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莉
摘 要:主題閱讀強調閱讀的文本始終圍繞著同一個主題。在主題閱讀設計中,倡導一個主題,一種思想,一種情感。主題閱讀教學設計有助于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能力與素養,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與能力,有助于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要通過整合與連貫提高教學效率,進行簡化與梳理改善學習方式,利用集中與拓展升華學習內容。
關鍵詞:初中語文;主題閱讀;教學設計
語文主題閱讀教學是新課改下一種全新的閱讀教學模式。在初中階段開展主題閱讀教學,滿足了學生閱讀質與量的要求,有利于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同時,主題閱讀下的教學方法也對教師的專業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探究初中語文主題閱讀教學是非常有價值的。本文試對初中語文主題閱讀教學設計的實施路徑進行探索,以期解決閱讀教學中的相關問題,逐步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引導學生走進更為廣闊的語文天地。
一、主題閱讀的內涵與設計要求
主題閱讀,簡單地說,就是有主題的閱讀。它不同于常規的閱讀,它強調閱讀的文本應該始終圍繞著同一個主題。主題閱讀的文章不是單獨的一篇,而是多篇同一主題下的不同類型的文本共同組成的一個體系。
主題閱讀避免了閱讀選擇的盲目性,使學生的閱讀得W系統化、豐富化。主題閱讀可針對不同的群體設定不同的閱讀內容,對于初中年齡階段的學生,主題閱讀不再像小學階段偏重于直觀、形象和感性的閱讀內容,更多的是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辯證思維和理性思維的閱讀內容。
但是,主題閱讀的閱讀文本不同年齡段之間并非沒有任何聯系,而是層層遞進、逐漸深化的關系。同一主題在不同的學齡段都會涉及,只是隨著所選取文本的不同,學生對同一主題的理解越來越深刻、越來越豐富,并逐步建構起屬于自己的閱讀體系。
在主題閱讀設計中,我們倡導一個主題,就是一種思想;一個主題,就是一種情感;一個主題,就是學生的一個智慧世界!由此,主題閱讀是塑造心靈的閱讀;主題閱讀,是樹立生命意識的閱讀。通過主題閱讀,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得到提升,學生自己的精神世界也將不斷豐富、充實。
二、語文主題閱讀教學設計的意義
1.有助于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主題閱讀教學在實施的過程中,以單元主題為引領,擴展了大量不同文本、不同文體的課外閱讀材料,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會對某個文本、某個事物、或某種現象發生興趣,進而引發學生閱讀的積極性。
2.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能力。
葉圣陶曾經說過,許多文化名人都是讀書讀出來的。他們有個訣竅,就是熟讀名文,讀著讀著,自己就頓悟了。閱讀能力是學生語文學習的基礎能力,主題閱讀教學過程中,學生海讀拓展了大量文本,在大量閱讀中,學生勢必會提升自己的語文能力,增強對語言文字的感知和感受能力,豐富學生的詞匯,積累大量語言材料,學生的識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表達能力等都會提升。
3.有助于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
當前的語文教學多是一節課只學一篇課文,一節課中課文學生早已學會,早已經基本理解了課文內容,老師就在不停地問,不停地講,學生就在被動地聽,被動地說,學生的主體意識欠缺,學生的主體地位難以落實。
主題閱讀教學過程中,由于學生在一節課中拓展閱讀更多的文本,新的閱讀內容的增加,使得教師不得不少問少講,精問精講,教師需要抓住核心和關鍵問題展開教學,學生一節課中就在與文本的對話、思考、表達、交流中,落實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三、語文主題式閱讀教學設計的實施路徑
1.通過整合與連貫提高教學效率。
主題式閱讀教學將廣泛閱讀的資料聚集在一起,進行資料整合,方便學習者進行個性化學習和閱讀技能的提升。該種方式一方面促進了閱讀中大量資料的整合,相關性資料的聚合,可以帶來更多主題相關聯閱讀的展開。
一方面促進了閱讀技巧的連貫和增強,在核心主題中所學到的知識與技巧,在子系統文章中可以得到很好的運用,且從主題的中心思想到主題的寫作方法等都可以是一次連續的體驗。因此,主題式閱讀教學設計可以提升教學效率。
2.進行簡化與梳理改善學習方式。
主題式閱讀教學設計是將對系統學習進行教學準備,以便教學活動能夠科學有效地進行。在主題式閱讀教學中,涉及到多文本的閱讀,相對來說教學內容比較豐富,在未進行整理之前,會非常繁復而雜亂,教師在對教學活動的預想也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
因此,主題式閱讀教學的學習過程也是對學習方式的改善,一方面是簡化了更多繁復的教學課堂流程,而如由學生分散進行子系統文章的尋找可以為班級學習積累更多資源;另一方面,課堂集中授課又可以更好的使得學習者所收集的資料得到梳理。
3.利用集中與拓展升華學習內容。
主題式閱讀教學設計需要對教學內容與學習內容進行升華。主題式閱讀的教學設計,在學習內容方面將圍繞“集中”與“拓展”這兩個關鍵詞展開,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教師整理與主題相關的資料內容呈現給學生,二是學生也可以對資料進行再度擴展,師生在對材料整理的過程中,可以對文本進行交流,進行個性化的理解,為課堂教學做準備。教師與學生充分雙向互動,從“資料的搜集”到“資料的學習”過程中,都可以是一個雙向的互動關系,而對學習內容的設計部分,則要依據主題將分散的資料集中,以及將單一的文章主題內容進行拓展豐富。這些都需要在教學活動正式進行之前進行預先設計,更需要聯系教學前、中、后階段,進行豐富的材料搜集,而不能依靠單純的課堂內容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