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寶 楊新惠 劉建彪
摘 要:雄安新區的設立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大決策部署,為河北省高職院校畢業生提供了重要的就業機遇。為適應雄安新區建設對人才的需求,從政府、高職院校、用人企業和畢業生個人四個方面提出了提高高職畢業生就業質量的策略。
關鍵詞:雄安新區;高職院校;高職畢業生;就業質量
基金項目:2019年河北省社會科學發展研究課題:雄安新區建設背景下高職畢業生就業質量提升研究(課題編號:2019030401036)
一、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質量評價體系界定
國內關于畢業生就業質量問題的研究相對較晚,近些年相關論著逐漸增多,不同學者從不同角度展開研究,對就業質量的界定沒有統一的標準。就業質量是一個多維概念,一般來說主要包括就業率、就業環境、薪酬、專業對口、社會保障、工作穩定性、崗位適應性、職業發展前景、就業滿意度等方面來評價。其中,就業率主要指初次就業率和繼續深造學習兩個方面,社會保障指就業單位提供保險和公積金的具體情況,比如是提供五險一金、三險一金,還是不提供任何保險等。就業滿意度包括畢業生個人滿意度和用人單位滿意度兩個方面。
二、雄安新區建設對河北省高職畢業生就業的影響
(一)雄安新區建設為河北省高職畢業生提供了機遇
劉嘉煜《河北籍大學生就業雄安新區意愿及新區現狀調研》顯示,由于目前新區建設正處于起步階段,一些受教育程度高、學歷高的學生有能力留在發達地區,因此不愿意來到前途未知的新區發展,這對于河北省高職畢業生來說是一個難得的機遇。河北省高職畢業生生源大部分是河北本地,加上畢業生傳統的就業觀念,就業區域的選擇往往傾向于就近,喜歡在“家門口”找工作,雄安新區建設對人才的需求為河北當地高職畢業生提供了一條可選之路。
(二)雄安新區建設對河北省高職畢業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雄安新區建設在為河北省高職畢業生就業提供機遇的同時,也對他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對河北省高職畢業生來說也是一個挑戰。雄安新區發展規劃的高標準建設需要高素質的人才,這對畢業生的綜合素質、知識技能、核心素養等就業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比如,是否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是否具備一定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是否具備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否具備一定的持續學習能力;等等。高職畢業生的綜合素質和就業競爭力相對較低,要適應雄安新區建設對人才的需求,必須提升就業能力,提高綜合素質,加強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學習。
三、雄安新區建設背景下河北省高職畢業生就業質量提升策略
(一)政府及相關部門發揮引領作用
政府及相關部門應根據雄安新區發展規劃和產業結構、就業結構的變化,積極把握京津冀協同發展、建設“雄安新區”的戰略時機,做好頂層規劃設計和資源配置,加強與京津的合作,有效利用京津資源,構建京津冀、雄安新區就業服務協同機制,為河北省高職畢業生做好就業服務。支持和鼓勵高職院校和用人企業開展合作,讓企業真正參與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參與學校的專業設置和教學計劃的制訂,讓企業有經驗的人員到高職院校做兼職教師,對學生開展有針對性的職業技能培訓。為此,政府要出臺相應政策和法律法規,給企業一定的優惠,明確企業在校企合作中承擔的責任,使校企合作有法可依,落到實處。總之,政府要從政策、資金等多個方面入手,調動政府、高校、企業等一切資源,加大河北省高職畢業生就業的扶持力度,引導河北省各高職院校調整專業設置,鼓勵用人企業履行其社會職責,構建政府、高校和企業多方協調聯動、分工明確的促進高職畢業生就業創業的新模式。
(二)高職院校要創新人才培養機制
教育服務于經濟的發展,高職院校的發展要符合社會經濟發展的要求,其目標是為企業培養高素質的技術技能型人才,從而推動經濟快速平穩發展。然而,伴隨著高職院校規模的不斷擴大,人才培養質量并沒有得到相應的提高,畢業生就業率高,但就業質量較低。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方向和數量取決于社會需要什么樣的人才及需要的數量。因此,河北省高職院校要密切關注當地企業的發展需求,主動進行市場調研,根據社會需求確定人才培養目標和培養方案,調整專業設置和課程內容,達成人才培養和當地經濟發展的融合。雄安新區的建設是分階段的,不同發展階段對人才的需求不同,高職院校要圍繞需求,弄清楚雄安新區各建設階段需要什么樣的人才,需要哪個層次的人才,需要什么專業的人才,使人才培養目標對接雄安新區行業需求,專業設置對接雄安新區主導產業。
(三)加強就業指導師資隊伍建設
目前,我省大部分高職院校都開設了就業指導課程,擔任就業指導課程的教師大部分是輔導員或其他管理崗位的人員,他們在完成自己本職工作的同時兼職授課,對課程內容的把握不夠深入系統,也沒有接受過相關的技能培訓,對就業形勢不夠了解,對學生的指導缺乏針對性,因此不能保證上課質量。為提高就業指導課程的有效性,高職院校必須配備專職就業指導教師,對其進行專業的培訓,打造一只專兼職結合的高素質師資隊伍。另外,高職院校要為教師提供下企業實踐的機會,讓教師多了解企業對人才的需求、了解企業的招聘流程、面試的過程等,從而提高授課的針對性。
(四)企業要改變用人觀念,提高自身吸引力
近年來,畢業生人數逐年增多,企業招聘人才的門檻不斷提高,招聘條件往往與實際需求不相符,這在中小微企業更為突出,導致企業找不到人,畢業生找不到工作的尷尬局面。中小微企業是高職畢業生就業的主陣地,企業要充分認識到高職畢業生的特殊性,比如職業素養不高、工作能力較差、缺乏職業使命感等,因此企業要調整選人觀念,看到高職畢業生的優勢,他們充滿活力,思維靈活,有較強的學習能力,有較大的可塑性,企業可以通過崗前培訓提高他們的崗位勝任力,鼓勵他們邊工作邊提高工作能力,同時加強職業規劃的引導。另外企業也要提高員工的薪資和福利待遇,以此吸引更多高質量的人才,促進企業和高職畢業生的關系和諧。
(五)畢業生要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增強就業競爭力
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高職畢業生要順利畢業,實現高質量的畢業,自身的努力是最重要的因素,一定要提高自身綜合素質,提高就業競爭力。第一,大一時期要嘗試做好職業生涯規劃,知道自己適合干什么,想干什么,能干什么,有什么優勢和不足,結合社會需求確定自己將來想從事的職業。第二,大學期間,要努力學好專業知識,掌握一定的專業技能。扎實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是畢業生找工作的優勢,同時還要培養自身的通用技能,包括人際關系處理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創新能力等,從而提高綜合素質。第三,要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在當前的就業壓力下,高職畢業生要調整自己的就業期望值,樹立“先就業,再擇業”的就業理念,做好到邊遠地區、到中小微企業就業的心理準備。
參考文獻
[1]張寶紅.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質量影響因素及提升對策研究——以 Y 高職院校為例[D].青島:青島大學,2018.
[2]劉嘉煜.河北籍大學生就業雄安新區意愿及新區現狀調研[J].中國集體經濟,2018(04).
[3]王志蘭.河北省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質量評價體系研究[D].秦皇島:河北科技師范學院,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