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詠梅
摘要: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內控體制是為了確保單位內部各項工作的順利推進而制定科學合理的各項制度。而風險防范機制,是事業單位對各類突發狀況做出的預判,從而建立的風險防范體系。一套完善的財務管理內控體制的建設及風險防范體系,有助于事業單位穩定和諧的發展,發揮作用,履行社會責任。筆者分析了加強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內控體制建設及風險防范的重要意義,闡述了如何構建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內控體制及風險防范體系,希望能對我國事業單位的管理者建立財務管理內控機制及風險防范體系有所幫助。
關鍵詞: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內控;風險防范
目前,我國不斷深化機構改革,各地的事業單位即將面臨合并、改制,差額事業單位逐步轉為企業,事業單位主要是以公益性為主,分為公益1類,公益2類。眾所周知,事業單位與一般的企業不同,它不以盈利為目的,是一種公益性的社會組織,接受政府的領導,主要為企業或者個人提供相關服務。涉及到各行各業各個領域,比如教育、科技、文化、醫療、衛生等等。為了能更好的為社會提供服務,事業單位加強財務管理內空體制與風險防范建設是十分有必要的,從內部管理上,建立健全各項制定,提高內部管控水平,以應對外界的各類突發狀況,從而規避各類風險,這樣才能促進事業單位健康和諧穩定發展,發揮更大的作用,從而推動我國的各項事業不斷的向前發展。
一、加強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內控體制建設及風險防范的重要意義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事業單位在發展過程中也將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因此事業單位建立財務管理內控制度及強化風險防范意識能有效的提升經濟活動安全系數,有助于事業單位內部提升發展活力。事業單位在開展實際工作中,要高度重視財務管理內控制度,充分認識建立財務管理內控制度的意義。建立財務管理內控制度,一是有利于事業單位在實際工作中減少經濟活動的風險,能有效的規避風險。二是有利于事業單位財務在工作中做到有據可依,提升了財務工作者的工作效率。三是完善了事業單位內部的體制建設,明確了責任。綜上所述,事業單位建立財務管理內控體制及風險防范是十分必要的,完善了事業單位的機制建設,促進了事業單位的全面發展。
二、構建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內控體制
(一)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內控體制系統化
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內控體制不只是建立幾個財務制度,而是建立一個有層次的財務管理內控系統。首先要建立不同部門不同人員之間相互約束的機制,同時要建立預案,以應對各種突發情況。其次要建立請示匯報機制。財務部門要根據工作中各業務部門的工作開展情況,以及實際發生的問題及時總結并定期匯報,同時財務部門每天也要進行核算。最后要加強對審查工作的重視,對員工的日常工作要密切關注,員工離職要進行審查。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內控工作,并不局限于單位的財務部門,它關系到單位中的業務部門,所以這是一個系統的建立,需要單位的每一個員工主動作為。
(二)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內控體制文化化
一個優秀的企業都有自己的企業文化,事業單位也不例外。有文化建設的事業單位,能有效的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使其認真高效履職,圓滿的完成各項工作任務,也是推動事業單位向前發展的核心動力。事業單位的財務工作者要在實際工作中,依規做事,擺正位置,明確責任,不超范圍工作。這樣不同的部門之間才能相互制約,協同工作。因此在事業單位內部建立良好的文化有助于使各項業余工作有序的進行。
(三)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內控體制明確分工
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內控體制不僅關系到單位內部的財務部門,而是關系到整個事業單位的運行。單位中的各個部門需要明確分工,確定責任,工作中相互配合,協同做事。內控體制就是要加強對每個工作人員的管控,所以在建立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內控體制的時候,要結合本單位的工作實際,從推進事業單位長久發展考慮,排除不確定性,加強對財務人員、管理人員及普通工作人員的管理,定期進行業務技能培訓,加強黨建工作,進而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及業務水平。
三、構建事業單位財務管理風險防體系
(一)建立健全風險評估體系
結合本單位實際情況,對事業單位開展各項工作的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風險進行預估,這就是建立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風險評估體系。事業單位與一般的企業運作不相同,它不以盈利為目的,而是確保財政的撥款能得到規范的使用,確保業務部門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有足夠的資金,并規范使用。在開展工作之前,要對需要使用的資金進行精確的預算,這樣事業單位在開展各項工作中才能避免出現無資金,資金不夠或者資金過于充足的現象發生,并順利的應對各種突發狀況。
(二)構建多元化經營體系
規避風險我們也可以從多種角度出發,在事業單位運行的過程中,將所遇到的風險和非風險相互中和,最后促使事業單位向良性發展。為了避免財政損失,確保財務管理的可行性和準確性,規避風險最有效的解決方式就是構建多元化的經營體系,將多元化發展作為一種發展戰略,相互補充,進入競爭模式,能更好的促使各項工作達到預期的效果。事業單位也要根據自身運營情況及單位的財務狀況,進一步加強財務管理,為事業單位開展各項工作提供經濟保障。因此,事業單位構建多元化的經營體系,有助于內部財務管理體制的建立。
(三)精準預算有效防范風險
事業單位每年年末都會對下一年即將開展的工作進行預算,這項工作要高度重視,是保證來年每項工作每個項目順利進行的經濟保障。在這個關鍵時期,財務要認真組織對各部門即將開展的工作、項目進行預估,對需要的資金進行精準預算。事業單位也要建立完善的預算制度,對財務的預算工作做出規范的規定,這樣事業單位可以通過財務的內控體制避免預算的虛假性,同時管理人員也要對預算進行審核,參照各業務部門的業務量,對照預算情況進行審計,發現錯誤,要認真分析,剖析原因,及時糾正。這樣做出的預算才比較精準,并能有效的規避事業單位的風險。
(四)建立健全內控制度與審查機制
無論是國企也還是合資企業有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內控機制,當然事業單位也不例外,這是事業單位良性發展的前提。一套完整的內控制度能有效的保證各部門的工作順利開展,能有效的確定各類信息的準確性。因此事業單位要結合本單位實際開展工作情況,建立健全一套科學的內部控制度,并不遺余力的推行,這樣才能顯現內控體制的成效。在日常的工作中,嚴格按照內控體制開展工作,領導要起到榜樣作用,同時也要設立審查機制,對內控管理制度的貫徹落實情況進行督查。
四、結束語
事業單位建立一套完善的財務管理內控體制及風險防范體系,可以加強財務部門的管理,確保各業務部門順利的開展各項工作,保障財務相關信息的準確性與完整性,為事業單位資金的安全性與完整性提供了有力的保證。事業單位建立完善的財務管理內控體制及風險防范體系可以科學的規避風險,應對各種突發狀況,可以依規采取預防措施,最重要的是有效的防止了事業單位腐敗現象發生,促進了事業單位的良性發展。眾所周知,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我國財政部推行了新的會計制度,新標準更是對事業單位財務的內控體系的建設提出了具體的要求,事業單位要根據本單位的實際情況與發展需要,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的財務管理內控體制及風險防范體系,逐步提高財務人員的業務能力,規避各種財務風險的發生。
參考文獻:
[1]許莉英.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內控體制的建設和風險防范[J].會計師,2014 (22).
[2]徐潤明.論行政事業單位如何加強內部控制建設[J].財會學習,2017 (17).
[3]幸瑤函.論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內控制度建設及風險有效防范[J].經貿實踐,2016 (15).
[4]徐永霞.論行政事業單位如何加強內部控制建設[J].現代經濟信息,2018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