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雷

摘要:目的 針對實施剖宮產手術生產的產婦實施不同的護理方式,觀察個性化護理方法在實際應用中的效果狀態。方法 在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所有患者中選取182例患者進行分組研究,保證組內人數相等。分組標準,將實施常規護理流程的患者分入普通組,將實施了針對性更強的個性化護理模式的患者分入研究組。觀察兩組患者在不同的護理模式背景下發生不良術后反應的具體情況。結果 觀察可見,在運用了個性化護理模式后,接受了剖宮產手術的患者組在不良反應的發生率指標水平上顯示出更大優勢,組間對比結果顯示出顯著地統計學差異(P<0.05)。結論 面向實施剖宮產手術的產婦,在開展產后護理工作時,應當優先考慮應用具有個性化特征的護理模式,以期降低產婦發生不良反應的頻率。
關鍵詞:剖宮產;個性化護理;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71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3-9026(2020)11-115-01
引言:
針對剖宮產手術后產婦的護理工作不僅有關系到產婦的產后恢復狀態,更有利于減低產后患者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的幾率。在現代社會剖宮產手術的選擇頻率逐步提升的背景下,選擇適當的流程和方法做好產婦的護理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對于產婦來講,個性化的護理模式更能夠讓產婦感受到個人在心理上得到撫慰和尊重,是一種具有應用適宜性的護理方法[1]。本文在我院產科選取182例患者開展分組觀察研究,針對個性化護理的具體實施效果進行分析,現將詳細研究過程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在本文的研究中,研究對象群體的選取采取院內選取原則,在本院產科的患者群體中選取182例實施了剖宮產手術的患者。結合其在產后護理中選擇的不同方案將其分成兩組,即普通護理組和研究護理組。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如下,普通組,年齡分布情況,最小23歲,最大31歲,平均(26.2±1.9)歲;孕周情況,最短34周1天,最長41周6天,平均(38.9±1.3)周。研究組,年齡分布情況,最小24歲,最大33歲,平均(27.1±1.7)歲;孕周情況,最短33周,最長42周,平均(38.8±1.4)周。患者以上常規臨床資料對比結果未顯示出統計學差異(P>0.05),可實施研究分析。
1.2方法
1.2.1普通組方法
本組患者結合患者實施手術后的恢復情況,適當結合患者主觀需求對其實施常規流程模式下的護理工作。
1.2.2研究組方法
本組患者按照前期結合患者需求完善優化的個性化護理方案推進護理工作的開展。具體流程如下。①心理層面的護理。雖然剖宮產手術在現代社會已經屬于技術比較成熟的手術,且手術切口也進行了優化,但還是會存在表現在產婦身體外部較為明顯的傷口。這種身體和皮膚上的直接創傷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產婦的情緒狀態,使其對個人的自我認同程度有所降低。需要醫護人員通過與患者之間的有效溝通達到為患者的不良心理狀態進行疏解的目的,護理人員一方面要注意與產婦進行溝通的方式方法,另一方面在態度上也要保持溫和輕柔,時刻關注產婦的情緒變化,做好心理疏導[3]。②針對患者的手術刀口實施護理,手術刀口的恢復情況不僅關系到產婦的身體健康,更關系到產婦后續的傷口恢復狀態。護理人員應當重視對傷口區域的護理工作,不僅要把握好無菌護理換藥的原則,更需要注重護理工作的細節性。要充分考慮傷口開裂或者恢復情況不佳的影響因素,在患者的臥床體位、飲食結構以及患者個人的衛生習慣上進行及時有效地護理和指導,促進傷口盡快恢復。③實施個性化的產后恢復護理,產后恢復的一個重點內容是在產后適當的時間內輔助產婦及時進行適當的運動。由于不同產婦的運動能力和剖宮產恢復能力有所差異,因此,在運動方案的制定方面也應當注意適當進行調整和優化,一方面要注意選擇產婦感興趣的運動種類,另一方面也要針對不同的運動種類的運動強度進行合理控制,充分發揮產后運動的作用。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產婦產后出現不良反應的具體情況(包括腹部脹痛、陰道出血多少、感染、下肢靜脈血流不暢)。
1.4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選擇SPSS20.0版本的統計學軟件實施數據統計,當數據統計結果顯示出P<0.05時,方可確認研究結果具備統計學差異(P<0.05)。
2.結果
2.1觀察分析產后不同組產婦發生不良反應的情況,關于不良反應的具體內容,包括了腹脹痛、陰道流血(術后24小時大于100ml)、陰道交叉感染、下肢靜脈血液流通不暢。組間對比數據顯示研究組患者上述一系列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相對更低,統計學組間差異顯著(P<0.05),詳細統計結果顯示在下表1中。
3.討論
剖宮產手術雖然帶有一定的風險性,但對于高齡產婦或合并患有其他疾病的產婦而言,是相對來講安全系數較高的一種手術方式[4]。手術護理工作的開展對于提高產婦的實際恢復效果有重要的實際意義。個性化護理在剖宮產手術護理中的應用就具有一定的適宜性,有利于針對產婦容易出現的不良反應起到減低發生幾率的作用。但對醫護人員的護理工作細節性和技術性要求相對較高。
在本文的研究結果觀察中,可見應用個性化護理模式實施產婦的產后護理,可有效降低各種不同類型的不良反應的總體發生幾率,研究組患者總體發生率僅為18.68%,組間對比結果顯示出顯著地統計學差異(P<0.05)
綜上所述,為了取得更好地剖宮產手術術后護理效果,結合實際選擇適當的護理方式,提高護理工作的全面性和細節性是非常重要的,個性化護理作為一種具有專業性和靈活性的護理模式,在實際工作中應當優先考慮應用。
參考文獻:
[1]張曉芳,李英.個性化護理在剖宮產產婦母乳喂養及新生兒喂養中的臨床應用效果觀察[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v.18(05):180-180.
[2]杭敏敏.個性化護理在剖宮產產后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醫學美學美容,2019,28(010):23,179.
[3]宋青蘭.風險評估及個性化護理對預防剖宮產術后下肢靜脈血栓形成的效果分析[J].雙足與保健,2019,v.28;No.217(11):94-95.
[4]張慶云.個性化護理干預對剖宮產產婦產后焦慮,抑郁情緒及產后恢復的影響[J].現代醫藥衛生,2020,036(001):133-135.
上海市嘉定區婦幼保健院 ?上海 ?2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