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冉冉
【摘要】語文教學中,情境教學法能加強教師與學生的課堂互動,營造積極向上的課堂學習氛圍,激發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素養。從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大意義出發,并結合實際教育,提出了幾點更利于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的新方法。
【關鍵詞】情境教學法 小學語文教學 應用
一、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的意義
(一)提高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小學階段是兒童成長的關鍵期,有太多對他們來說新奇的事物,去分散他們學習的專注性。因此,如何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興趣變成了教學質量好壞的重要因素。情境教學法能通過多種小學生感興趣的形式,如音樂、動畫片、圖片等,引領小學生積極投入到語文學習中來。小學語文是一門語言學科,它可以將許許多多的詞語、拼音等一些重要知識點融入到故事情境中去,以便更好地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積極參與課堂學習,成為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主體。而且情境教學法還能鍛煉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在學習基礎語文知識的同時,能更好地培養小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提高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
情境教學法不同于以往的填鴨式教學法,教師不再是課堂學習的主導者,而是課堂內容情境的創設者,是學生學習的引路人。小學生的學習能力與教學方式有很大的關系,尤其是對語文這樣一門偏重記憶的學科。情境教學法可以讓小學生對所學文字內容,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情境模擬,通過身臨其境的表演或體驗,來更好地記憶和學習。這種教學模式能幫助小學生把枯燥的文字內容轉換為自己樂意接受的形式,無論是情景模擬中的畫面,或同學之間的交流都是很好的學習方法,都能很好地提高課堂效率。
(三)增強小學生的合作意識
情境教學法最顯著的特征就是多人情境再現,即一群小學生對某一知識情景進行親身演繹,或通過音樂、圖片等形式進行情境想象。總而言之,情境教學法是一個群體活動。在這個活動中,小學生之間可以進行意見互換或實時交流,在清晰表達的基礎上,體會合作學習的重要性和有趣性。另外,在進行情境模擬時,小學生之間肯定會有分工合作,這也是鍛煉小學生合作意識的一個好方法。
(四)培養小學生的綜合素質
語文新課標明確指出,當今的小學語文不能簡單地以獲得語文知識為主要教學目的,而是要注重培養小學生的文學素養和綜合素質。小學生的理解能力畢竟有限,鳥語花香、鳥鳴山幽、田忌賽馬等一些相對抽象和有故事的詞語,他們并不能很好地理解。而情境教學法能通過音樂、圖片、故事情節再現等多種方式讓小學生體會語文的美妙,去感受五千年文化所沉淀的精華,從小培養文學素養和綜合素質。
二、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的新方法
(一)與社會生活相聯系
小學語文的學習內容并不是非?;逎y懂的,它與我們的現實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因此,語文教師要準確把握情境創設的現實條件,多引用、插入生活中經常遇見的事例幫助小學生進行語文的學習,把情境教學法變得生活化,有趣化。由于小學生的生活經驗仍不夠豐富,高深的語言情境并不能引起他們共鳴,所以,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中的引用,應貼合他們的日常生活。教師最好是創建一些小學生感興趣的情景模擬,童謠中的遣詞造句,動畫片中的角色扮演都是語文學習的好方法,這樣才能讓他們體會語文的樂趣,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著重激發小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小學生是具有最大潛力和可能性的畫板,所以教師在進行語文內容的講授時,應首先考慮小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尤其是對情境教學法來說,它需要小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無限的想象力,去想直直的大漠孤煙,去想草長鶯飛的二月天,去想珍珠般的滴滴落雨,去想浸滿汗水的田野大地,這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還可以有效鍛煉小學生的想象力,讓他們在前人的基礎上去創新,去創造。
(三)培養小學生真實正確的情感價值觀
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的應用中,最離不開的就是故事,而故事多多少少都會充滿感情色彩,或悲傷、或愉悅、或積極、或悲觀,這都是需要小學生去正確對待和處理的態度和情感。教師要引導學生設身處地站在故事中主人公的立場上思考問題,去體會他在此情此景下的心情,并發表自己的態度意見。最后教師再對情境教學進行總結,向孩子們傳達一種積極健康、正確的情感價值觀。
三、總結
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的應用也在不斷地發展,不斷地完善。因此,我們要正確理解情境教學法的內涵,并把它準確應用到實際的小學語文教學中,以便培養小學生的語文素質和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龍宗洋.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教育,2017,(3):316.
[2]張華鋒.探討創設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讀與寫,2015,(7):214.
[3]梁鐘欽.創設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科教文匯,2015,(15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