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胭 吳志新 白華東
摘要:首先,對裝備管理信息化定義進行界定與分析,并從思想認識、手段建設、信息資源開發等三個方面梳理裝備管理信息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之后,提出裝備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基本思路,以裝備管理發展戰略為基點,進行裝備管理業務流程再造,構建裝備管理信息化手段。最后,明確了裝備管理信息化建設應注意的問題,包括對裝備管理信息化發展階段的認識,信息化運行的體制保障以及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
Abstract: First, it gives the definition of equipment management informatization and settles the problem from three sides of cognition, methods building and information resource development. Then, it presents the basic thinking of equipment management informatization development in three sides. It should base on equipment management development strategy, it should proceed equipment management business process restructuring, it should build equipment management informatization means. Last, it confirms the problems should be attended which include the cognition of equipment management informatization development stage, the system guarantee of inforamatization operation and the developing and usage of information resource.
關鍵詞:裝備管理;信息化建設;建設思路
Key words: equipment management;informatization development;development thinking
中圖分類號:E25?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6-4311(2020)03-0070-03
0? 引言
軍隊信息化建設深入推進,裝備管理信息化作為軍隊信息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地位作用不容忽視。科學推進裝備管理信息化建設,需要正確理解裝備管理信息化內涵,緊密結合裝備管理信息化建設的現實問題,提出裝備管理信息化建設思路,為推進裝備管理信息化建設實踐提供理論依據。
1? 對裝備管理信息化的理解
裝備管理信息化是在信息化管理理念的指導下,依靠信息技術,運用信息化手段,規范裝備管理制度、優化裝備管理流程,整合裝備管理資源,提升裝備管理的組織、計劃、協調、控制能力的過程,裝備管理信息化是裝備管理模式從機械化向信息化轉型的過程,是裝備管理模式的全面變革。
裝備管理信息化是一項長期、龐大、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裝備管理信息網絡、裝備信息資源、法規制度和技術標準規范、信息化人才等諸多要素,正確理解裝備管理信息化,應當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一要正確認識信息技術發展速度,CPU芯片處理能力每18月份翻一番、網絡速率每6個月增長1倍,稍一放松就被甩在后面;二要全面考慮信息化發展,注重從全局出發,搞好各項工作的協同配合,不能局限于本單位、本部門的局部利益;三要突出頂層設計、綜合集成思想,裝備管理信息化與裝備體系、軍隊信息化直接相關,必須把整體統籌、系統思考作為重要的思想方法;四要科學理解裝備管理信息化目標,裝備管理信息化建設是為了提升裝備管理的質量效益,實現裝備管理從粗放型向精細化的轉變,信息化建設必須服務于提升裝備管理質量效益這一總目標。
2? 裝備管理信息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2.1 對裝備管理信息化認識不足
由于對裝備管理信息化的認識不足,導致了建設過程中的分散建設、重復建設、信息化手段繁雜、信息互通困難等問題。由于信息化發展速度快,有時超過了人們的預期,在進行裝備管理信息化建設規劃時,不能科學預測信息化進展情況,有時手段建設落后于社會信息化的整體發展;由于對裝備管理信息化定位分析不足,裝備管理信息化發展之初,只把信息化作為一種技術手段,注重信息系統、信息化手段建設,忽視信息化理念的培育、信息化人才的培養以及信息化體制機制的調整,使得信息化手段不能充分發揮其效能。
2.2 裝備管理信息化手段建設分散
裝備管理信息化手段包括各類裝備業務信息系統、裝備檢測監控手段、裝備物資儲供信息化手段、虛擬維修、遠程支援系統等。目前裝備管理信息化手段還沒有形成一套統一的規范標準和運行管理體系,信息化手段建設多是各軍(兵)種、各專業獨立建設,有些信息化手段建設完成后,缺乏后續運行機制的保障,使信息化手段得不到有效利用和持續完善。裝備管理信息化手段的分散建設,給信息化手段的進一步綜合集成造成非常大的難度。
2.3 裝備信息資源開發利用困難
信息資源的高效開發與利用是信息時代的重要標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更顯出信息資源開發與利用的作用。我軍裝備信息資源的開發與利用還非常有限。一方面,由于數據標準化程度較低,使得裝備信息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缺少基礎;另一方面,由于缺少信息資源共享機制,各級各部門提供信息的職責、使用信息的渠道、共享信息的權限和要求不明確,阻礙了裝備信息資源的共享共用,推進裝備信息資源開發利用任重而道遠。
3? 裝備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基本思路
裝備管理信息化建設不只是信息化手段的建設,更應從管理體制、技術手段、信息應用等方面,圍繞裝備管理模式轉型,提升裝備管理效益這一目標,進行綜合分析,統籌規劃。
3.1 科學理解裝備管理發展戰略
進行裝備管理信息化建設時,首先要明確裝備管理的未來發展趨勢和要求。科學分析裝備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信息化戰爭的發展對裝備管理提出了哪些要求;目前裝備管理處于什么水平,存在哪些問題;整個社會的信息化發展為裝備管理信息化建設提供了哪些技術方面和管理方式上的支撐。通過這些因素的分析,明確裝備管理的發展趨勢和發展戰略,在裝備管理發展戰略與目標之下,確立裝備管理信息化建設的目標與戰略,確保裝備管理信息化建設始終服務于裝備管理的發展戰略。
3.2 再造裝備管理業務流程
裝備管理業務流程再造是在戰略理解的基礎上,分析業務構成、業務特點、管理體制與管理模式,對關鍵業務流程進行整理。
流程再造理論的始創者邁克爾·哈默提出:“業務操作過程被分割成互不關聯的片斷,每一個片斷都處在相互分割的部門中,沒有人從全局的高度看待這樣一個過程。在這種情況下,整個過程的實施不太可能順暢運轉。”[1]裝備管理業務流程分析就是要把這些互不關聯的片斷,在裝備管理戰略的指引下整合成一個有機的整體。裝備管理流程再造要支持裝備管理戰略、追求全面最優化,并且充分利用信息技術。
裝備管理業務流程再造集中解決以下問題:一是在信息技術提供可能的基礎上,進行重新整合,包括對不同管理業務的整合、人員的整合、各種資源的整合等,構建起利于信息流動的裝備管理業務流程,如形成以修定供、以供定儲的管理模式。二是簡化業務流程,通過消除不必要的活動、減少合并工作流程等,簡化裝備管理業務流程。如減少不必要的裝備物資庫存、減少跨部門的協調,實現后裝業務的高效集成等。三是實現流程自動化,在裝備管理業務中,對于那些重復性工作、危險性較大的工作,盡量實現流程自動化,減少人為參與。如實現數據的自動采集、分析,提高彈藥銷毀等業務的自動化程度等。
3.3 建設裝備管理信息化手段
裝備管理信息化手段建設是裝備管理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支撐,但不是主導,需要在科學理解裝備管理發展戰略,合理制定裝備管理業務流程的基礎上進行建設。一是科學設計各項功能,信息化手段功能設計關注的是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來支撐裝備管理各項業務的運作,進而實現裝備管理目標。信息化手段功能設計基于業務流程的梳理與優化,設計適合裝備管理未來業務的應用系統架構,涉及各專業領域的應用,重點在于對以信息系統為核心的各種信息化手段的組成架構、各部分需實現的功能、不同部分之間的邏輯關系進行設計。二是合理選擇技術實現途徑,對支撐各種信息化手段運行的硬件、軟件、支撐環境等進行具體的規劃[2]。對支撐應用系統的網絡環境、硬件基礎、軟件基礎等,提出統一的技術規范與標準,規劃統一的系統應用集成平臺,實現系統間的數據暢通交互。三是整合運用信息資源,針對具體的信息化建設項目進行數據需求分析、信息標準建立、信息資源整合等工作。通過進行統一的信息資源部署,制定統一的信息標準,實現不同信息系統、不同信息化手段之間的信息共享與集成。
4? 裝備管理信息化建設應注意的問題
4.1 正確認識裝備管理信息化的發展階段
裝備管理信息化的建設離不開信息化發展的一般規律,一般經過單領域獨立建設、跨領域系統集成和管理模式整體轉型三個階段。單領域獨立建設階段,主要是通過計算機代替手工作業,處理日常管理方面的業務,解決一些重復的、繁雜的計算和操作問題。這一階段應強化裝備管理信息化基礎,收集整理各類裝備信息,為后續建設奠定堅實基礎。跨領域系統集成階段,集中把各類獨立的信息系統集成在一起,實現內部的信息共享,并與裝備平臺直接交互,使裝備管理效率進一步提高。這一階段應加強標準規范的統一,加速對現有系統的整合集成。管理模式整體轉型階段,通過技術手段的發展,帶動裝備管理體制的變革,實現各軍(兵)種、各專業領域的一體化聯合,通過體制機制創新逐步實現管理模式的整體轉型。
目前,我軍裝備管理信息化建設正處于單領域獨立建設向跨領域系統集成的過渡期,已由以信息系統為主轉向信息系統、理論體系、法規標準、體制編制和人才隊伍全面發展,轉型過程中難免出現各種問題,應當正確認識裝備管理信息化所處的發展階段,正視目前存在的問題,并逐步解決這些問題[3]。
4.2 以科學的體制保障裝備管理信息化的運行
裝備管理信息化的高效運行,必須以科學的體制為保障。應當構建起適應信息化發展的裝備管理體制。
一是建立扁平化的組織機構。機構設置是裝備管理信息化發展的重要影響因素,沒有科學的組織機構,即使有了信息化的手段,仍是層級復雜、條塊分割的組織機構,裝備管理信息化也很難實現。信息技術的發展,為管理跨度的拓寬提供了條件,使得組織機構的扁平化成為可能,裝備管理組織機構要按照信息產生、運行、反饋、執行等要素環節,逐步進行優化,簡化業務流程,壓縮管理層次,為推進信息化發展創造條件。
二是建立一體化運行機制。裝備信息化建設要求以信息為主導,裝備管理運行機制應突出信息主導原則,建立各軍(兵)種、各專業領域一體化運行的機制,構建起裝備管理各部門共用的平臺基礎,完善各部門之間的協作機制,使各部門成為信息流轉的節點,而不是信息傳輸的壁壘。
三是建立規范化管理制度。建立起適應信息化發展的制度體系,使每一項工作都有明確的制度依據可循。明確各組織機構的成員構成與要求、組織崗位與職責;明確裝備管理信息化相關的標準規則,如信息編碼規則等;明確細化裝備信息流轉過程以及在各個節點的具體作業要求。通過建立規范化管理制度,使裝備管理信息化的推進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形成規范化的運行模式。
4.3 加強信息資源的深度開發與利用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為統一解決信息的標準化提供了新思路新技術,在這樣一個歷史機遇之下,管好用好裝備信息,加強信息資源的深度開發與利用更成為不容忽視的重大現實課題。
一是加快裝備信息資源的數字化。在標準化、規范化的前提下,對裝備信息進行科學分類、統一編碼、統一管理,加速裝備信息資源的數字化。裝備信息資源數字化的范圍要不斷擴大,不僅實現裝備型號、數量等基本信息的數字化,還要建立裝備健康檔案,全面掌握裝備狀態信息,建立一體化平臺,統一管理裝備儲供、維修、使用等信息,使裝備信息能得到全面掌握和統一管理,為裝備信息的進一步開發利用奠定基礎。
二是做好裝備信息資源的深度整合。隨著裝備信息量的極速膨脹,信息規模越來越大,信息種類越來越多,信息處理速度要求越來越快,信息價值密度相對降低,做好裝備信息資源的深度整合,應該能夠準確獲取有用信息,科學進行信息分析,以恰當的方式顯示信息,并且能夠實時處理信息,實現裝備信息的高效查詢、裝備業務的精細管理、決策支撐的實時科學[4]。
三是擴大裝備信息資源的共享。擴大裝備信息資源的共享要一改傳統條件下信息資源“本部門共享多、跨部門共享少,供瀏覽多、融合交換少,向上提供多,向下保障少”的現狀,建立裝備信息標準體系及信息訪問機制[5],實現裝備信息在授權范圍內的共享共用。
5? 結束語
裝備管理信息化是信息時代裝備管理發展的必然趨勢,推進裝備管理信息化發展,不只是技術手段的問題,涉及裝備管理的方方面面,是裝備管理模式從機械化向信息化的整體轉型。論文重點分析了裝備管理信息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提出裝備管理信息化建設思路以及裝備管理信息化建設的重點,為推進裝備管理信息化建設實踐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彭東輝.流程再造教程[M].北京:航空工業出版社,2004:242.
[2]范玉順.信息化管理戰略與方法[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189.
[3]張詩蔚.裝備管理信息化法規體系建設思考[J].裝備學院學報,2015,26(6):33-36.
[4]馬建光,姜巍.大數據的概念、特征及其應用[J].國防科技,2013,34(2):10-17.
[5]康瑛石,鄭子軍.大數據整合機制與信息共享服務實現[J].電信科學,2014(12):97-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