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課程教育不斷改革的情況下,初中物理教學工作也具有諸多的要求標準,并且生活化教學也成為初中物理教學的重要部分。基于新課改理念的影響下,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當前社會的發展需要。在初中階段,物理生活化教學屬于一種科學的教學模式,應用效果理想,并且得到學生的普遍喜愛,也促使教學的質量水平有效提升。文章進行分析新課改理念下的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策略,提供給實踐工作有價值的借鑒。
關鍵詞:新課改理念;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
一、 引言
物理屬于典型的自然科學,物理學科來自生活,同時也高于生活。進行初中階段的物理教學時,教師需要密切的聯系起生活實踐,達到物理課堂教學生活化的目標。而且物理課堂教學中,進行滲透生活化教學理念屬于新課程改革提出的要求標準,并且有助于幫助學生把理論知識在實踐中進行運用。所以,初中物理教師需要革新教學理念,把抽象化的物理知識具體化,運用生活化的教學模式,促使提升生活實踐能力、物理學習能力。
二、 生活化教學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首先,有利于使抽象的物理知識具體化。物理課程具備抽象性的特點,學習期間存在比較深澳的問題,學生往往形成一定的學習困難度,久而久之會出現退縮的問題。傳統的教學模式,學生主要是進行機械性記憶知識點,理解的程度并不深刻。通過進行生活化的教學,教師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很多案例,或者是結合采取具體模型等展開教學工作,能夠讓抽象的物理知識具體化的呈現,學生的理解會更方便,進而將學習的效率有效的提升。
其次,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動力。物理學習期間,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質量跟學生的學習興趣、動力具有緊密的關聯性。初中物理教學中,進行生活化的教學理念,可以讓學生了解到所學習的物理知識對實踐生活的意義巨大,并且掌握住怎樣把理論知識應用到指導日常生活中去,把學習到的課本知識,運用到日常生活中形成的物理現象的分析中去。這時會構建起良性循環的過程,激發出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且促進提升學生的探索能力、科學實驗精神。
最后,可以推動初中物理教學的改革。基于新課程改革深化發展的情況下,教師也在積極地運用各種途徑實施教學改革,而且改革屬于教師教學的主題。特別是對于物理學科而言,進行采取生活化教學理念,可以轉變傳統知識灌輸式的教學方式,納入生活化的教學元素,讓學生理論、實踐共同發展,滿足新課程改革予以現代教育提出的要求,是初中物理教學改革的關鍵表現。
三、 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不足的具體表現
首先,教師并不具備深刻的生活化教學觀念。初中階段的學生,抽象思維的發展還在進一步的完善,實踐教學時,往往學生可以記憶物理概念、定理、公式等,但是做起題來就會出現毫無頭緒的情況。分析產生的原因就是,學習物理知識期間,學生僅關注文字的表面含義,對于深入的對應景象并不能看透,所以就不能透徹的理解物理學科是在學習什么內容。很多初中物理教師不重視把物理的學習密切的結合生活實踐,只是把課堂內容在教材上局限,不重視學生想象力的培養,基于熟悉感更強的生活情境中了解物理知識。所以,因缺少生活化的教學觀念,就會影響到學生的抽象思維、科學思維的更好發展,學生不容易感受到生活是緊密的聯系物理知識的。
其次,教學內容中生活化要素匱乏。在新課改理念下,很多的初中物理教師積極地尋求把生活化教學模式融入教學中的科學舉措,但是由于掌握的生活化教學方法較少,就不能靈活的運用多樣化的生活素材進行教學。比如,一些教師多次的利用較為陳舊的素材,不能做到跟對學生的需求,及時的補充跟現實生活相關聯的物理知識。所以,通常物理教師所選生活化素材的教學價值并不高,缺少了優秀教學素材的情況下,會導致教學效果不盡理想。
四、 基于新課改理念的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策略
(一)創設生活化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初中物理教學是進行建立生活化的情境,屬于將學生學習熱情有效激發的重要途徑,同時可以營造愉悅的學習環境,促進學生更快地進入到學習的角色中。物理教師教學時,既要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也要兼顧實驗教學,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生活化情境的創設,可以讓學生更深入地理解物理知識。例如,講授“噪音的危害和控制”相關知識,課前準備好動聽的歌曲、釘子在玻璃上滑動的聲音。上課時,先為學生播放歌曲,讓學生講一下自己聽完歌曲以后的感受。學生都會回答比較舒心、優美、好聽之類的答案。然后播放釘子在玻璃上滑動的聲音,此時很多學生開始表現出忍耐的表情,或者不自覺的捂耳朵,然后回答這個聲音是刺耳的、難聽的、不想再聽下去之類的答案。此時,教師進行引出所講內容,進行比較觀察的方式,讓學生了解到噪聲的波形圖呈現出了不規則性的特點,對一個知識更好的掌握。
(二)利用生活化知識為新知識的學習奠定重要基礎
為了提升生活化教學的教學質量水平,初中物理教師應該將教學的理念進行積極轉變,將生活化知識科學的運用于實際課堂教學中去。而且需要加強備課,充分地掌握住新課改初中物理課本中重難點內容并標記,合理地調整教材內容,聯系起教學內容創設針對性的生活情境,讓學生采取生活化知識,輔助深入的理解新的知識內容。學生需要對教師所講的一些生活例子進行詳盡的分析,能夠自行的發現重點知識內容、生活規律、應用到物理知識的地方等,促使將物理思維有效地增強。例如,學習關于“慣性”的內容,應該重點地讓學生做好區分“力”“慣性”二者的概念。部分學生并不能深入且正確的理解這些知識,教師為了幫助學生改善這種學習的狀態,將學習的質量提升,就需要科學地利用生活實際中的案例,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并且讓所講授的“慣性”知識以比較直觀的形式呈現給學生。先準備一輛小車模型,準備一塊平滑的木板,木板上面穩定的放置小車模型。讓木板處在豎直的狀態中,之后就能夠觀察到,小車模型跟隨木板向左方向進行移動。如果此時對于小車展開剎車的操作,則能夠明顯的觀察到,木塊一直在向左進行運動。進行實驗操作以后,就可以讓學生了解到,力、慣性之間是具備本質性的區別的,掌握的程度會更深刻。而且學生在觀看中,具有高漲的求知欲,此時,再進行舉例說明實踐生活中常見的小轎車、大貨車。提出問題,例如“如果具備已知的小轎車、大貨車的行駛速度,如果兩輛車出現一起剎車的情況,那么剎車距離較長的會是哪一輛呢”“大貨車和小轎車進行剎車的過程中,自身物體質量能不能對慣性的大小產生影響呢”。在提問以后,讓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進行討論分析,最后得到結論并發言。這樣可以明顯地減小學生與教材之間的距離,而且也更能帶動學生學習熱情的有效提升。
(三)布置生活作業鼓勵學生探究
物理與生活的關系是緊密不分的,生活中的很多方面都可以充滿物理知識。所以,進行布置物理作業的時候,要避免傳統的一味做題的方式,而是積極的引入生活化的物理作業,將學生的探索熱情有效地激發出。可以著手于生活中隨處可見的一些事物,引導學生仔細地觀察,并且引發思考,站在物理探究的角度重新觀察所熟知的事物。再聯系起正在學習的物理知識,讓實驗探究更加完善。例如,學習關于“功和機械能”的相應知識,布置的課后作業類型可以是觀察記錄。事先教師展示一些家用電器的銘牌,讓學生正確的閱讀信息,然后回家以后,記錄自家電器的銘牌信息,由額定功率從大至小的順序排序,讓學生回顧課堂所學的同時,也了解到了常見電器中包含的物理知識。再如讓學生回家之后,按照自己家的用電情況,繪制出電路圖,同時闡述每條線路的連接原理、方法等。一方面,可以將物理生活實踐能力提升,另一方面,也提升理論知識的應用能力。
(四)結合生活化實驗提升學生實踐操作技能
物理學科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就是實驗,進行實驗操作的環節,可以輔助更多的生活素材被有效地運用,提升物理實驗探究的質量水平。落實生活化教學期間,物理實驗教學屬于關鍵的部分,教師要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實驗操作機會,讓學生在動手中發現物理,并且自覺的解決物理問題。例如,在講授關于“壓強”的相關知識過程中,可以提供給每位學生一顆蓋釘、一顆粗釘子,讓學生準備一塊木板,并且將蓋釘、粗釘子分別釘在木板上面,感受此實驗的過程。實驗操作的過程中,學生就會觀察到,相較于粗釘子而言,更容易釘進木板的就是蓋釘,運用很小的力度,就可以把蓋釘在木板中釘入,但是粗釘子需要用很大的力量,而且需要依靠錘子用力砸才能順利地釘進去。此時,教師再引出“壓強”的概念,讓學生結合起剛剛所做實驗,理解這一概念,就會更深入的掌握其中的知識和道理。
五、 結語
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的優勢明顯,一方面,把理論知識有效地運用到實際中,另一方面,能夠推動教學質量、學習效率有效的提升,效果理想。所以,進行初中物理學科的教學過程中,需要教師聯系起新課程改革各項標準,同時融合時代教育的理念,在課堂上科學的納入生活化教學理念,促進物理課堂聯系起生活實踐,進而將物理學習效率提升。
參考文獻:
[1]劉全.基于新課改理念的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研究[J].文存閱刊,2019(11):82.
[2]李建軍,張永紅.基于新課改理念的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研究[J].華夏教師,2018(2):45.
[3]劉海成.生活化教學理念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運用[J].新課程研究,2020(3):104-105.
[4]李利榮.生活化教學走進初中物理課堂的探索[J].科學咨詢,2020(8):158.
[5]肖友偉.生活化情境教學在初中物理課堂中的實踐策略[J].科學咨詢,2019(26):104.
[6]梁穎歡.開發利用生活的課程資源,提高初中生學習物理電學興趣的研究[J].中外交流,2019(5):372.
[7]墨艷華.試論初中物理教學中生活化教學的應用策略[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8(47):99.
[8]彭國文.生活化情境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實踐與思考[J].教師,2018(20):74-75.
[9]趙濤.生活點滴我留意: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實踐探討[J].考試周刊,2020(77):131-132.
作者簡介:
宋承飛,甘肅省白銀市,甘肅省白銀市靖遠縣北灘鎮紅豐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