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小會
[摘 要] M公司靈活運用了《企業會計準則第40號——合營安排》中關于共同經營的相關理論,突破了傳統的一項固定資產權益需要全額收購的認識和做法,采用部分收購、共同經營的模式,收購了A公司投資建設并已投運的B儲能調頻項目(以下簡稱“B項目”)51%的資產份額,與A公司共同運營B項目資產。該模式有效分散了儲能調頻市場政策性強、技術復雜、M公司運營經驗不足等不確定性風險,滿足了合作方共同運營資產的要求,同時避免了與合作方成立合資公司共同運營資產的傳統做法。
[關鍵詞] 儲能調頻服務;共同經營;實踐應用
中圖分類號:F426.92 文獻標識碼:A
一、項目收購概況
M公司2020年6月以部分收購、共同經營模式,收購了A公司投資建設并已投運的B儲能調頻項目51%的資產份額,與A公司共同運營B項目資產。M公司(占有51%的資產份額)和A公司(占有49%的資產份額)約定分別按照各自占有的份額確認資產價值、享有項目收益、承擔項目負債和費用等。B項目收購于2020年6月11日正式簽署相關收購合同,按照收購合同的約定和B項目的運營效益情況,截止2020年7月底,M公司持有的資產份額已實現項目收入330萬元,實現項目毛利245萬元,預期兩年內能收回初始投資額,經濟效益十分顯著,已成為M公司一個新的利潤增長點。
二、實踐應用背景
(一)響應調頻市場政策的需要
2018年8月,南方能監局發布了《廣東調頻輔助服務市場交易規則(試行)》,并于2018年9月1日開始按此規則進行廣東調頻市場試運行。近兩年,廣東省AGC調頻輔助服務市場呈現井噴式發展,已成為全國調頻輔助服務補償最高的地區,近期月均達到了1億元,大量的儲能聯合火電機組儲能調頻項目進入該市場,已投產的電源側儲能項目近10個,而對外宣布的項目已超過20個。
(二)合作方共同運營資產的要求
在項目收購前期談判中,鑒于B項目優質的分成比例和兩家公司戰略合作的考慮,合作方A公司只同意轉讓B項目的部分權益,要求雙方成立合資公司或其他模式共同運營B項目資產。
(三)儲能調頻項目運營經驗不足
2019年下半年,M公司由光伏、冷熱電三聯供、冰/水蓄冷等綜合能源業務向儲能行業轉型,目前在儲能調頻項目運營經驗方面幾乎是空白。而A公司作為廣東地區行業領先的儲能科技公司,擁有豐富的儲能項目運維經驗,專業的日常運營團隊,與其共同經營B項目可有效彌補M公司行業沉淀不夠、運維經驗欠缺、技術積累薄弱的短板。
三、共同經營模式的具體實踐應用
下面以M公司收購A公司已投運的B項目資產部分權益為例,具體說明共同經營模式在項目收購和共同經營中的實踐應用,主要包括確定收購標的、確定收購價格及支付方式、收購資產交付、項目運營收益和費用結算、項目運營管理、項目處置管理等六個部分。
(一)確定收購標的
M公司的收購標的是A公司已投資建設并持有的B項目資產權益51%的份額,B項目資產權益剩余49%的份額仍由A公司持有。B項目資產包括其項下所有的機器、設備、軟件等。M公司和A公司分別按照各自持有項目資產所有權份額的比例享有項目收益,并承擔相應的成本、義務和風險。
(二)確定收購價格及支付方式
以獨立第三方資產評估結果為基礎,同時滿足M公司關于商業類固定資產投資內部收益率的要求,M公司和A公司雙方商議確定B項目資產轉讓價格,M公司收購B項目資產權益51%的份額對應價格為B項目資產價格*51%。
(三)收購資產交付
由于B項目資產為已經固定組裝、安裝、調試完成的設備、設施與工程,因此M公司和A公司雙方約定采取書面交付的方式進行資產交付。項目收購合同簽署完成,同時B項目順利并網試運后,雙方完成資產清點工作,雙方代表簽署《資產清點確認表》,即視為部分資產交付完成。
(四)項目運營收益和費用結算
根據收購合同約定,M公司(占有51%的資產份額)和A公司(占有49%的資產份額)按照各自持有項目資產的比例享有項目運營收益,承擔項目運營費用。
1.項目收益結算和支付
(1)項目收益結算周期:雙方按月結算及分配項目收益。
(2)項目收益計算公式:
M公司月度收益=月度項目收益總額*51%。
A公司月度收益=月度項目收益總額*49%。
月度項目收益總額=根據A公司與電廠方已簽訂的B項目合同所獲得收益。
(3)項目收益支付
為確保M公司資金安全和項目權益,A公司同意M公司代收其49%的項目收益,即電廠方先將項目收益款項全額支付給M公司。另外,雙方約定A公司先向方開具項目收益全額發票,M公司在收到項目收益款項后3個工作日內,根據享有51%的項目收益,向A公司開具51%的收益發票,并從代收款中扣回;同時支付A公司享有的M公司已代收的49%項目收益。
2.項目運營費用結算
(1)項目運營費用包括備品備件費用、工具費、保險費、修理費、運維費(包括運維人員工資、運維所需公共水電通訊等費用)等項目運營所需的一切費用。
(2)運營費用由A公司統一負責對外支付,并按照如下方式結算:
一是常規費用據實結算。每月25號,A公司將當月發生的運營費用總額書面通知M公司,并在每月30號之前將運營費用支出的相關憑證掃描件發送給M公司審查,M公司審查如有差異由雙方協商解決。二是大額費用提前通知后預付。運營費用單項金額在 10萬元以上的,A公司應提前一個月通知M公司,M公司收到通知后3個工作日內以書面形式反饋支付意見,在運營費用結算時A公司提供相應的合同或其他憑證,M公司在下月項目收益結算時支付給A公司。
(3)月度運營費用計算
月度運營費用=雙方認可的每月運營費用+需要預支的大額運營費用(如有)。
M公司承擔的月度運營費用=月度運營費用*51%。
(五)項目運營管理
M公司和A公司雙方各指派一人組成項目運營管理組,負責項目日常運營中事項的聯絡、協商與實施。項目涉及運行策略、月度AGC交易報價策略調整、項目運維制度與流程管理、運行檢修及技改計劃(含電池更換)的制定與調整、項目運營費用審核及其他在收購合同中未盡事宜,需由M公司和A公司雙方協商一致后實施。
(六)項目處置管理
雙方約定,B項目運營期間,任何一方對外出售其所有的資產或權益,應當經過另一方書面同意,另一方在同等價格條件下享有優先購買權;擬出售資產或權益的一方,應當提前30日將出售的情況、出售價格、擬受讓方情況等一并以書面形式通知另一方;另一方應在收到通知后30日內確定是否行使優先購買權;如另一方在前述期限內未書面答復,則默認為不行使優先購買權。且未經另一方同意,任何一方不得將其所持有的該項目資產用于抵押和擔保。B項目運營期滿后,項目資產處置產生的收入和費用由M公司和A公司雙方按所持資產比例共同享有及承擔。
四、結語
共同經營模式在商業類固定資產項目投資運營中的實踐應用中具有的顯著經濟效益、明顯管理效益和廣泛推廣效益[1],具體如下:
經濟效益顯著。截止2020年7月底,M公司采用部分收購、共同經營模式收購A公司B項目資產的51%份額已實現項目收入330萬元,實現項目毛利245萬元,預期兩年內能收回初始投資額,經濟效益十分顯著,已成為M公司一個新的利潤增長點。另外,M公司正在開發韶關、珠海等多個電源側儲能調頻項目也計劃與合作方采用共同經營模式投資建設和運營,預期也能給M公司帶來可觀的收益,共同經營模式已成為M公司電源側儲能業務開發的常用模式。管理效益明顯。為與合作方共同運營一項商業類固定資產,采用部分收購、共同經營模式比與合作方成立合資公司運營資產的決策層級更少,決策流程更短,響應市場的時效性更強,持有商業類固定資產項目的效率更高,更早形成新的利潤增長點。另外,直接與合作共同經營一項資產比成立合資公司運營一項資產的管理成本更低,投入的人力、物力、財力更少。推廣效益廣泛。資產的部分收購、共同經營模式,可以在不成立項目公司或合資公司的情況下,與合作方按照各自持有的份額共同運營一項資產,達到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目的[2]。該模式可以在商業類固定資產項目投資建設運營實踐中也可以廣泛推廣應用,促進新興企業快速持有商業類固定資產項目和占領市場。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企業會計準則(合訂本)[M].北京:中國財經出版傳媒集團經濟科學出版社,2017.
[2] 財政部企業司. 企業財務通則解讀[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