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欣昕
摘要:在學前教育專業發展的過程中,學生從事的是幼師職業,因此作為教師應當引導學生了解更多有關幼兒理論知識以及技能的學習。當下學前教育專業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所教學的基礎課程包括幼兒舞蹈創編、技巧等等,作為高職院校的老師應當針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創編能力展開探討,并且在專業課程的基礎之上,對學生進行教導,培養學生的舞蹈技巧,從而提高學生的幼兒舞蹈創編能力。本文就學前教育專業教學過程中幼兒舞蹈創編能力的培養進行探討,希望能夠推動學前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學前教育專業? 幼兒舞蹈? 創編能力? 培養
中圖分類號:J70-0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3359(2020)23-0147-04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推進,在高校培養人才的過程中,應當注重專業性以及技能型人才的培養模式,學前教育專業是當下高校人才培養的熱門專業,因此在對人才培養的過程中,也應當盡可能提高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以及創造性思維。對于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而言,只有提高了自身的綜合技能,才能更好地融入社會實踐之中,并且展開幼兒舞蹈教學工作。
一、學前教育專業舞蹈創編能力培養的意義
學前教育的對象主要是五歲左右的學生,在這一年齡階段的學生往往思維十分靈活,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在行為方面容易接受自身感興趣的事物。然而對于理論知識的學習常常缺乏耐心,作為教師,應當注重對學生行為的指導教學,通過開設舞蹈課程,能夠更好地引導學生開展行動,確保學生的協調性,最終啟發學生的藝術天性,推動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因此,舞蹈課程是學生在這一年齡階段比較容易接受的教學課程,作為高職院校,應當針對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學,加大對學生幼兒舞蹈創編能力的培養,幼兒教師的評測標準有很多,其中幼兒舞蹈創編能力培養是其中尤為重要的一項,對于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而言,學生應當圍繞著理論知識,并且將知識應用于實踐之中,只有這樣才能夠提高自身的舞蹈能力。在此過程之中,作為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除了應當對舞蹈創編課程有最基礎的認知之外,同時也應當具備創新型思維。在新課改的背景之下,對于學前教育的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職院校應當緊跟時代發展的腳步,提高學生舞蹈創編能力,使得學生具備創新思維。
二、當前學前教育專業舞蹈創編能力培養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理論性不足
在當前學前教育專業舞蹈創編能力培養過程中,存在教學理論性不足的問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過分注重學生的實踐、舞蹈技巧的學習。在專業理論課程設置上較為欠缺,存在著很多不足之處。對于舞蹈課程的設置也不是很完善,缺乏系統、專業性,難以展現出學生的個性化特點,學生的整體素質得不到有效提高。此外,高職院校在教學的過程中將學校的生存發展作為重點,系統理論不夠完善,缺乏對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對于舞蹈教學中的一些活動的開展較為缺乏,難以提高學前教育專業舞蹈創編能力培養的效率。
(二)教學方法有待改善
在實際學前教育專業舞蹈創編能力培養的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方法存在一定的問題,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難以有效提高綜合水平。由于學生的舞蹈基礎存在差異,在實際學習的過程中,對于教師所傳授的舞蹈技能,學生們的接受能力存在較大差異。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注意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應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不斷完善教學方式,從而真正地激發學生的潛能,提高學生整體的舞蹈素質。然而在實際舞蹈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只是將學生統一起來進行教學,并沒有注重學生之間的差異。為學生們安排一樣的任務,導致很多學生跟不上學習進度。教師也只是通過編排舞蹈讓學生們進行練習,沒有完善的教學方法。
(三)教師專業水平有待提升
在學前教育專業舞蹈創編能力培養的過程中,教師的專業水平仍然有待提高。在當今社會不斷發展的過程中,高職學校應該不斷加強教學的改革和創新。學前教育專業舞蹈創編能力培養的內容也與傳統的教學存在差異,提高了內容的深度。然而,在此過程中,教師專業水平不足,對實際的教學效果產生不良影響。一些教師舞蹈理論知識較為豐富,而舞蹈表演經歷較為欠缺,在教學過程中也只是采用傳統的方式來進行。還有的教師舞蹈經驗豐富,理論知識較為缺乏,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只是將重點放在學生表演技能的提高上,沒有對理論方面知識的傳輸,也就難以提高學前教育專業舞蹈創編能力培養的效率。對此,我們需要不斷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從根本上改變教師的教學觀念。讓教師積極地參與到舞蹈理論知識學習以及舞蹈活動中,以此適應現代化的教學方式。
三、當前學前教育專業舞蹈創編能力培養對策
(一)加強學前教育專業舞蹈創編能力培養教師隊伍的培養
高職學校要想提高舞蹈創編能力培養的教學質量和水平,就必須加強舞蹈教師隊伍的培養,組建一支成熟的、高水平的、具有信息素養的教師隊伍。舞蹈教師需要從自身做起,重視舞蹈的傳承和發展,提高自身舞蹈創編專業技能水平,補充舞蹈歷史文化背景知識。學校還可以定期組織培訓,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或者通過舉辦舞蹈交流活動,提高教師自身對舞蹈形式和文化的認同感。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促使教師主動提高舞蹈創編技能及專業知識,不斷思考教學創新,在實踐中總結經驗,提高教學質量。豐富自身的舞蹈理論知識和文化知識儲備,并且通過豐富多樣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對舞蹈的愛好和特長。教師要多采用多媒體教育的新型模式,利用微課、教學視頻、網絡教學資源等,靈活進行教學活動,將自己掌握到的豐富的理論知識和技能與舞蹈的文化內涵有機融合,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對舞種的了解水平。通過一系列有效的教學改革,為學生提供專業而系統化的舞蹈創編教學指導,讓學生更加深入的了解舞蹈創編,感受其中的藝術和文化的魅力。
(二)利用多媒體創設舞蹈創編情境
高職教師在舞蹈創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們創設舞蹈、創編情景,以此充分調動學生的舞蹈積極性,也能夠更好、更快地讓學生進入到課堂舞蹈創編的狀態中,讓學生充分感受到舞蹈創編的獨特魅力。然而,學前教育專業舞蹈創編能力培養傳統的教學方式會讓學生感到十分枯燥乏味,不能感受舞蹈動作的精髓以及舞蹈創編的靈魂。教師借助多媒體能夠更好地讓學生體會舞蹈,例如,我們在表演蒙古族舞蹈創編的過程中,這一民族的舞蹈創編通常比較壯觀、歡快。對此,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舞蹈視頻,讓學生感受到蒙古的藍天白云、體會蒙古草原賽馬的場景。學生們仿佛身臨其境,充分感受到蒙古的寧靜空曠、草原廣闊、人民自由生活的情景。在實際表演中,需要舞蹈演員融入自己的體會和感悟,合理安排自己的舞蹈創編動作,這樣展現出來的舞蹈創編場景才能夠打動觀眾,觀眾也能從舞蹈創編作品中體會其深層次的含義。作為一個舞蹈創編表演,不應當僅僅是肢體互動那么簡單,這樣的舞蹈創編作品只會給人以炫技、浮于表面的感受,整個作品沒有生命力和活力。只有利用人類語言進行拓展,讓舞蹈創編演員能夠融入自己的情感塑造角色,這樣才能展現出舞蹈表演的獨特魅力和感染力。
(三)利用多媒體進行舞蹈動作分解
高職院校的舞蹈教師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將舞蹈動作分解開來進行教學。在多媒體與學前教育專業舞蹈創編能力培養相融合的過程中,可以采用視頻的形式將舞蹈動作分解,便于學生理解掌握。在利用多媒體播放舞蹈動作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定格某一舞蹈動作,或通過慢放的形式,讓學生們更為清晰地掌握每個動作,把握動作的要點。教師在慢放的過程中,要為學生們講解清楚每個動作的理論知識和技巧,從而幫助學生更為深刻的領悟動作要領。此外,教師讓學生觀看完視頻之后,還需要組織實踐教學活動,通過親自示范的方式來讓學生更加清晰地了解每個動作的要領。接著,讓學生自行跟隨視頻練習,在反復練習的過程中可以規范動作,以此讓舞蹈更為熟練。
(四)加強師生互動,營造氛圍
學前教育專業舞蹈創編能力培養教師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充分認識到多媒體教學的方式對整個課堂教學的重要意義,并將多媒體與實際課堂相結合,利用網絡平臺搜集相關的舞蹈教學資源。然而,這些視頻資源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不是單單通過簡單的多媒體來播放,而是需要以實際教學內容為基礎。教師進行教學內容和目標的設計時,需要依據高職學生的心理特點針對性地篩選,優化每個環節的教學設計,從而營造一個和諧活躍的課堂氛圍,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舞蹈的興趣。例如,教師在組織舞蹈欣賞課時可以通過引入有趣、簡單的視頻資源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讓學生積極開展思考和討論,以此活躍課堂的氛圍,充分利用課堂導入讓學生扎實掌握教學內容,提高舞蹈教學有效性,增強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
(五)加強創編技巧的訓練
學前教育專業在對舞蹈創編能力進行培養的過程中,首先應當符合兒童這一群體的審美需求。根據這一階段學生的身心特點,從而使得舞蹈動作特征滿足學生的表演特性,因此在學前教育專業展開教學的過程中,如何提高學生的幼兒舞蹈創編能力,應當充分迎合兒童的舞蹈能力以及水平。在對兒童創編能力展開訓練的過程中,首先應當掌握一定的創編技巧以及方法,只有這樣才能避免幼兒舞蹈走向專業化以及成人化的境地。就學前教育專業教學過程中幼兒舞蹈創編能力培養而言,應當幫助學生形成舞蹈創作的整體思路,然后從專業的角度出發,構思舞蹈的實踐工作,只有這樣才能完成舞蹈創編能力培養的最終目標,使學生的創編能力有所提高。學生在掌握一定的舞蹈技巧之后,在理論的指導之下,不斷豐富舞蹈的表現手段,使舞蹈表演更具感染力。學生在對幼兒舞蹈創編能力進行構思的過程中,應當對舞臺效果以及舞蹈技巧進行預判,并且根據舞蹈的主題需求展現不同的表演方式,只有這樣才能夠充分確保幼兒舞蹈舞臺的情趣性,通過將幼兒的年齡特點以及音樂風格進行融合,展開特色化的設計,體現幼兒這一年齡階段舞蹈動作的童真性以及隊形設計的靈活性。
(六)注重自主學習
在推動學前教育專業幼兒舞蹈創編能力培養的過程中,教師應當鼓勵學生之間展開交流與合作,只有這樣才能做到集思廣益,面對同一個素材或是動作時,能夠從多方面角度展開思考。在進行討論之后,能夠采取更加科學好看的舞蹈技巧,不斷豐富舞蹈的實際內容,從而提高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幼兒舞蹈創編能力。例如教師讓學生進行舞蹈動作編排的過程中,首先應當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進行討論,學生首先討論這套舞蹈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再確定思想感情之后,針對舞蹈如何編排進行激烈的討論,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地體現下一個主題想要表達的內容,就學生之間討論的動作流暢性以及關聯性而言,從幼兒以及觀眾的角度對舞蹈題材展開剖析,并且在其中融入獨特的元素,從而提高自身的舞蹈創編能力。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實際學前教育專業舞蹈創編能力培養過程中,教師需要充分認識到舞蹈創編能力培養的重要意義。將其與舞蹈課堂教學有機結合起來,以此提高舞蹈教學的質量和效果。在學前教育專業教學發展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舞蹈創編能力十分重要,同時,這也是培養人才的重要途徑,通過優化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式,加強理論與實踐的融合程度,從而提高學生的舞蹈創編能力,推動學前教育專業的創新發展。
參考文獻:
[1]劉璐.學前教育專業幼兒舞蹈創編課程存在的問題與改革探索[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20(07):165-166.
[2]林米粟.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課程建設與改革探索——以幼兒舞蹈創編為案例[J].藝術評鑒,2019(14):139-140.
[3]朱源湖.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幼兒舞蹈創編能力的培養[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19(08):166-168.
[4]趙曉麗.論高師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幼兒舞蹈創編能力的培養[J].戲劇之家,2018(36):157+159.
[5]黃娟莉.提高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幼兒舞蹈編創能力的教學策略[J].黃河之聲,2016(17):13-14.
[6]李東.提升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幼兒舞蹈編創能力的策略研究[J].大眾文藝,2016(09):250-251.
[7]蔡霞.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幼兒舞蹈教學能力的培養對策[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5(22):106-107.
[8]孫宏,李亞楠,王丹.基于幼兒園舞蹈教育現狀淺談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改革[J].大眾文藝,2015(14):216-217.
[9]陳巖,郭曉希.提高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程——舞蹈教學能力的探究與對策[J].大眾文藝,2015(05):245-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