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妍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提升,與科技水平的不斷進步,人們的意識也在逐漸增強,信息化技術逐步應用于各行各業,網絡時代拉開帷幕。我國大部分的高校,積極地參與創新改革,將高校教育管理與信息化技術進行了結合,推出了新的高校教學的管理模式,力求提升高校管理水平。因此,該文將針對網絡時代高校教學管理進行分析,并給予針對性的建議。
關鍵詞:互聯網? 高校教育? 高校管理? 管理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1672-3791(2020)12(b)-0140-03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my country's economy and the continuous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eople's consciousness is gradually increas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gradually applied to all walks of life and the Internet era has begun. Mos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innovation and reform, combine college education management wi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launch a new college teaching management model, and strive to improve the college management level. Therefore, this article will focus on college education management in the network era Analyze and give targeted suggestions.
Key Words: Internet; College education; College management; Management model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推進,許多行業都因互聯網的廣泛應用而得到發展提升的機遇,甚至出現了部分企業將互聯網作為運行和服務的主要載體。互聯網在高校教學管理中的應用,對傳統的高校管理模式具有顛覆性的意義,網絡時代下的高校教學管理模式,不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具有范圍廣、效率高等優勢,但網絡時代高校教學管理模式尚處在發展時期,還存在許多有待改進的問題,因此,對網絡時代高校教學管理進行分析十分必要。
1? 高校教育管理模式的現狀
1.1 高校的教育管理理念滯后
就目前高校教育管理模式來看,受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刻板的傳統教學理念在高校教師的思想中根深蒂固,不知創新與改進,采用高校教師團隊與校方為主導的管理模式,導致時代在不斷地發展,而高校教學理念卻止步不前,教育管理理念嚴重滯后,使學生長期處于被動面,沒有自由發揮的空間,極大地束縛了學生的創新思維與創造能力,阻礙了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致使學生在面對問題時出現呆板、不知變通、無從下手的情況,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造成了負面的影響,為學生未來適應社會發展、融入社會生活埋下了極大的隱患[1]。
1.2 學生自我意識強,團隊意識薄弱
現階段高校學生大多為獨生子女,受到了家長與長輩們極大的關懷與愛護,甚至是過分的溺愛,因此,導致學生的自我意識感較強,而團隊意識卻較為薄弱,以自我為中心思考,團結協作能力較差,適應集體生活的能力不足。此外,互聯網的便捷與高效性,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信息獲取的平臺、更為方便的交流方式,提升了學生對新鮮事物的感知能力,拓寬了學習的認知范圍,但與此同時,學生在實際生活中與人溝通的時間也在不斷地縮短,語言表達能力得不到有效的鍛煉,思維模式逐漸與現實剝離,進而導致學生在與人交流時缺乏思考,溝通能力較差,在團隊合作中,沒有團隊意識與團隊榮譽感,甚至無法與他人維系和睦關系,致使團隊不和諧,使高校教學管理的進行受到了嚴重的阻礙[2]。
1.3 高校教育管理模式更新緩慢
當今社會發展迅速,日新月異,因此,當今社會對新時代的人才要求也在不斷提升,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對此也給予了高度重視,努力調整 高校教育管理方案,但受長時間的傳統高校教育管理模式的影響,改革工作時常受到阻礙,改革進行較為艱難,致使高校教育管理模式更新緩慢,改革效果不明顯。
1.4 教師隊伍信息化程度低
大部分的高校教師對信息化技術與高校教學管理的結合認知不夠明確,思想理念尚未轉變,固執己見,排斥信息化技術在課堂中的引入,仍采用遠落后于時代發展與學生需求的教育模式,不利于高校學生的學習,對高校學生的發展起到了阻礙的負面作用。此外,多數高校教師的計算機技術掌握不夠,在課堂教學中有效運用計算機的程度較低,致使信息化技術無法在高校教學管理中充分地發揮作用[3]。
1.5 高校在信息技術方面投入較少
信息技術在高校教學管理中的應用,需要高校進行一定的資金投入支持來更新高校教學管理模式,但大部分的高校在信息技術方面的投入較少,致使信息技術在高校教學管理中的可發展層面較為淺薄,對學生的影響力度不夠,進而導致信息技術對高校教學管理的改革趨于表面,網絡時代高校教學管理模式無法有效地貫徹落實[4]。
1.6 高校管理隊伍網絡化水平不足
高校教育管理模式的改革,對教師團隊的信息化專業素質與文化素養要求較高,但就目前高校管理隊伍情況來看,高校管理隊伍的年齡普遍較高,對信息化的技術應用方式無法有效理解,管理隊伍整體網絡化水平不足,無法有效地對信息化技術設備進行利用,進而導致高校教育管理改革效率較低。
2? 互聯網時代高校教育管理模式改革的具體措施
2.1 完善高校網絡教學體系
要想實現互聯網時代高校教育管理模式改革的首要步驟就是,完善高校網絡教學體系,引進先進的網絡化設備,實現校園網絡的全面覆蓋,保障網絡的穩定性,逐步地完善高校網絡的體系構建,為學生建立起綠色的上網環境,使高校學生能夠放心地使用網絡進行學習,使網絡時代的高校教學管理對學生的學習與生活起到良性的影響作用[5]。
2.2 改變教師的教學理念
教師的教學理念是對高校學生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因此,要想實現信息化時代的高校教學管理改革,就需要做好高校教師的思想工作,改變高校教師的傳統教學理念,使高校教師能夠跟隨時代發展的進步,做到與時俱進。時常與學生進行有效的交流,調動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注意力,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增強學生對知識的記憶。此外,高校教師還可以利用信息化技術軟件,對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進行掌握,并在軟件上與學生進行及時的溝通,幫助學生對問題進行改正,增強信息技術下的高校教學的互動性,營造出和諧的氣氛,拉近師生間的關系,構建出師生交流的友好橋梁[6]。
例如:在傳統的高校教學模式中,高校教師不知創新與改進,采用刻板的教學方式,師生間缺乏良好的溝通,一味地追求知識的灌輸,忽視了高校教學管理模式的重要性,使課堂教學變得枯燥無味,沒有靈活性與自由性,導致學生在課堂中的注意力不高,在課堂學習中真正理解消化的知識微乎其微,嚴重地束縛了學生的思想觀念,影響了學生的邏輯思維構建,局限了學生的思想的靈活性,導致學生對課堂知識學習沒有探求的欲望,最終與高校教學的真正意義背道而馳。而在網絡時代高校教學管理模式中,信息化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引入更加符合學生的需求與現階段的特點,利用信息化的教學工具講解課堂學習內容,變換靈活的教學方式,使課堂更具趣味性,并且,教師在課堂中與學生分享實事熱點新聞,進行積極的課堂互動,有效地拉近了師生間的關系,使學生更加親近教師,營造出積極向上的課堂學習氛圍,為今后課堂教學的順利展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教學結束后,高校教師還可以利用信息化的技術為學生布置作業,豐富學生的課后學習內容,讓學生利用互聯網進行提交,使教師能夠第一時間接收到學生的作業,了解到學生作業完成的情況,及時地給予學生引導與糾正,并給予學生表揚與鼓勵,使學生對學習產生信心,從而更好地參與進來。這樣就使網絡時代高校教學管理模式,不僅極大地節約了教學的時間,提升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實現了高校教學的高效性,還能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心與愛護,培養學生優秀的思想道德品質,幫助初中學生構建健全的人格,保障初中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實現了學生多方面的發展與提升。
2.3 提高管理隊伍的網絡化水平
高校管理隊伍的網絡化水平直接影響著信息化技術在高校教學中發揮的作用,因此,應努力提高校管理隊伍的網絡化水平,對高校管理隊伍進行統一的信息化技術培訓,使其緊跟時代的發展,對管理系統進行不斷的創新和完善,為更高效、更精確的管理系統的形成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撐。除此之外,還應在信息化技術培訓中潛移默化地提升高校管理隊伍對信息化技術的意識,使管理隊伍能夠主動地提升自己的能力,不斷從外界學習相關理論知識,并對自身的管理系統進行反思和探索。通過不斷地提升管理隊伍的網絡化水平,使信息化技術培訓發揮最大的意義與價值。
2.4 構建網絡教學評價體系
教學評價這一環節對于各高校授課質量和授課成果的檢測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各高校有必要去構建網絡化的教學評價體系,使教學質量評價系統能夠緊隨時代的發展。針對這一點,教務處需要設立多種不同角度的評價系統。例如,教務處可以將遠程監控這項技術應用到平時的課堂中,這種技術能夠直觀地觀察到教師的授課情況和整體的課堂氣氛。有利于對教學進行充分的、合理的評價。此外,教務處也可以設立學生評課的系統,使學生能夠及時反饋學習效果,并對教師的授課水平進行評價,利用網絡化的方式能夠使評課變得更加嚴謹、合理,從而促進教師對自己的教學方式和對課堂的掌控情況進行反思和完善。這種方式還能使高校的教學和管理互相配合,使教育水平和成果達到最大化。
2.5 設立綜合性的服務系統
在各高校的運行中,服務系統是必不可少的。各高校應該充分地利用網絡的服務平臺,使教師或學生能夠更加方便地獲取相應的信息。例如,在學校開展的實踐活動中,可以設立人員信息中心,使舉辦活動的管理者能夠更加便捷地了解到每個人的基本信息,并能夠及時聯系到相關人員。此外,這種綜合服務系統可以通過利用查詢機的形式,在學校的教學樓門口進行設立,教學樓門口是一個設立查詢機最佳的地點,這是因為這一地方的位置較為明顯,能夠使需要的人更加快速地找到并查詢相關信息[7]。不止如此,這種網絡化的查詢機的形式能夠更加安全并且精確地錄入信息,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信息的準確性。
2.6 設立網絡化的考勤系統
除了以上幾種不同類型的管理系統,各高校還有必要將學生的學籍進行嚴格的管理和審查,通過利用網絡化的信息系統,能夠保證學籍信息的完整性和準確性。在這基礎上,各高校可以將學生的日常學習情況通過考勤系統進行整理和錄入,這種方式能夠從更全面的角度去評價學生在校行為和學習情況,而這兩點直接影響了學校校風和校紀的完善情況,因此,各高校要對考核系統的設立重視起來,對學校的風氣和氛圍進行全面的完善和提升。嚴格的考勤系統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保證學生的上課次數,通過提高學生的上課次數,使學生能夠養成規律的學習習慣。因此,這種方式對學生未來的發展和學校體系的不斷完善提供有利的前提條件。
3? 結語
總而言之,網絡時代高校教學管理地對學生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信息化技術在高校教學管理中的應用是促進學生發展的迫切需求也是時代進步的必然趨勢,因此,高校應對教學管理模式改革重視起來,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積極地進行提升與創新,為社會需求提供源源不斷的新時代人才。
參考文獻
[1] 李悅.淺析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評《網絡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新聞愛好者,2019(7):101.
[2] 朱菊秀.合唱在當代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及實踐[J].智庫時代,2020(8):174-175.
[3] 符妮娜.高校學生管理與教學管理一體化機制研究[J].山西青年,2020(12):216.
[4] 陳露.信息化教育背景下高校教學管理問題研究[J].科學咨詢,2020(23):45-46.
[5] 徐特.淺談信息化條件下高校的教學管理[J].山西青年,2020(10):236.
[6] 祝慶軒.學生個性化發展視角下高校教學管理模式探微[J].知識經濟,2020(12):163-164.
[7] 岳桂宇.教育管理信息系統的研究[D].合肥工業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