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嬌
【摘要】在新的時代背景之下,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為縣域經濟向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與載體。本文立足鄉村振興戰略研究,分析了鄉村振興與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融合關系,并在此基礎之上,基于縣域經濟特質,從打造旅游型縣域經濟、打造綠色型縣域經濟等方面,闡述了鄉村振興視域下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路徑。
【關鍵詞】鄉村振興 ?縣域經濟 ?高質量發展 ?路徑
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期深化社會經濟發展,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發展模式的重要部署。以鄉村振興為載體,推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是當前縣域經濟發展的方向與載體,為縣域經濟向旅游型、綠色型發展邁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是一個過程,要堅持以鄉村振興戰略為指導,打造活力型、發展型經濟體系,為縣域社會經濟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因此,本文以鄉村振興為視角,就如何深入推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出了幾點建議。
一、鄉村振興與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融合關系
在鄉村振興戰略構建的大背景之下,深化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是促進產業經濟轉型升級,構建現代化農業經濟體系的重要著力點。鄉村振興是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重要路徑,兩者的有機融合,能夠更好地發揮縣域經濟的載體功能,促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升級發展。而鄉村振興戰略是對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有益支撐,能夠在三產經濟現代化發展的視域之下,盤活區域經濟發展,適應新的時代環境。
(一)載體: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是鄉村振興的重要載體
改革發展步入深水期,縣域經濟作為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區域,在全面推進產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視域中,堅持將鄉村振興作為重要工程來抓,能夠更好地形成更具活力、更具輻射的區域經濟鏈,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條件。在鄉村振興戰略的構建中,應堅持高質量發展的載體功能,在產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定位與發展中,大力推進現代農業經濟發展,為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提供有力保障。因此,從載體功能的視角而言,經濟高質量發展,能夠更好地發揮經濟轉型升級的載體功能,在工業制造、服務貿易等領域的發展帶動之下,促進鄉村振興戰略工程發展,讓鄉村振興建設,在高質量的經濟發展環境中換擋升級。
(二)支撐:鄉村振興是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
近年來,縣域經濟在二三產經濟發展中,形成了一定規模的發展總量。但在一產農業經濟領域的發展動能不足,影響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全面推進。在鄉村振興戰略的構建之下,能夠更好地培育現代化一產經濟,保障一三產經濟的協同發展。因此,鄉村振興戰略是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能夠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導向之下,盤活現代農業經濟發展,在鄉村旅游業、現代農業等領域,形成更具活力的產業鏈,帶動農業制造業、農業服務業的整體發展。轉變發展思維,在鄉村振興戰略的支撐之下,更好地推進縣域經濟轉型發展,為高質量經濟建設創設良好的環境條件。
二、鄉村振興視域下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路徑
鄉村振興是國家層面的戰略構建,縣域經濟應緊扣時代發展步伐,在高質量發展中,找準定位、明確方向,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在筆者看來,鄉村振興視域下的縣域經濟發展,要充分立足縣域經濟發展特色,在打造旅游型、綠色經濟型縣域經濟中,展現縣域經濟活力。
(一)以鄉村旅游為載體,打造旅游型縣域經濟
縣域經濟發展相對有限,但其鄉村旅游元素,日益成為現代經濟發展中的“熱土”。縣域經濟要以鄉村振興戰略為導向,在打造旅游型縣域經濟中下功夫。一是立足自身旅游資源,打造一體化、多層級縣域旅游經濟,能夠更好地盤活鄉村社會經濟發展;二是以旅游小鎮建設為依托,通過打造“民族文化旅游”“農家樂”等為元素的鄉村旅游項目,形成旅游小鎮品牌。以江西省樟樹市為例。樟樹市作為中國藥都,在特色旅游發展領域,堅持以“藥文化”為載體,打造了“岐黃小鎮”項目,將養生、鄉村旅游、現代農業觀光、藥文化展覽有機結合,成為縣域經濟發展的新亮點。
(二)以綠色農產品為載體,打造綠色經濟型縣域經濟
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縣域經濟應抓住自身經濟特質,在綠色型縣域經濟領域做文章,打造以綠色農產品加工為主體的新型縣域經濟模式。一是從傳統農業生產模式中跳出來,建立現代產業發展鏈,將農產品深加工模式延伸,打造現代農業生產體系;二是在綠色農產品方面建立“品牌”,打造以綠色農副產品為載體的綠色經濟要素,將綠色經濟產業鏈作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持續推進的內核動力;三是推進農村電商平臺建設,大力推進“互聯網+綠色產業”的發展模式,將綠色經濟多領域拓展。
(三)以板塊經濟為依托,打造多產業型縣域經濟
在傳統經濟模式的視角之下,縣域經濟的產業結構單一,存在嚴重的滯后性,影響高質量發展的有效推進。鄉村振興下的縣域經濟發展,要形成“板塊經濟”,打造多產業型縣域經濟體系,能夠更好地將三產經濟升級轉型。一是以農業經濟為板塊,打造食品工業經濟板塊,在農業經濟資源整合中,優化農業經濟板塊活力,促進農業經濟的新發展;二是以工業經濟為板塊,實現二產轉型設計,在科技創新、業態創新中,促進循環性、生態型縣域工業經濟發展;三是以三產經濟為板塊,打造鄉村旅游、農家樂、民宿等一體化三產旅游經濟,深化鄉村振興戰略的貫徹實施。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鄉村振興是實現中國深化改革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布局,是縣域經濟向高質量發展邁進的有力支撐。在本文探討中,縣域經濟發展要摒棄傳統思想,在綠色型、旅游型、多產業型發展中,盤活縣域經濟發展活力,將縣域經濟打造成為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持續邁進的堅實基礎,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發揮重要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鄔德林,劉鳳朝.農業技術創新促進農民收入穩定增長的困境與對策[J].經濟縱橫,2017,(2).
[2]王國平.論產業升級的政策環境———兼談構建我國新型產業政策體系[J].上海行政學院學報,2017,(11).
[3]汪波.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總體要求和重點領域[J].哈爾濱市委黨校學報,2018,(5).
[4]王冰.抓住機遇 爭創一流 探索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路徑[J].中國農墾,201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