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光偉
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人人都學有用的數學,讓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到課堂中來,成為課堂的主人,真正體會到學有所用、學為所需。同時我們也不可能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掌握相同的知識。因此,我們有必要根據學生的不同需求采用不同的教學要求;根據不同學生的認知水平,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根據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材處理方法。真正做到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一切從實際出發,一切源于實際。自信心是一種對我自己的肯定,是學生學好數學的基本動力,是學生走向成功的一種保證。只有具備較強的自信心,才能讓學生在學習中具備戰勝困難的決心和勇氣,敢于去拼搏、去奮斗,才能在學習中不斷進取,最終在學習上取得成功。
每本教材內容的編寫都有其特殊性,知識呈螺旋形上升趨勢,難度逐漸加深,但它不可能面面俱到,不可能適合每一個地方的學生,也不可能照顧到每一個學生。因此,我們教師,尤其是數學教師要善于切合自己的學生實際,結合自己的學生認識水平,對教材內容重新進行整理分化,對課標進行重新認識,不一定在短時間內叫學生完成課標要求,完全可以放開一點,在稍微長一點的一段時間內慢慢地完成課標要求也行。力爭在每一小節,每一章,某一知識板塊,某一類知識,(如:數與式、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等)認真做到從基礎到提高,從舊知識到新知識,由淺入深、從簡到繁,將知識分為了解、理解、掌握、應用,能解決一些生活中的簡單實際問題,并且隨時跟進解決一類生活中的問題。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學生在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同時自然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感受到數學的魅力,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反復地學習并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學生一步一步地樹立自信心,從而激發其學習積極性,促使其對數學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如一次函數的教學,可從小學的正比例到正比例函數,再到一次函數,每一層都列舉足夠的貼近生活的實例,編寫一些合服本地實際的題,層層遞進。學生有信心,知識的形成也就水到渠成,不要因知識新,讓學生產生自卑心,從而影響教學的有效性??梢娭R在教材中的分層對學生的影響是很大的。
我們教師面對的是一個個有血、有肉、有思維的鮮活個體,也是一個真實的群體。他們在家庭背景、生活環境影響、自身智力水平等方面都有差異;所以我們不能搞一花獨放,而需春色滿園,這就需要走進學生,走進學生家長,與之交談,交流,交心,充分地了解他們(她們),每一期開學就先將這事做了,然后根據學生的情況,建立在學生已有知識基礎上,根據學生的需求,對不同層次學生提不同層次的要求,注意不要分層造成學生自尊心、自信心的損傷,分層時應該綜合考慮,不僅僅考慮在學習、練習中習題的難易分層,在小組學習,操作,合作實踐中更要注意優化分層,各盡其長,發揮各自優勢,各自的自信心也會增強。在學習中幫助他們一天一小步、十天一大步,不一定忙,不一定趕,只要不斷向前,特別是學困生,更好幫助其樹立自信心。現在的你是你昨天努力的結果,明天的輝煌需要的是你今天的勤奮。往前看,愛迪生不是失敗多次才發明了電燈嗎?2000年前以你現有的數學知識也是一代偉大的數學家。相信自己肯定會成功,放棄自己那就沒有成功的希望了。對中學生,多談心、多鼓勵、多幫助,幫助其樹立信心,選定一個自己的人生目標,努力達到,甚至超越,相信自己肯定行,也一定行。多讓其感受成功的喜悅,多與優生交流,從而讓他們有信心敢越雷池一步!優生的壓力,讓其有危機感,有信心超越自我,發展一個更好的自我。自信心是學生心理健康的體現,是推動學生學好數學的動力源泉。因此,我們要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不同層次的自信心培養。
也許很多教師想分層輔導就是將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幫扶,其實分層輔導也要有一定的策略。分在一起的學生要有一定的層次,讓其彼此有促進作用,各有所長,各有所短。勝負未先定,一切在打拼。有時學困生某些方面可以成為優生的先生,優生一方面又可成為學困生的導師,相互幫助、互相促進,各自樹立各自信心。揚長避短、千帆勁發、百舸爭流,只有這樣一個小組,一個層次,一個班級,才有生氣、才有動力,日積月累、繩鋸木斷,成功就會來到。自信心是幫助不同層次的人敢于競爭的力量源泉,只有有了自信心,“矮子”才能成“高人”。
總之,分層教學與自信心培養相輔相成,在分層中做好自信心培養,在自信心培養中做好分層,讓他們相濡以沫,共同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讓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人人都學有用的數學,讓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到課堂中來,成為課堂的主人,真正體會到學有所用、學為所需。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學數學。
(作者單位:作者單位改為新疆阿圖什市第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