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大偉
【摘 要】 培養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是新型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務,不僅是心理健康教師的任務,學科教學作為學校教育的主要形式,在學科教學中滲透積極心理教育,也是培養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重要形式。本文探討了在科學教學中滲透培養小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主要策略和具體方法。
【關鍵詞】 小學科學 ?心理健康 ?積極心理品質
小學科學課程作為一門基礎性課程,貫穿于整個小學階段,在科學教學中對學生進行積極心理品質的培養是非常有必要的。下面,就如何在科學教學中滲透培養小學生積極心理品質進行探討。
一、小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主要內容
美國心理學家塞利格曼首先提出了積極心理學理論,確立了六大美德力量24種積極人格特質。在我國,孟萬金教授等學者先后研究發布了《中國中小學生積極心理品質量表》和《中國小學生積極心理品質量表》。在后者中將中國小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重新整合為六個維度13項品質,即認知維度(創造力、求知力)、情感維度(愛、友善)、意志維度(執著、真誠)、律己維度(持重、寬容、謙虛)、利群維度(合作力、領導力)、超越維度(感恩與理想、幽默風趣),比前者中合并減少了2項特質。
二、科學教學中滲透培養小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主要策略
1. 挖掘教學內容
小學科學的課程內容和課程目標里隱含著一些積極心理健康教育成分,如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創新能力,使學生形成樂于與他人合作的科學態度,使學生具有創新意識、環保意識和社會責任感等等。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時,應注重積極心理品質方面的滲透,讓學生在提高自身科學素養的同時,自身的積極心理品質也得以發展。
2. 創設和諧環境
教師應設法創設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利用包括信息技術在內的各種手段,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發探究興趣,引導學生主動探究,使學生養成樂于探究、樂于學習的品質。
3. 優化探究過程
教師要充分優化科學探究活動的每一個過程環節,注重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鼓勵合作探究,從而啟發學生積極思維,引導學生學會總結和反思,讓學生在活動中獲得積極體驗,發展堅持、合作等積極心理品質。
4. 改善評價方式
教師應重視過程性評價,重視學生自評和互評,使學生對學習的目標、方法、效果有清晰的認識,發展學生的洞察力、真誠等積極心理品質。
5. 親身示范引導
教師應培養自身良好的積極心理品質,在教學中平等對待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展現出自身真誠、熱情、友善、寬容、謹慎、幽默等積極心理品質,為學生做好榜樣示范,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
三、科學教學中滲透培養小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具體方法
孟萬金教授的研究表明,我國小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總體水平良好,但也有一些積極心理品質需要加強:創造力、真誠、友善、領導力、寬容和心靈觸動(融入感恩與理想),特別是領導力和友善中的“社交智力”方面。
1. 創造力
“創造力”包含24種積極人格特質中的“創造力”“開放思維”和“洞察力”。科學技術課的主要是設計制作類的活動,要經過明確問題、確定方案、設計制作、改進完善一系列環節,發展探究能力的同時,創造力品質也得到了有效地培養。
2. 真誠
在科學教學中,非常重視學生互相評價的作用。有些高年級的學生開始在意自己的“面子”,別人給予自己不好的評價時,表現得非常不高興甚至惱羞成怒。久而久之,同學們對這樣的學生進行評價時,就不會認真評價,評價浮于表面甚至做出違心的評價。教師發現這樣的苗頭時,應該及時給予引導糾正,讓學生做到實事求是、實話實說、不要怕麻煩,被評價的同學也要虛心接受別人的評價,做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3. 友善
“友善”包含24種積極人格特質中的“善良”和“社交智力”。合作學習是科學課的一種重要學習方式。在合作探究過程中,小組成員之間要互相關心、互相協作、互相幫助。如有的學生動手能力較弱,完成探究活動相對困難。這時,其他同學不應取笑他,而是應該積極關心他、幫助他,幫助他樹立信心,慢慢鍛煉,逐步地增強自己的能力。
4. 領導力
領導力是培養小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另一個重點。在合作探究過程中,每個小組都需要一個組織者。好的組織者在組織探究活動時,能虛心聽取組員意見,意見不一時積極進行協調,這樣才能得到每一位組員的信任和支持,才能順利完成合作探究活動,達成合作學習目標。輪流擔任組織者的角色,有助于充分地鍛煉培養學生的領導力。
5. 寬容
學生容易因一些小事而爭執,教師要教導學生換位思考,促使學生學會寬容。能正確對待別人對自己的評價,能原諒他人對自己“冒犯”,就是寬容。寬容的培養更多地依賴教師言傳身教的影響。
6. 心靈觸動
“心靈觸動”是中國中小學生積極心理品質量表中的15項品質之一,包含24種積極人格特質中的“感恩”和“審美”,在中國小學生積極心理品質量表中與“信念與希望”整合為“感恩與理想”。教師要對教學內容進行延伸,把感恩與審美滲透其中。
綜上所述,科學教師除了科學課程目標的達成,也要積極進行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滲透培養,將學科教學與積極心理健康教育深度結合,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積極心理品質,促進學生和諧健康地發展。
參考文獻
[1] 孟萬金.積極心理健康教育:奠基幸福有成人生[J].中國特殊教育,2010(11):3-8.
[2] 喬金石.如何培養小學科學課堂教學積極心理品質[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8(3):41.
本文系全國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8年度教育部重點課題《青少年生命與安全教育系統工程建設的深化研究》中教師小課題《小學科學學科中積極心理品質培養的實踐研究》的課題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