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志
【摘 要】 人格塑造對于初中生體育素養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而從心理學角度看,人格塑造應該包括對人基本的目標、情感、興趣、審美、競爭與合作等方面。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借機進行情感教育滲透,培養學生的目標感、競爭感、堅強的意志力和團結友愛互助的精神。在初中體育課程教學中鼓勵老師對學生開展更多的人格塑造運動,這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基于此,本文從人格塑造在初中體育課中的應用和教學策略角度出發,對此進行了深入分析。
【關鍵詞】 人格塑造 ?初中體育課 ?應用 ?推廣
一、體育教學中人格塑造的重要性
在組織層面,在體育教學中人格塑造可以讓初中生感受到整個體育教學項目的樂趣,增加集體榮譽感和團結凝聚力,在學生進行項目和比賽的過程中有效改善學生的身體素質和綜合素質。應該說,人格塑造能讓初中生在其過程中逐步培養自己各方面的技能,同時還能幫助自己更好地成長,在掌握體育知識和體育技能的同時領悟到更多的體育精神。
二、心理學下的體育教育人格功能塑造要求
1. 倡導心理健康
體育項目是一種富有體育和文化底蘊的動作和項目,可以通過身體的運動為學生帶來更好的精神氣質和健康的身體。而更關鍵的是可更好地讓人享受到身心的愉悅。在塑造外在美的同時提升內在美,改善心理環境,鍛煉大家的心理素質,幫助大家形成良好的品質和毅力,建立非常不錯的人脈關系網絡。
2. 注重審美情趣
學生參加健身和體育鍛煉不僅可以增強體質、愉悅身心,還可以幫助學生塑造形體。尤其學生,伴隨著年齡的增長,新陳代謝減緩、肌肉松弛、體內脂肪囤積,這些不僅造成身材變形,還會危害到身體健康。體育鍛煉有助于陶冶學生的情操。經常接觸、學習舞蹈動作還可以提高學生感知美、發現美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
三、人格塑造在初中體育課中的實踐策略
1. 在人格塑造中幫助學生樹立信心目標
人格塑造運動的準備工作至關重要,是確保高質量高效率體育課程學習和鍛煉的關鍵。具體到一些人格塑造上,則可以通過一些諸如拉網捕魚、繞八字形跑、貼膏藥、老鷹捉小雞等活動的開展,這樣更加有利于增加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感,也非常有利于后期體育教學課程的實施。體育課教學屬于一門實踐性與應用性均較強的學科,若要讓學生掌握關鍵運動技能動作,教師就不得不花費大量教學時間,且不斷重復地給予學生指導與訓練,期間注重學生非智力因素(如吃苦耐勞、堅韌不拔)方面品質的培養。
2. 在體育教學中激發學生興趣熱情
在初中,很多學生對學習缺乏興趣,對事物沒有熱情,這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和整個人生的成長。而通過體育教學的人格塑造,有助于順應學生的心理需求,對學生的身心發展大有裨益,有助于避免學生產生厭倦感,增強學生學習事物的熱情和興趣。如,可以在每節課中選取投擲類(投沙包、實心球、鉛球)、跑步類(短跑、多人接力跑、繞桿接力等)中各一個項目,在跳躍類(蛙跳、跳繩、摸高、單足跳等)中選擇兩個項目,遵循順序選用的原則,循環選用每個項目。激發學生的熱情體育和自豪感。
四、初中體育課人格塑造方法
1. 營造濃厚的情感教育氛圍
依照當前的情況來看,學校在人格塑造氛圍創建方面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很多院校因為場地的限制,在人格塑造比賽開展方面呈現不足,很多人格塑造運動資源都沒有得以很好利用,從整體來說,校園人格塑造文化氛圍并不濃厚。因此,學校在氛圍建設方面應當狠下功夫。諸如人格塑造比賽的開展、人格塑造運動的日常進行、人格塑造賽事的觀摩學習等等,都應當成為學校人格塑造運動開展的重要方式。
2. 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
可以組織相關學校或者班級開展初中生人格塑造聯賽活動,通過相關方面的籌備,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合作空間,讓學生之間直接參與到賽事事情活動之間,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人格塑造,而人格塑造的本質是實現整個興趣和技能培養的關鍵,所以可以考慮每學期組織一次甚至是聯校的初中生趣味人格塑造體育比賽運動,讓學生真正身臨其境地去體會人格塑造運動,在鍛煉技能的同時增加對人格塑造的熱愛和感情。
3. 強化體育文化和體育精神推廣
體育精神集中體現了體育教學所需要包含的情感類型。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樹立價值觀和情感觀,老師可以單獨汲取體育運動的精神內涵,并面向學生進行體育文化與體育精神的普及推廣。首先學校領導需要自己認同人格塑造文化,讓校園人格塑造在學生之間得到廣泛傳播。讓學生從多個方面多個渠道逐步去認識人格塑造和人格塑造的知識,以增強學生體質,培養學生拼搏進取、團結合作的體育精神為宗旨,從而提高對人格塑造的興趣和熱愛程度。
結束語:
讓學生擁有健康的體魄和身體是整個教育導向的基本要求,在體育教學中融入心理學下的人格培養策略,是提升初中生綜合素質的關鍵所在,且這有助于豐富教學內容,并為提升整個初中體育課程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都有很大的幫助和意義。
參考文獻
[1] 李明.在初中體育課上開展人格塑造教學的探討[J].北方文學(下旬),2017(2):175.
[2] 王強.人格塑造在田徑教學中的可行性研究[J].體育研究與教育,2014(S1):112-114.
[3] 李小燕.人格塑造在田徑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3(28):110-111.
[4] 劉勇波.大學體育教育改革與未來發展趨勢[J].數字化用戶,2018(30):226.
[5] 董勝.初中勞動技術課程的教學方法探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7(39):178.
* 此論文為2019年度泉州市基礎教育課程教學研究課題《中小學體育教育中融入生命安全教育的策略探索研究》課題編號:QJYKT2019-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