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堅源
摘 要:小學生的好奇心非常強,對任何事物都充滿好奇,喜歡對不同事物進行想象,并在想象的基礎上進行相關的設計創作,而作文的寫作,需要靈感進行創作,缺乏靈感寫出的文章將會失去光彩,學生作文水平往往代表著學生對于語言的支配能力,學習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將學生想象力的培養作為重點,有利于學生文采的發揮,從而寫出的文章更有新意。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想象力
當今世界飛速發展,無論是技術的提升還是科技的出現都離不開想象力對事物的創造,作為教育的起點工程,為了提高當前教育水平,必須對當前的教學進行改革,從而改正當前教學中的問題,去除阻礙當前教育發展的因素,從而提升教學水平,促進小學教育能跟上社會發展的步伐。
一、學生想象力對學生學習的重要性
小學生正處在長身體的關鍵階段,往往具有非常豐富的想象力,在這個時期,進行想象力的培養,往往對小學生的成長至關重要,在小學階段,想象力可以激發出小學生的創造思維,從而讓學生在創作過程中提升自我,從而更好地進行創作,從而實現故事的新穎性和創造性。學生在進行創作的過程中,充分利用想象力,從而寫出更具創造性的文章,將生活中平淡無奇的事物創作成富有活性的事物,漸漸地小學生將會不斷提升自我寫作能力,喜歡上創作的過程,體會到將想象力利用到現實的創作過程中。在創作中,文學寫作成功人士往往利用自身的創造力,改善自我的創作風格,從而寫出更具水平的文章來。
教師在進行小學作文創作的過程中,需要改革教學方法,提升教學觀念,將提升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作為進行改革的重點從而改變當前的創作思路創作方法,讓學生寫出符合自己特色的文章來,培養學生的獨特思維能力,想要提高學生的創造像思維,需要學生切實的掌握寫作技巧,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需要進行大量時間的積累,但是小學生的知識能力和結構尚未形成,進行小學生想象力的培養可以用很多的方式,因為小學生思想比較單純,比較愿意聽老師的教導,需要以什么方式進行想象力的培養都會取得成效,因此,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對小學生進行想象力的培養,從而提升小學生的想象力。
二、對學生想象力培養的具體措施
1.進行生活場景觀察,活躍學生的想象能力。
學生在進行文章書寫的時候要充分把握生活中的細節,對生活中的細節進行細致觀察,不斷地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從而提升對生活中的事物的興趣,在進行相關文章書寫的時候,就會富有感情的書寫,這樣書寫的文章才會富含情感,比方說,教師在布置文章書寫的作業的時候,首先讓學生對布置的事物展開想象,拓展思維想象,小處著眼,打出落筆,例如,進行菊花的主題,學生可以聯想到花的習性,花的價值,花的生長過程,等等,這樣學生寫的文章才會有血有肉,內容才會充實。
2.對生活中信息想象,培養學生想象能力。
小學生教學課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當中,小學的語文作文改革同樣需要教師進行相關教學方式的創新,從而設置有利于學生發展的課程計劃,從而提升小學生的聯想能力和想象能力,老師將學生感興趣的東西記下來,然后在上課的時候進行拓展,比方說,我的家人,我的朋友等,這樣學生就會想起自己的親人朋友的趣事,通過自己的想象,并表現出自己獨特的想法,從而寫出富含感情色彩的文章。
3.個性化發展,培養發散思維。
學生個性化發展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最大程度地尊重學生個性,依據每個學生不同的特長及愛好進行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在小學語文寫作時,學生之間由于認知水平、生活體驗以及思維活躍程度等各方面的不同,難免會產生想象的差異。因此,教師在教學時要適當地開展個性化培養方案,鼓勵并引導學生突破限制,自由想象。教師平時要多注重與學生溝通聯系,保持良好的師生關系,關心學生、了解學生,因“學生”而異制定發展想象力的策略,最大程度地激發其創造潛能,進一步培養發散性思維,提高想象力,提升寫作水平。
4.聯系生活體驗,積累寫作素材。
豐富的生活體驗與經歷是發揮想象力、培養創新型思維的先決條件,良好的作文教學也離不開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尤其是小學語文寫作題目大多來源于現實生活,學生對身邊事物的觀察與想象發揮著必不可少的作用。而在小學階段,由于學生的意識與思維在形成與發展過程中都處于雛形階段,因此生活實際體驗與想象空間相對匱乏,教師在教學實際當中,要積極引導學生觀察周圍事物與情景,培養學生的好奇心與觀察想象力,拓展思維發散空間,讓學生在觀察中積累素材,開動大腦進行創新式想象。
5.完善評價主體,豐富思路優質提升。
良好正確的教學評價是一個成功教學過程的必要保障,體現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當中就是教師對學生作文的針對性批改與指導。在以往的教學模式下,教學作文評價與批改的主體大多以教師為主,往往忽視了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教師繁重的批改任務與學生被動地接受指導的教學方法容易造成教師教學負擔過重、學生一錯再錯的尷尬局面。因此,教師可以適當轉化教學觀念,將批改與評價的權力交給學生,以學生為課堂主體,為其提供充足的時間與空間,開展課上交流互批模式,讓學生在交流過程中借鑒他人的優秀之處,從而豐富自身的寫作思路與創作思維,為培養想象力建立豐富的知識層面。例如在作文批改課上,以《成長的煩惱》這一題目為例,讓學生在互相批改過程中取長補短,了解各種各樣的生活體驗,豐富自身寫作素材與思路,從而對自身文章進行批判性修改,達到優質提升的學習目標。
三、結束語
想象是人類進步的思想前提,在基礎教育改革要求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大背景下,教師在小學作文教學中幫助學生建立想象意識,引導其提高想象能力顯得尤為重要。在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想象力能夠激發學生創作興趣,豐富寫作思路,因此,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積極改進教學方法,為學生建立舒適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進行創作,同時,與學生建立良好關系,引導其從實際生活中積累素材,樹立想象意識與創新思維,提高寫作水平。
參考文獻:
[1]司巧蓮.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之學生想象力培養的有效策略[J].學周刊,2017(15):105-106.
[2]姚喜鳳.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學生想象力培養的探討[J].科學中國人,20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