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元強
摘要:興趣是調動學生積極思維、探求知識的內在動力。一年級學生處于科學的啟蒙階段,對科學產生興趣,能有效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也能更好的完成科學教學任務。如何讓他們對科學產生興趣?筆者在一年級科學教學中,嘗試了幾種方法,從不同角度入手,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關鍵詞:科學興趣 ?實踐活動 ?教學方法 師生關系
興趣是調動學生積極思維、探求知識的內在動力。有了興趣,學習就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實踐證明:興趣是兒童有效地進行各種活動的先導,是兒童心理發展的起點。對于剛入學的一年級學生,他們對任何事物都感到很新奇,也什么都還不懂,學習注意力也不能集中,經常會玩與學習無關的東西,做小動作、講小話等。這些行為導致他們上課不專心聽講, 學習基本憑興趣,因此興趣的培養在低年級教學中顯得尤為重要。
科學課本身具有趣味性濃的特點,學生很容易感興趣,但這種興趣很大程度上是表面的好奇和“看熱鬧”而已,不容易保持和持久。如果不能對科學課產生興趣并且持續下來,就不可能自覺地、主動地學習,因此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學生學好科學的重要一環。一年級學生處于科學的啟蒙階段,是否對科學產生興趣、能否激發培養他們持久的學習興趣,直接決定了今后的科學學習的成敗。那么如何培養一年級學生對科學的興趣呢?筆者在一年級科學的教學中,嘗試了以下做法:
一、用豐富的實踐活動激發學生的興趣
一年級科學教學是以科學啟蒙、重視科學體驗為主,以實踐活動為載體,以探究為核心。教材選取的都是學生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內容,含量較少,且較為淺顯,不側重原理性的東西,重在接觸和體驗。教學側重于讓孩子置身科學探究活動之中,從身邊小事進行觀察,用他們的感官去認識自然現象,認識科學世界。因此科學課可以把室內教學和走出室外活動相結合,以觀察,體驗,動手操作為主,鼓勵走出課堂,來到大自然中。通過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體驗形式來進行,讓孩子們感受到科學的神奇,從而激發對科學的好奇心和學習科學的興趣。
例如教學一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用感官觀察》時,我將學生帶到學校的生活園地(一片小菜園),讓學生聽一聽,有哪些聲音;再找一找,看看能找出哪些動物。學生走出課堂,本身就欣喜雀躍,再接觸到他們(城市孩子)日堂生活中少見的菜地,更是好奇心十足。在老師的指引下,學生找到了蝸牛、蛞蝓、小螞蚱、菜青蟲、七星瓢蟲、螞蟻、蜘蛛,還有蜻蜓、蝴蝶等各種小動物,還有學生從土壤里翻出了蚯蚓、纖毛蟲等動物。相對于在課堂中就課件、圖片觀察,實踐活動就更豐富多彩,更貼近生活實際,也更能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
二、用靈活的教學方法提升學生的興趣
一年級學生好動愛說、注意力容易分散,做事往往從興趣出發,對于那些單調的、枯燥的和難以理解的理論知識,如果對所授內容的平鋪直敘,將會讓學生感到所學內容枯燥無味。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采取觀察、實驗、競賽、游戲、講故事、猜謎語、填圖著色、質疑問難等各種形式來引導學生動眼、動手、動口、動腦,從而激發興趣,讓學生學得輕松,學得有趣。
例如教學一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9課《樹葉變黃了》時,課前我除收集樹葉外,還用白紙剪了一些樹葉,課堂上一個小組發一種形狀的樹葉,讓學生想一想,他所拿的樹葉有哪些顏色,再涂一涂。由于每小組是同種樹葉,所以有的學生涂翠綠色,有的學生涂深綠,有的學生涂黃色,還有的涂紅色。待學生涂好后,再讓學生按從春天到秋(冬)天的順序將小組的樹葉排列出來,從而讓學生了解了樹葉的一生。然后提問樹葉變黃是否一下子從綠色變成了黃色(或紅色)的,引導學生再次進行涂色,學生這次就能夠在一片樹葉上涂上由綠漸變到黃的顏色,由此了解到樹葉變黃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最后引導學生觀察、認知樹葉從什么地方開始變黃的,逐步深入了解樹葉顏色的變化過程。這樣采用涂色的手段,從教材內容出發,深化拓展教學內容,再回到教材內容,不但學生學得有趣,還能順利完成教學任務。
三、用融洽的師生關系帶動學生的興趣
興趣與感情有著密切的聯系。學生愿意把哪個老師看作朋友,就對哪個老師的課產生興趣,師生感情融洽,不僅使原來學習興趣濃的學生能持續下來, 而且也帶動了原來學習興趣不夠濃的同學,積極地參加了課外的科學研究活動。因此在教學中,科學教師要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感情。
首先,要了解學生。教師可以通過觀察、談話,更全面地了解學生的思想、個性、興趣、知識水平、學習態度和方法、身體狀況等,以便更好地教育學生。
其次,要熱愛學生。在上課時要教態親切,說話和藹,輔導耐心,使同學們感到可親可敬。哪怕這一天你的心情不佳,你也要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能老板著臉,這樣會讓學生對你產生距離感。他們就不會把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告訴你,師生之間就會缺乏真實的情感交流。
最后正確對待學生的錯誤。教師對敢于、善于質疑問難,大膽創新的學生要及時給予肯定、表揚。學生違反了紀律,老師批評時,也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不諷刺、不挖苦、不打擊。要容許學生犯錯誤,要多包容他們,給學生解釋的機會,否則容易使學生產生挫折感,打消他們的積極性,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和教學的開展。
總之,一年級的科學教學,興趣培養變尤為重要。在科學教學中,我們應該充分培養學生的興趣,使他們在體驗學習科學的樂趣,增長科學探究的能力,獲取更多的科學知識,為科學素養的培養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鳳霞.如何培養學生學習興趣[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09(19):123-124.
2.歐迎春.淺談科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J].科學咨詢,2009(6):58.
3.洪林.初中科學學習興趣培養的思考[J].產業與科技論壇,2009,8(1):199-200.
4.蔡元培《教育大辭書》1930年
5.陶行知教育教學名言《教育名言篇》 江蘇人民出版社 ?1982年版
6.丁有寬:《我與頑童》 廣東人民出版社 ?1991年出版