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楚 張愛華 邵晶晶
【摘要】目的: 探討預見性護理在預防側臥位手術患者壓力性損傷的效果。方法:將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90例行側臥位手術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各45例。實驗組采用預見性護理,對照組應用常規護理。結果:實驗組患者壓力性損傷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護理滿意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側臥位手術運用預見性護理干預可有效預防壓力性損傷的發生。
【關鍵詞】預見性護理;側臥位;壓力性損傷
【中圖分類號】R84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20)01-180-02
壓力性損傷是發生在皮膚和/或潛在皮下軟組織的局限性損傷,通常發生在骨隆突處或與醫療設備有關的損傷[1-2] ?!秹函忥L險管理中履行護理告知的做法與效果》中指出,手術時間長的患者由于在手術過程中無法改變體位,使局部皮膚無法緩解,這類患者成為壓力性損傷發生的高危人群。[近年,隨著微創手術及高難度手術的相繼開展,手術時間相應延長,壓力性損傷的發生率也隨之增長,綜合分析側臥位手術發生壓力性損傷的原因,予采取預見性護理干預進行預防,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南通市腫瘤醫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行側臥位手術患者90例,均符合以下條件:①預計手術時間>2h;②患者術前無損傷,無皮膚病。排除標準:①術中需改變體位;②糖尿病;③營養不良;④全身感染性疾病。入選后,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5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基礎病情、手術時間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規護理為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方法,主要包括調節室溫,手術間溫度維持在22℃,使用棉被進行非術區保暖,正確擺放體位,采用Braden風險評估表評分。實驗組患者予預見性護理干預,具體護理為:
1.2.1 術前訪視 術前1d常規訪視患者,對患者的基本情況進行全面的了解,正確評估患者皮膚情況,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播放手術室術前宣教短片,來減輕患者對手術室的陌生感,指導患者在病床上擺放側臥位體位,使患者有更加直觀的感受。
1.2.2 術前準備 術前30-60min,調節好室溫維持在22-25℃,濕度為45-60%,開啟加溫毯進行預熱,同時避免患者皮膚直接與加溫毯接觸,引起皮膚損傷,備好各型號的凝膠墊及泡沫敷料。
1.2.3 術中護理麻醉后,手術醫生、麻醉醫生與巡回護士共同安置手術體位,患者取側臥位,手術床單拉平,保持床單清潔、干燥、無碎屑?;颊叻頂[放體位時抬高患者,不拖拽扯拉,防止對患者皮膚發生摩擦?;颊哳^下、腋下、髂脊前后、雙腿之間放置體位墊固定,四肢用約束帶妥善固定,患者身體兩側正確使用骨盆固定器,防止患者墜床及麻醉清醒階段身體在手術臺上扭動,增加皮膚與手術臺之間的摩擦,易誘發壓力性損傷。同時在骨隆突處貼上泡沫敷料,用凝膠墊進行保護,整理好血壓計、心電圖導聯的線束、電極板線束,避免患者皮膚受壓造成相關器械壓力性損傷,并做好眼保護。術前皮膚消毒不可過濕,防止消毒液浸濕床單,消毒時患者身體兩側墊上吸水性能較好的治療巾,消毒后取出。手術暴露、大量沖洗液沖洗體腔及輸入液體較低均可引起低體溫,從而使外周循環紊亂,組織缺血,增加壓力性損傷的易感性[3]。注重非手術區的保暖,使用三折被進行保暖,采用手術薄膜巾覆蓋手術切口,保持周圍無菌單的干燥,減少皮膚散熱。患者輸注的液體及沖洗液均加溫至37℃,同時運用體溫監測儀,動態監測患者鼻溫并及時記錄。術中加強觀察,及時發現并去除壓力性損傷的危險因素。
1.2.4 術后護理 手術結束后巡回護士再次檢查患者受壓部位的皮膚情況,如發現異常,應在手術護理記錄單上詳細說明,拍好圖片與復蘇室護士進行詳細交接,填寫壓力性損傷申報表上報。
1.2.5 評價指標 對2組患者皮膚情況及護理滿意度。①壓力性損傷情況:記錄患者術后即刻發生壓力性損傷的例數及占比;②護理滿意度:術后24小時對所有護理干預后患者的滿意度進行調查,統計兩組患者的滿意率并比較。
1.3 統計學方法 調查數據均使用SPSS19.0統計軟件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
SymbolcA@2檢驗或Fisher確切概率法,P<0.05為差異有顯著意義。
2 結果
2.1 壓力性損傷發生率 兩組患者經過護理后,實驗組患者的壓力性損傷的總體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2.2 護理滿意度 實驗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3 討論
壓力性損傷是患者在住院期間常見的并發癥,尤其是手術患者,隨著老齡患者的增加,各種疑、難、雜手術的開展,壓力性損傷的發生率有增加的趨勢,這樣不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還增加醫院內感染的機會,從而延長了患者住院時間。術中壓力性損傷的發生重在預防,發生大多數與體位受限,手術時間長等因素有關,所以手術室護士應術前對患者進行壓力性損傷風險評估,并進行干預。本研究予患者預見性護理進行干預,結果表明能有效預防壓力性損傷的發生,增加手術安全性,提高護理質量。
綜上所述,側臥位手術運用預見性護理進行干預效果確切,可有效預防壓力性損傷的發生,在臨床護理中值得應用和推廣。
參考文獻:
[1] 魏萬霞.術中壓力性損傷發生原因及防護措施[J] . 甘肅科技,2018,34(7):88-89.
[2] 孫玉梅,張雪.手術壓瘡的護理研究與預防進展[J] . 護士進修雜志,2013,28(4):305-307.
[3] 孫晶晶,張珣,張艷.手術中發生壓力性損傷的相關因素及預防措施[J] .中國誤診學雜志,2011,11(24):335-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