改革與建設,實現產業鏈、專業鏈與人才鏈“三鏈”的緊密對接和深度融合,提升專業鏈對當地產業鏈的服務能力,提高專業人才與當地產業的契合度,實現人才高精準供給。
(二)“二合四有”課程建設是職業遷移的需要
通過課程的融合、實訓的分層進階,實現了由“單一技能”到“復合技能”的蛻變,有助于培養技能復合型人才,對學生首次就業的崗位適應性、再次擇崗的發展性以及職業能力的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三)“二合四有”課程建設是打造技能復合型師資團隊的載體
教師發展是學生發展的基礎,建立一支結構合理、專兼結合、技能水平高、教育理念先進的師資隊伍是培養專業人才的必備條件。通過“二合四有”課改實踐,可促使教師更新知識、提升技能和素養,提高師資隊伍的整體水平。
三、“二合四有”課程建設的做法
(一)紡織專業鏈構建的背景及現狀
為培養技能復合型人才,增強學生就業競爭力,學校進行產業人才需求調研,通過對調研結果的分析,改造原有專業布局,將原紡織、染整和服裝三個專業進行拓展和融合:紡織專業由工藝技術向產品設計和貿易跟單方向拓展;染整技術由染色打樣向染整工藝、染整檢測和新型印花技術方向升級;服裝專業由制版打樣向設計、營銷O2O和智能定制方向轉型,將紡織品花樣設計專業也并入進來。
融合紡織品設計、服裝設計、紡織品花樣設計和時尚表演專業為創意時尚類專業;融合染整技術、數字印花和服裝智能定制專業為智能制造類專業;融合紡織品貿易、服裝營銷O2O專業為商務貿易類專業。通過專業融合,形成相互融合的鏈條形專業生態結構。
(二) 重新搭建課程體系
為了拓寬學生在專業課程學習上的廣度,同時為了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需要,提供給學生更多專業相關的課程選擇,學校依托紡織專業鏈專業優勢,根據專業融合、技能復合的人才培養目標,對原有選擇性課程進行進一步創新、優化,形成“融合+互選”的選擇性課程體系。
(三)專業融合和互選課程開發建設
通過提煉、歸納和整合專業鏈,同時對專業鏈的相關專業進行相互滲透,銜接知識點和技能點,開發形成本專業所需或提供給專業鏈共選的專業融合課程。
四、“二合四有”課程建設的成效
(一)提升專業整體實力
1.學生綜合素養明顯提高
紡織專業鏈的學生獲得2018、2019年度全國技能大賽銀牌各1枚,獲得浙江省技能大賽一等獎3個、二等獎2個。
2.專業建設有突破
2017年,學校紡織品花樣設計專業被評為省級優勢特色專業;2018年,學校紡織專業鏈相關專業被評為市級名牌專業群;“服裝定制校企合作共同體”入選為2018年浙江省“中職教育質量提升行動計劃”立項建設名單。
(二)專業鏈課程體系不斷完善
在以“專業融合、技能復合”為方向的“紡織專業鏈”課程開發實踐中,學校完成了紡織外貿跟單、紡織外貿英語等11門專業融合課程標準和技能考核標準的制定,并確定課程教學內容,組織完成了校本教材的編寫,充分發揮課程在技能人才培養中的載體作用。
(三)教師轉型培養工作取得突破
學校的“交互式”校企兩棲教師培養工作取得全面突破,成為“專業鏈”師資的重要保障。4位專業骨干教師在企業、行業建立工作室或在行業協會任職;4名專業教師被認定為“領軍型校企兩棲教師”;2名專業教師入選柯橋區2018年“百千萬”高技能領軍人才優秀技能人才培養項目。
兩年多來,學校紡織服裝專業教師為服裝企業研發和設計產品89款,為中小型企業提供原創花樣設計125只,其中18只被生產應用,提供技術咨詢和服務超過350余人次。
五、“二合四有”課程建設的體會與反思
“二合四有”課程建設如何使職業教育融入經濟發展過程,如何服務產業升級轉型過程,如何支撐科技進步,如何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優質人才資源支撐都需要經過長期的探索和實踐。課程改革沒有模板套用,沒有現成經驗借鑒,只有我們留下的腳印證明著我們曾經的努力。實踐證明,只有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讓課程改革之花開得更加燦爛。
(作者單位:紹興市柯橋區職業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