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程坷 楊衛東
“做好少數民族學生的教育管理工作,關系到少數民族優秀人才的培養問題,關系到黨的民族政策能否順利貫徹落實,關系到少數民族地區能否快速發展;要用心用情地對待每一名少數民族學生,與他們交朋友,做到以情感人、以情育人,贏得學生的尊重和信賴,在學生心目中真正樹立可親可敬可靠的良好形象;既要當好教導員、又要當好服務員、還要當好管理員、更要當好協調員。”這是2018年4月20日,湖北省委常委、省委統戰部部長爾肯江·吐拉洪在全省高校少數民族學生輔導員適崗履職培訓會上如此說道。少數民族學生來到湖北學習,普遍存在學業基礎薄弱、生活差異較大、交流不便、家庭困難、就業壓力大等情況。根據這些特點,湖北各大院校紛紛出臺了一系列的幫扶措施,為少數民族學生提供有針對性地幫助、精準化服務,精心為他(她)們解決燃眉之急和后顧之憂,讓學生們盡快專心學習、快樂生活。
“說真的,我已經愛上了這座城市,愛上了湖北,讓我們身在異鄉也能感受到家一般的溫暖”。2019年11月18日,來自新疆的阿依祖胡熱·依力哈木是湖北大學大四學生,她向記者介紹了在學校4年來的親身經歷。她說:“這是我的三位室友,她們分別來自湖北黃梅的王倩、宜昌的孫菊珍和海南的孫浚楨,4年來,我們4個人住一起,從剛開始都不認識、不交流和難交流,到如今形影不離,無話不說,大家互幫互助,相處得非常好,學校每年舉辦的‘民族團結一家親’文藝晚會、鄂疆結對幫扶等各種活動,我們都有共同參與……”隨行的四位同學十分默契,相對一笑。
阿依祖胡熱·依力哈木介紹,湖北大學每年定期舉辦“學生事務下午茶”座談會、師生茶話會,走訪寢室慰問等活動,搭建Q Q群、微信群等信息溝通平臺,暢通了學生向學校、相關職能部門和學生政工干部反映現實訴求和心聲的渠道。
湖北大學學工處副處長李書說:“學校選聘了三名政治過硬、能力突出、作風優良的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專職輔導員,開展少數民族學生教育管理工作。少數民族學生專職輔導員深入到新疆少數民族學生中,每天與學生談心談話,定期與學生家長溝通,圍繞學生在思想、學業、生活、心理、貧困、就業等方面開展一系列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湖北民族大學“三心”服務受歡迎。一是混合編班住宿。在統籌考慮學生民族成份、來源地區、學習成績等因素,在同年級同專業內進行混合編班,混合住宿,創造了開放、多元、包容的環境,為各族學生相互了解、相互學習、相互幫助、共同提高打下堅實的基礎。二是開展結對幫扶和樹立少數民族先進典型。開展“一幫一”、“多幫一”活動,從學習、人際交往、文化交流方面對少數民族學生進行全方位、多層次的幫扶。為了解決少數民族學生學習基礎普遍較差、語言溝通不暢等問題,該校一直實行少數民族學生“n+1”幫扶制度,二級學院領導、輔導員、班主任和優秀學生干部與少數民族學生進行結對幫扶,關心關注他們的學習生活情況。通過舉辦各種活動深入挖掘少數民族大學生在舞蹈、藝術、體育、文化方面的資源和優勢,選樹少數民族學生先進典型。三是設立民族事務辦公室,對學生民族事務實行專人管理,支持少數民族學生參與社團活動;鼓勵少數民族學生擔任學生干部;廣泛吸納少數民族優秀大學生入黨,增加他們在學生中的作用力和影響力。
武漢大學按照“規定動作”不動搖。該校始終把關愛少數民族學生作為一種工作機制。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民族政策和新疆工作方略,認真落實黨中央關于新疆工作的決策部署,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在反對民族分裂、抵御宗教極端思想滲透等大是大非問題上旗幟鮮明、立場堅定、行動堅決。杜絕任何人利用宗教進行妨礙學校教育制度的活動,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民族觀、嚴格區分宗教與文化的界限。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創品牌、樹特色”顯成效。該校已成立“美美曉南”民族團結教育工作室,進一步做好少數民族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該工作室申報的“情系疆楚促認同——邊疆少數民族學生家訪育人計劃”已獲批“湖北省高校實踐育人特色項目”。
湖北文理學院推進“格?;ā备安刂Ы绦袆?,增進漢藏民族團結。該校自2014年支教團隊組建以來,每年選拔大學生志愿者組建“格?;ā备安刂Ы虉F隊赴西藏瓊結縣開展義務支教。6年來,共有9批45人次赴藏,每批隊員在藏工作4至6個月,豐富了當地中學校園文化生活及科技實踐活動,有效地促進了當地教學質量的提高及漢藏民族團結。在他們的感召下,湖北文理學院已有31名畢業生進藏就業創業。2019年被中宣部授予“最美支邊人物”稱號中唯一的一個集體——湖北文理學院“格?;ā敝Ы剃?。
武漢科技大學、湖北師范大學、三峽大學、隨州職業技術學院、武漢工程大學等近百所院校都紛紛出臺了服務少數民族學生方案和采取了各種精準幫助措施,受到少數民族學生一致好評。
伴隨著民族政策的正確指引以及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湖北省少數民族大學生數量呈現逐步上升的趨勢。湖北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族工作和教育工作的重要論述,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緊緊圍繞“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努力構建教育、管理、服務多維工作體系,形成了加強少數民族學生教育管理常態化工作機制,有效地促進各民族學生交往交流交融和民族團結進步,全面助力少數民族學生健康成長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